和君咨询 | 和君商学院

 找回密码
 实名注册
搜索
查看: 47091|回复: 18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五届品牌研究小组招募帖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2年11月22日 13:1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杨旭 于 2012年11月22日 13:17 编辑

http://www.xiami.com/song/381755
先点开这首歌吧,我们一起听着聊。

我的记忆里还是存留着十几年前的回忆,那个时候李健跟我一样小,一起弄完系里的活动,去吃肉串。聊起老狼这首歌,"真的是很心动,就像懵懂初恋之前,自己都不知道自己爱了,就想这么陪着你走吧"。相遇是岁月的厚礼,能同行是一份福分,能同行赴命更是一份感恩。在某一个路口,我遇到你,看着你的眼睛,问:是你么?。感恩节,咱们五届品牌研究小组就成立吧。

我们先来看看前几届同学同事们的话:

四届10班一位同学课后感——


“放弃了和家人团聚这么重要的事情所换来的课,当然一定要无比认真的去听、无比专注的去学才对得起家人、对得起自己。今天的课程真的让我没有一点后悔,来的太值了!旭哥一条理论+两份案例+三段广告(数字只是粗略统计一下,未必准确)的授课方式真的能抓住听众的耳朵,不光是耳朵,还有心!我有留心观察过,加在一起8个小时的课程当中,我没看到过周围任何一个人点头打瞌睡、眼神迷离涣散,即使最容易让人犯困的下午2~3点,环顾四周,大家依然拥有的是炯炯的眼神,不知疲倦的去吸收、去体会课程中的一点一滴。


课程内容的精彩不言而喻,但我想,旭哥精心的授课顺序安排,提问互动环节的引入,以及广告片放映时间的恰到好处,才造就了这么一堂我进入和君以来听到的最为印象深刻的课。感谢旭哥的精心准备,相信为了这堂课,旭哥一定牺牲了很多休息时间,但这些牺牲换来的是整堂课的出彩,换来的是我们四个科苑人在回来的公车上还饶有兴致的回味今天的课程,换来的是我回到实验室和老婆大人汇报上课经历的时候,对商学根本不感兴趣的她却能很有兴趣的听我唠叨了五十分钟。相信未来一年的课都会如此,甚至比今天的公开课还要精彩,我愿风雨无阻的坚持下去,与品牌兴趣小组、与旭哥一同前行、共奔前程!”


四届5班一位同学课后感——


“本来周六打算上午听一下杨旭老师讲座,下午再去参加5班和9班的联谊活动的,结果因为杨老师讲得实在太精彩,一双脚跟扎了根似的,不听完讲座决不舍得挪动一步,结果就从上午九点一直听到下午六点半了。实在很钦佩杨老师的激情和敬业,在两天都没合眼并且站了一晚上火车的情况下还能给我们四届的XDJM们带来这样一场丰富的视听盛宴、饕餮大餐,感动不已。

讲座时间很长,案例层出不穷、视频眼花缭乱,但是贯穿于这所有一切之中的主线却十分明晰,用杨老师的话来讲,就是潜行于这一切现象之后的规律是统一的,所以讲座一直都在尝试告诉我们:原因背后的原因到底应该是什么样子的。

关键词:需求。谁的需求?怎样的需求?所有利益相关者的真实需求,都要一个不落地考虑到,即让人人都满意。以这个逻辑为核心,演绎出了异彩纷呈的各种案例……他们的背后都有着潜在的一致性,谁说赢利模式就是商业模式,谁说钱非得从消费者那拿,到底谁才是真正的消费者,到底什么才是真正的产品,以往的想当然的概念瞬间崩塌,原来事情的真相看似简单,其实很复杂,但是从逻辑上来讲又是一以贯之的。基于这么一个需求理论,杨老师随后介绍了一个九宫格模型,能帮助我们如何全方位地考虑到所有人的需求,模型不重要,重要的是潜行在事物背后的真相……”


四届4班一位同学——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如果让我用一句话来总结参加品牌兴趣小组的观后感,那只能是这一句。

我一直在寻找,寻找那个能够让灵魂为之振颤的声音,寻找那份能够激发生命全部热情与活力的事业。如果不是有幸在昨天听到了杨旭老师的授课,我还要继续寻找下去,继续在迷茫与彷徨中踽踽前行。

……

看完了上面的个人陈述,我想您应该相信我有理想,有激情,可是仅仅有这些是不够的,远远不够,我更愿意走到这些美丽画面的背后去,研究各项专著,学习各种技能,调研消费者心理,沉潜修炼,十年磨剑。请相信,我拥有的不只是理想与激情,还有耐心与行动。”

承诺是沉甸甸的。品牌研究小组是一份责任,而不是观看一场演出。所以有意愿加入的同学同事一定要认真考虑自己是否能够投入这么多的时间和精力,是真的对品牌相关工作感兴趣,打算"从一而终";还是读一篇散文,体验一下生活的丰富性。如果是前者,我在风雪夜里矗立门前等你回家;如果是后者,等我有节日庆典,我一定会请你作客。如此,是让彼此都开怀的安排。这份心,你懂。

品牌研究小组,参加的正式成员,需要一起完成"8421"工程。

8本专著:每一位参加的组员,在参加品牌兴趣小组的历程中,需要深度阅读8本品牌营销专著,并且形成可以演讲的课程。
4篇文章:深入研究四个企业或者四种品牌营销现象。从品牌研究角度解读,并且发表四篇文章。
2件祝福:为品牌小组的兄弟姐妹做两件事情,成为两个生命中惊喜的祝福,能记得一辈子。这就是一种幸福。
1本专著:五届品牌研究小组上述所有的工作,总汇起来,出版一本书。可以是专业专著,可以是案例集。无论如何,留下一个脚印。

如上任务,意味着大量的工作,每一周需要8个小时以上的时间投入到这些工作里面来。其中有培训的时间,更重要的是收集信息,进行分析写作,进行分享沟通的时间。

我们以培训这个最小的板块介绍一下,大家体会需要多少时间:

题目讲座内容
I-GO 商业模式框架培训以“I-GO”模型的解读为例,学习发现商业运行规律和模型建立使用方法
BBF 品牌建设框架培训以“BBF”模型的解读为例,构建品牌运营思维框架,建立品牌学习方法
商业分析与逻辑方法(初级)建立商业分析能力基础,确立完备逻辑基础。体现在口头和写作沟通中
全景研究方法BBF-1
目标消费者规划与洞察BBF-2
品牌定位与品牌构架BBF-3
品牌策划与传播BBF-4
整合营销BBF-5
渠道结构与销售初步BBF-6
赢在终端BBF-7
广告创意与营销创意概念、主题、创意、故事情节的开发方法
SBD——基于购物心理和行为习惯的店内设计基于门店(实体店和网点)的整体体验方法
Value Reframe——价值重构与商业创新品牌重生、年轻化、价值提升和价值挖掘
专题——移动互联网、互联网传播与电子商务深入理解该板块专业和在不同行业中的表现,总结模式、方法和案例
专题——体验式营销与口碑营销深入理解该板块专业和在不同行业中的表现,总结模式、方法和案例
专题——创业企业的品牌营销策略深入理解该板块专业和在不同行业中的表现,总结模式、方法和案例
专题——出口转内销型企业的品牌营销策略深入理解该板块专业和在不同行业中的表现,总结模式、方法和案例
品牌营销组织打造——Success DriversSuccess Drivers
营销组织打造——W&DPW&DP
品牌营销组织打造——7 Habits7 Habits Video
品牌营销组织打造——LeadershipImprove Your Personal Leadership
品牌营销组织打造——沟通Personal & Communication Skill
品牌营销组织打造——演讲Presentation Skill
关于品牌营销的爱好——摄影“从我心到你心的捷径”



对品牌感兴趣,但是没有时间和精力参加的同学也不必惋惜,我们有公共大课。频次虽然比小组活动少得多,但是对于"商业原生态观光采风"而言是足够。对此相对,如果你对品牌营销"精于此道,以此为生",如果你有意愿加入团队、加入和君、或者加入相关专业或者行业的其他企业,我想这个小组会很适合你。参不参加自己好好考虑。别逗旭哥玩儿就好。:)

「想把我唱给你听」。品牌研究小组报名和加入的流程如下:
小组负责人:杨旭(yangxu@hejun.com)、林子力(linzili@hejun.com)
负责咨询师:赵鲜梅(zhaoxianmei@hejun.com)、管洪玉(guanhongyu@hejun.com)、陈祖吉(chenzuji@hejun.com)
活动组织者:李万洁(liwanjie@hejun.com

1、第一步:商学院五届的同学,在此贴跟贴报名。不是五届商学院的同学,请发信将认真思考写作过的自荐信cover letter 同时发给赵鲜梅(zhaoxianmei@hejun.com)和李万洁(liwanjie@hejun.com)大课已经对品牌有所阐释,请结合自己的成长选择,告诉我你为什么希望且应该参加这个研究小组。这篇cover letter就是你的广告,我是你的观众。你能打动我吗?理由充分,情感感人,我一定出门迎你。
2、第二步:通过第一步的同学同事进行开卷笔试:一个案例题。兰诺之殇与重生之路
3、第三步:通过第二步的同学同事进行最后的面试——你能坚持吗?

综上,现在开始第一步,有意参加者,请跟贴写下你的自荐信(cover letter)。

「想把我唱给你听」

  想把我唱给你听
  趁现在年少如花
  花儿尽情的开吧
  装点你的岁月我的枝芽
  谁能够代替你呢
  趁年轻尽情地爱吧
  最最亲爱的人啊
  路途遥远我们在一起吧

  我把我唱给你听
  把你纯真无邪的笑容给我吧
  我们应该有快乐的幸福的
  晴朗的时光

  我把我唱给你听
  用我炽热的感情感动你好吗
  岁月是值得怀念的留恋的
  害羞的红色脸庞

  想把我唱给你听
  趁现在年少如花
  花儿尽情的开吧
  装点你的岁月我的枝芽
  谁能够代替你呢
  趁年轻尽情地爱吧
  最最亲爱的人啊
  路途遥远我们在一起吧

  我把我唱给你听
  把你纯真无邪的笑容给我吧
  我们应该有快乐的幸福的
  晴朗的时光

  我把我唱给你听
  用我炽热的感情感动你好吗
  岁月是值得怀念的留恋的
  害羞的红色脸庞
  我们应该有快乐的幸福的
  晴朗的时光

  我把我唱给你听
  用我最炽热的感情感动你好吗
  岁月是值得怀念的留恋的
  害羞的红色脸庞
  谁能够代替你呢
  趁年轻尽情地爱吧
  最最亲爱的人啊
  路途遥远我们在一起吧

2#
 楼主| 发表于 2012年11月22日 13:17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杨旭 于 2012年11月22日 13:18 编辑

分享四届品牌兴趣小组的几位同学的大课分享,以及参加小组的申请信。


品牌研究小组申请说明书
                                                      ---- 尽我最大努力来争取这次课程的学习机会
一、学生的背景
二、我对品牌管理的热情从何而来
三、杨旭老师品牌管理公开课“听后感,思。”
四、下来一年时间的安排

一.学生的背景

我是理科出身,大学本科四年在山东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唯一的特殊班“国家生命科学基地班”里度过。大二的时候,到武汉大学生命科学学院交流学习了一年。我的GPA很高,排名也很靠前,并在大学毕业时被免试推荐到清华大学医学院读直博生。

在清华,我安心做了三年多的科研(我大三就已经来清华做实验了),很投入-- 不管是从脑力上还是体力上来讲。每天9小时,每周6天的工作日程对我来讲是在正常不过了。导师也很器重我,给了我非常有挑战性的课题,实验进展起起落落好多次,最后结果还是令人满意的。我们小组的课题结题后,发表在Nature杂志上。另外经手的一个课题也在整理结果发表。在这种情况下,科研这条路对我来讲是再平坦不过了,但偏偏是自己的内心又有了新的想法,并且一发不可收拾。

在这期间心里经历的曲折与纠结我就不赘述了。只是在某一天在图书馆里看书的时候(那本书是《那些有理想的人》),突然被自己的一句问句所问住了:“你到底想在十年之后变成什么样子?你所从事的科研是自己真正热爱的事业吗?”之后就经历了很多的谨慎的思考,重新认识自己,决定开始辅修经管学院的课并刻意给出自己空余时间在图书馆潜修,思索。从那天开始,我就有了一些实验室以外的生活。实验还是依旧严谨的做,科研素质依旧是严格的训练,与以前不一样的是:在诚实的面对自己的内心,在客观的评价自己的生活;不是顺着貌似已经铺好的路走下去,而是试着找到自己的“兴奋点”往前走。

之后,我对我的学业和事业的方向做了些许的调整。

所以,到现在,我的背景就是:一、很有逻辑,具有很好的科研素质,对自己的工作结果有超乎寻常的责任心。(这些是做实验给自己留下的一点强迫症。)二、辅修了一些经管学院的课程,谈不上拥有完整的知识架构,但是具有基本的Business sense。三、找到自己的“兴奋点”--- 品牌管理。我就是希望在自己有限的一生中,在这个领域留下一些自己的“痕迹”。这对我来讲很重要!

二.我对品牌管理的热情从何而来

最直接的原因就是,在我的印象里,塑造一个品牌就像抚养一个孩子。一个完美的品牌在消费者得脑海里或者心里淡淡的存在的时候,会给我带来很大的成就感。把“孩子”抚养成人的过程也会让我感觉很幸福或者很充实。这种幸福感我虽然现在还没有体会到,但我觉得应该是那种“哪怕你拿到的薪水没有多少,你依旧干得很起劲很卖力;虽辛苦,但幸福”的感觉。

奔着这个感觉,我决定学习品牌管理。其实已经自学了很多,看了一些书,听了相关讲座,但还是非常渴望能够上这个为期一年的品牌管理课程。真的,是渴望!我觉得这一年的学习将会给我的梦想带来“质的改变”。

三.杨旭老师品牌管理公开课“听后感,思。”

3.1关于怎样学:Proactive, Devote, Lead yourself, Debate, Action。
Proactive: 积极主动。在我的理解是热情或者兴奋。当你喜欢它或狂热的爱着它的时候积极主动就是贯穿其中的精神状态。给自己打分,95分。
Devote:全心全意。在我的理解是:不是让你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品牌书;而是在学的时候要投入,在生活中注意联系思考(用品牌管理的思维或思路),在用的时候要多想一步,探求里面的博大精深之处。给自己打分,85-90分。
Lead yourself: 引领你自己。我的理解是不要人云亦云,有自己的判断,有自己的想法。不要被动的接受一个想法或者认识,如果老是顺从别人的想法去想去做,那么最终形成不了自己的东西。从另一个角度来讲,Lead yourself 还是Be yourself 的传承。给自己打分,90-95分。
Debate:愈辩愈明。一个简单的词反映到不同人的心理“差异性很大”。一个概念更会如此,再往上上升到一门学科--- 品牌管理,里面肯定会有各种各样的不一样的想法或看法。这个时候Discussion 或者Debate的作用就极为关键。有的时候并不是一方的观点对另一方的观点就一定错;而可能是每一方的观点都不全面,或者某一方的观点在A情况下更正确在B情况下另一方的观点就更准确。所以争辩在每个学科里都是必须的,愈辩愈明。给自己打分80-85分。
Action:学以致用。理论学的再透彻,如果不应用,意义就不大。我理解的学以致用并不是在短期的时间内一定要参与品牌管理(因为没入职,也不好参与);而是要在日常生活中融入这种思想。大道相通,品牌管理课程中的一些精髓思想并不仅仅在真正的品牌管理中适用,在生活的其他方面也可以得到很好的体现。当然在以后或者将来有机会的时候,品牌管理还是要真刀真枪的干起来,因为有很多的知识或者经验并不仅仅来自于课程,来自于实践。

3.2 关于那三个Ice breaker 小问题的思索:
1. 一个简单的词反映到不同人的心里“差异会很大”。
有的时候100个问题会有3000个答案。我在读曼昆的《经济学原理》的时候,在书的开头部分作者也提出了类似的问题:经济学家意见分歧的原因。作者解释为:经济学家的科学判断不同(经济是一门科学,随着研究的深入,科学家对真理的认知会存在分歧,这不足为怪,而且这是科学往前发展的动机);经济学家的价值观不同。
因此,一个简单的词反映到不同人的心里“差异会很大”并不足为怪,有的时候也很难界定对错。自己要做的不是人云亦云,而是要有自己的想法,be yourself。自己的不同观点可以分享给大家,跟大家一起讨论,愈辩愈明。
2.知识要像蓝藻还是要像大象。
我们的大脑如果成了知识的仓库,那么知识也就变成了一堆蓝藻,它存在,但它不起作用。与之相反,如果我们的知识在大脑中形成了很好的知识架构,它就不再仅仅是一堆储存的东西,而是可以发挥巨大的作用。

公开课中提到这一点时,对我的提示很大。因为道理虽然大家都懂,但很容易被忽视。对于知识,“要有输入,有输出”。知识进入大脑以后经过自己的整合,输出使用,创造价值。
3.同一律—大道相通
这一部分是最吸引我也最引发我深思的一部分。这个问题讨论的很有意思,而且在讨论的最后提升到了比较高的高度。让我一下子想起老子的“大道至简,大道相通。”
生物进化与企业进化,两者看似非常的不同,找不出什么重合区域。但经过杨旭老师的分析,自己豁然开朗了。
--- 相通的人(或分子)聚集在一起是公司(生命)的起源。与柯林斯在《从优秀到卓越》里提到的“先人后事,让合适的人上车”的思想有惊人的相似,当时在心里就产生共鸣了。
--- 能传承的文化(基因、遗传物质)在一代代的公司(生命)中不断传承是公司的核心理念。这个核心理念是利润之上的追求,它在公司的进化中起到指引和激励公司的所有成员的作用。这个核心理念(信念)表现在生命中就是基因,就是遗传物质。我是学生物出身,遗传物质在以前的我看来只是由A.T.C.G四种不同的核算组成的DNA,以前的我只是单纯的认为它是一种对生命非常重要的物质。现在想想,确实是肤浅了些。
--- 企业的创新(遗传物质的变异)是企业(生命)进化的前提。《基业常青》里第四章讲到的“保存核心,刺激进步”阐述的也是类似方面的内容。周围的环境是在不断变化的,如果没有变异或者创新,仅仅依靠祖宗留下来的遗传物质来保命是做不到的。因此,具有很好的适应性是企业续存的前提。周围环境的不断变化意味着贯穿生命始终的自然选择,自然选择就是适者生存。
--- 明确的退出机制,倒闭或死亡。我们现在如此适应这个多变的社会来源于我们祖先的死亡。他们把适合这个环境的有利基因留给了我们。
因此企业的延续得益于企业的核心文化、创新和明确的退出机制。

同一律,大道相通,大道至简,说明了什么?我理解为:有的时候,来上课不仅仅是学知识,学理念;比这两个因素更重要的是方法论的学习。学习品牌管理是这样,学习其他的也是相通类似的。学了方法论才是学到了核心,我们不仅仅要过来拿“金子”更重要的是要学会“点金术”。

3.3“和消费者一起睡” – 通俗易懂,一针见血。

关于经营价值观的转换:
“由我、我、我。。。的思路变成您、您、您、您。。。的思路。”
“永远让自己消失,不要老是我、我、我。。。”
“不要一开始就抱着挣钱、挣钱、挣钱的心态”
“潜意识里让自己站在对面。”
“需求、需求、需求、需求。。。。。”
“同理心、同理心、同理心、同理心。。。。。”
“找准、拿捏好消费者的Inside,这不是猜出来的,而是对消费者需求的准确的反应。”
“站到对方的立场上考虑事情,看所有的东西。”
“找到最关键的Reason to believe。”
上面几句话把我从“混沌”中拉向了“清晰”。这几句简单的话,老是被杨旭老师不断重复的话,是我周六听课所体会到得核心。

同学在模拟的营销案例,杨旭老师对案例的评价以及 “SK珠宝”为什么会得到我青睐的原因。。。。。。在那一个多小时的时间里,我的大脑在飞速的转、吸收、理解、思索。然后,我就顿悟了。用同理心,站在消费者的立场上,找准他某个时刻的需求,以合适的方式满足他的这种需求,然后给他内心留下愉悦的感觉(让他爽)。长此以往,你就可以得到他的心。得到他的心,比在第一次碰到他时就努力做成他的生意更重要。前者是得到了一位忠诚度很高的消费者,后者只是暂时性的甚至是一次性的得到了那位消费者。

这是我粗浅的感悟和对品牌管理的理解,肯定还有很多要学习,而且需要实践操作得来的经验填补我的知识框架。我真的是非常真诚的希望能参加杨旭老师的品牌管理课程。希望能得到您的青睐!期待您的回复。

四.接下来一年时间的安排

我在9月份开始真正找工作,工作偏向于咨询和优秀企业的品牌管理管理方向。内心深处,我还是挺希望在工作一段时间以后能够到哈佛或者沃顿商学院读一下MBA。   

暑假我会尽力争取机会到宝洁或联合利华进行暑期实习。
暑假前的这段时间,我除了参加和君的课程以外,还会继续辅修一些自己感兴趣的经管学院的课程。

同时会哈佛商学院经典案例,这也是我最近一直在做的事情,我觉得这些案例虽然浓缩到比较小,但对于训练我逻辑性、结构化得思维很重要。这些经典案例能够使我的思维更加紧密。现在有的时候发现自己的思维还是比较松散。

还有一部分自己的科研的收尾工作。科研也很重要,虽然以后不会继续在实验室做实验,但是它带给我的很多优秀素质对我来讲一生受用,所以,我会在最后做好收尾工作。
3#
 楼主| 发表于 2012年11月22日 13:18 | 只看该作者
分享四届品牌兴趣小组的几位同学的大课分享,以及参加小组的申请信。

蓦然回首,泪如雨倾
                       ——品牌兴趣小组第一次公开课观后感
和君四届四班
2011-3-27

尊敬的品牌兴趣小组管理人员,首先请允许我向您和您所在的团队致敬!致以我最真诚的感谢!感谢您和您的团队为我们准备了如此精彩的公开课,感谢您和您的团队为我打开了一直想要打开的那扇门!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如果让我用一句话来总结参加品牌兴趣小组的观后感,那只能是这一句。

我一直在寻找,寻找那个能够让灵魂为之振颤的声音,寻找那份能够激发生命全部热情与活力的事业。如果不是有幸在昨天听到了杨旭老师的授课,我还要继续寻找下去,继续在迷茫与彷徨中踽踽前行。

有着典型的工科背景的我,在计算机编程中曾获得过不大不小的快乐和成就感,也曾经试图爱上计算机,爱上编程:像编程狂人一样为了编出精彩的代码而废寝忘食、为了掌握最新的编程工具而衣带渐宽。可是,我做不到。我真的努力过:努力的学习专业基础知识,认真的完成每一门专业课和课程设计,本科四年,学分绩排名全年级第一名。为了掌握最新的行业动态,跑到互联网公司去实习,申请大学生创新项目……可是隐隐的意识到自己对编程、对与机器对话这件事始终缺乏最本源的热情,只是在前进中不断的告诫自己:你应当这么做,你应当热爱自己的专业,你应当如此……混沌的生活持续到了研究生阶段,生活更加单调,早晨八点半打卡,晚上九点半打卡,每天的生活就是科研与项目,每周还会有讨论班,研究新算法和新技术。到了研究生第一学期结束的时候,我发现自己虽然竭尽全力,但已经无法再在这条路上进步,无法找到灵魂和契合与共鸣。于是我试图转行去做互联网行业的产品经理,不再试图做程序员,但是仍想继续留在互联网行业。

2010年12月25号,经过三笔三面通过来到和君,为自己未来的转型做准备。在这里,我感受到了不一样的文化:有沉潜内修的氛围、有心有理想春暖花开的信任,有“初恋般的热情与宗教般的意志”,有成人达己、共同成长的脚印,点滴感动萦绕心头。过去的三个月,听了大量的讲座与沙龙,积极参加了各种活动,寻找自己的兴趣点与共鸣点,但是始终都差了那么一点点。

直到昨天,听到了杨旭老师的公开课,我才明白自己心里那个声音是“品牌”,是去创造一个属于自己的品牌,而不仅仅是做产品经理。

公开课的前一天晚上,老板突然打电话来,要求周六周日两天加班,简直是晴天霹雳。为了能赶上公开课,周五晚上就熬了一下夜,把要做的东西提前完成了,睡觉的时候已经凌晨一点半了,早晨不到七点就醒了,跑到实验室打卡等着老板来检察,大概九点半左右老板离开实验室,自己也马上溜了。来到和君地下一层,享受了一天的饕餮盛宴。现在想来觉得好险,如果不是前天晚上加班,如果不是昨天老板提前离开,我将错过多么美丽的风景!——听了近二十年的课,从来没有一堂课能让我从早晨听到晚上完全没有一丝困意,一直情绪高涨、兴趣盎然,而且是在前一天晚上才睡了五个多小时的情况下。昨天是破天荒的头一次,绝无仅有的第一次。

公开课上,杨旭老师系统的帮我们梳理了品牌管理的知识脉络,从感官上让我们认识了品牌管理的直接效果。跨度二十年的家电行业变迁史从TCL大战长虹开始,到TCL自断后路,再到当下电子商务蓬勃发展对传统家电行业的挑战,让人不仅听得酣畅淋漓,又在故事中牢牢记住了以消费者需求为主体,贴近消费者的品牌打造模式。宝洁公司的一系列广告让人目不暇接,作为消费者,其中的大多数广告我们都看过很多遍,没有觉得有什么特别,只是觉得这则广告很好玩,那则很糟糕,并没有真正意识到广告的作用。但是经过杨旭老师的梳理,竟然发现这些广告背后的脉络如此清晰,打造品牌的系列广告也是有迹可循的。转而再看那一则则广告,豁然开朗,似乎推开了一扇门,眼前展现的世界已经完全不一样了。昨天重点介绍的几个品牌,如汰渍、舒肤佳、飘柔,其品牌定位与广告测试的首要且关键的一步就是“和消费者睡”,认真倾听消费者的声音,听听他们想要的是什么,找到他们真正的需求,这样做出的品牌才可能成功,即使不成功也不会犯错,因为那是消费者要的。新一代BBF框架里的Who、What和How与老一代相比内涵上有了质的不同,每一个关键因素杨旭老师都举了大量的例子,一个比一个精彩,一个比一个震撼,看到飘柔女孩那支广告,里面有一个镜头是破茧成蝶,我忍不住哭了。谁的心里没有梦想?谁不想破茧成蝶?谁不愿意为了自己的梦想而拼搏?我一直在寻找,终于找到了这样一件事情,让我全心全意的投入,全心全意的热爱。

如果品牌兴趣小组是一个品牌,我是这个品牌的潜在消费者,那么我深深地被打动了,我会坚持用这个品牌,就如同飘柔的集体婚礼一般,永世难忘。

昨天晚上一夜没睡,辗转反侧,在申请与否之间犹豫不定。公开课带来的震撼深入人心,可是如果申请了被录取了而无法坚持到最后,我无法原谅自己,可是如果申请,时间从哪里来?想了一夜,觉得自己越发的愚蠢,如果这就是自己梦寐以求的事业,有什么能比它更重要?有什么是不可以推掉?可以少一些休闲,甚至完全去掉休闲娱乐的时间,来保证完成这一年的学习与培训。没有什么比它更重要,如果不努力一次去申请,去坚持,永远都无法原谅自己,与如此的美好擦肩而过。

杨旭老师昨天说,当你打造一个品牌的时候,一定要有insight,要有同理心,直到对方需要什么。换位而言,现在我是等待品牌兴趣小组审核的品牌,您要的是什么?可以告诉我么?看完了上面的个人陈述,我想您应该相信我有理想,有激情,可是仅仅有这些是不够的,远远不够,我更愿意走到这些美丽画面的背后去,研究各项专著,学习各种技能,调研消费者心理,沉潜修炼,十年磨剑。请相信,我拥有的不只是理想与激情,还有耐心与行动。

最后,与您分享我很喜欢的一段话:“纯粹的兴趣和激情不能维系长久,要想做成一件事情更需要的是耐性,它甚至可以排在才华之前。耐性一点都不美好,耐性和磨人,很费后槽牙。希望我们不仅享受美好的情谊和火热的激情,同时也能从迷茫、困苦、煎熬中收获一份耐性。成功时的泪流满面或许正是来源于此,上下求索,百转千回,蓦然回首,泪如雨倾。”
4#
发表于 2012年11月24日 00:36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李蓝默 于 2012年11月24日 01:20 编辑

生活不只有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
听到这句话的时候,我的心里涌起一股淡淡的忧伤,连续几天,自己嘲笑自己,一把年纪了,难道文艺范又回来了么?还玩玩多愁善感?我去翻以前留下来的文字,看那些夜深人静时内心的独白,看曾经悲秋伤春的情怀,发现自己最后写的一首诗,是三年前,写给当时还是我男朋友的他。

于是我又开始写以前爱写的文字,听以前爱听的歌,包括这首,《我把我唱给你听》,想把我唱给你听,趁现在年少如花,花儿尽情地开吧,装点你的岁月我的枝桠。谁能够代替你呐,趁年轻尽情的爱吧,最最亲爱的人啊,路途遥远我们在一起吧。


这三年,在生活面前,在父母急切的眼神面前,我渐渐忘了最初的自己,虽然我一如既往,把正直、善良当成做人的底线,日日提醒自己要脚踏实地但还是飘飘忽忽走得像凌波微步。二面的时候,跟先生说:“我的理想,就是为了找到什么是我的理想。”是的,我在这条路上,找寻我自己。

在这个时候,我期盼已久的品牌研究小组终于要启动了,在这个时候,单曲循环了这首歌,我想,就让我,纯粹地陷入这场学习和分享中,趁年轻尽情爱吧,最最亲爱的人啊,路途遥远我们在一起吧。

"8421"工程,我举起我的右手,向你承诺,不遗余力。
我所在的团队,是和君为数不多的不用驻场的团队,项目都是三天一上,一个月两到三个项目,其他时间在京线下服务,时间上,比较机动。对于研究小组来说,线下的自我学习和准备,不受硬性时间限制,可保证100%做到,出差时间和研究小组上课时间可能偶有冲突,希望能给在线听,或者补听的机会。

谁能够代替你呢?路途遥远我们在一起吧。
5#
发表于 2012年11月26日 00:56 | 只看该作者
尊敬的杨旭学长以及和君品牌小组同事,请以最大的宽容及耐心阅读我这封明显缺乏文采但又充满热忱的申请信,并衷心希望能够最终成为和君品牌小组的成员,让我有机会再次向曾经MKT的师兄系统研究品牌管理的知识,并为组织建设贡献绵薄之力。
       从小到大我的性格都决定了我不是一个喜欢循规蹈矩去沿着大多数人的足迹前行的人。作为一名成长于山东浓厚的“学而优则仕”文化环境的青年,我左右不了大学之前的命运,却立志在大学期间明确了人生的志向,即成为一名卓越的企业家。世代的公务员家庭及开明的家教赋予了我略带挑战的性格,自大一起,看到无数寒窗苦读终于考上研究生的人依然迷茫无助,终日无所事事,我便放弃了考研的想法,立志让大学四年过得丰富多彩,挑战普通本科生甚至研究生不能企及的工作。由于天资愚笨,起步很难,但一颗不服输的心支持着我努力做得更好。从学生社团的点滴积累,到走出国门参加海外交流;从内向木讷,到游历哈佛商学院,对话美国总统及众多世界500强CEO;从青涩学生到成为壳牌、宝洁等公司的实习生,我一直在挑战一个又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作为努力的回报,我在2007年本科毕业时顺利拿到麦肯锡、花旗银行、宝洁等企业的工作邀请,并最终选择宝洁CBD部门开始了自己的职业生涯。
      宝洁4年多的历练是我人生宝贵的财富,其间充满了曲折,充满了挑战,充满了纠结,充满了成长,也充满了温情。在这样一条蜿蜒曲折的道路上,我从一名青涩的管理培训生逐渐成长为管辖生意量最大的高级区域经理,并被市场战略部委任为中国区海飞丝品牌的Project Manager。虽然遗憾的是尚未赴任便辞职创业,但我依然对公司的信任怀着深厚的感激及歉疚之情。
      宝洁人视宝洁如母校,同事自然也如校友。初到和君,便有无数人向我提到杨旭师兄的名字。隐约记得09年在宝洁的时候曾经跟某位同名同姓的BM开过Conference Call,却没想到却是其人。作为学长,自然想等待合适的时机登门拜访,却因创业事务忙得一塌糊涂没有找到合适的机会。在上周和君的大课上,终于有机会一睹杨旭兄的风采,很真诚地说,杨旭学长精彩纷呈的案例勾起了我的很多美好的回忆,也令我的内心产生了极大的共鸣。当年实习结束后,公司给了我选择CBD或MKT的机会,我深知MKT是我最向往的部门,但由于希望在北京定居的原因,我还是选择了CBD,这是我在宝洁职业生涯唯一留下的遗憾。在CBD部门,我提升了自己的管理能力,战略思维,组织沟通,执行力,但却难以很深入接触到宝洁最核心的品牌管理及消费者研究等工作。即使因为工作需要经常与总部MKT的同事保持密切的沟通与合作,但毕竟落到自己身上的更多还是执行层面的事情。总后总算熬到了Market Strategy & Planning 项目经理的职位,也因无法兼顾创业的冲动及北大MBA的学业而选择放弃。杨旭学长在大课上放的广告伴随了我在宝洁的成长,也让我感动不已。
      现在的我在一家名为过来人的教育公司担任副总裁,分管全国的市场及教育项目的推广。同时也即将结束北大光华MBA三年的学习。在创业过程中,我更加深刻理解了消费者研究、市场细分及产品定位的重要性,也不断在摸索中前行。杨旭学长的课程是我近一年以来的一个惊喜,一个对品牌管理如此痴迷及专业的前辈,一个怀有共同背景且平易近人的学长,一个同为宝洁人且在和君打开自己一片天地的榜样,不正是我应该虚心学习并请教的目标么?世界500强的经典理论如何能融入到中国中小企业的创业实践中去,不正是我终日探索的课题么?基于以上原因,我视此次机会为一次弥足珍贵的学习之旅,也希望能够全身心地投入,去与宝洁的前辈以及一群对品牌营销怀有浓厚兴趣的同学一起钻研品牌之道,让自己过往几年所学的知识真正落地并升华。
     感谢师兄及品牌小组提供的机会,我愿奉献自己的时间,精力与态度,为品牌小组的发展尽绵薄之力!
6#
 楼主| 发表于 2012年11月26日 21:14 | 只看该作者
估计Lenor的事情拦不住你。

留个email地址,我把lenor案例发给你吧。听听你的意见。

尊敬的杨旭学长以及和君品牌小组同事,请以最大的宽容及耐心阅读我这封明显缺乏文采但又充满热忱的申请信, ...
孙昊 发表于 2012年11月26日 00:56
7#
发表于 2012年11月27日 00:37 | 只看该作者
有一首歌一路激励着我
    《想把我唱给你听》,说起此歌来,我实在内心惭愧,更为孤陋寡闻,见识浅薄。只因此前实在没有听得此歌。当然,更为感谢杨师兄的真心分享,这般柔软中带着梦想激情的歌曲,实在是符合我的气质。

    大学本科时,我流落遥远的重庆,时常思念家乡的父母和散落天涯的同学。记得那是一个多雨的早上,电话铃声响起,我接起电话,听筒里有我同学的留言,之后便是一首在今后的日子里伴我多年的歌曲《阳光总在风雨后》。

    歌曲告诉我要正视人生的坎坷,给自己更多能量去迎接风雨后的彩虹。不管是远在他乡的求学经历,亦或是初涉社会的迷茫困惑,还是创业历程里的跌宕与收获,《阳光总在风雨后》一直伴着我脚踏实地,一路往前……

关于学习,关于梦
    自小家境贫寒,便知非知识不能改变现状也。而那时大学本科早已不是什么光环,大四的时候,由于环境家境等各种原因,我放弃了考取南开研究生的计划,安心找得一份教育行业的工作,在这个行业里,我一干就是五年的光景。

   五年后的我重新踏上了考研的道路,自小在家里的影响下,南开大学就是我心中要实现的梦。2010年的夏天,我认为已经到了实现梦的时候了。于是转让了公司,回到了学校。如今的我不再为生活所累,如今的我更为理智和成熟,根据这几年的经历和自身知识的不足,我选择了考取南开大学的工商管理硕士专业。

    到目前为止,在南开的日子还不到两年,但却收获颇丰,因为这是我的一个梦,在到达这里后,我满腹激情,认真学习,潜心思考。

    也正是在南开的日子,我与和君结缘,这片纯净而肥沃的土地上,我汲取养分并乐在其中。

有收获也有缺失的工作
    大学毕业的我就职于学大教育天津分公司,任市场专员一职,那时的学大天津分公司只是一家小小的公司,市场也只有我一人负责,工作复杂繁重。两年的学大工作成就愤然,学大教育天津分公司成为天津中小学教育市场的领头羊,也成功协助公司在天津各区成立分支机构。

    在积累了丰富的工作经验后,我毅然离开学大教育,成立了自己的教育公司,尽管创业的艰辛难以言表,但是收获的喜悦也更为充实。

    创业两年来,我的公司也成立了分公司。但是自己创立一家企业和在一个企业做一个部门的事业是不同的,自身知识和见识所限,自己的公司发展也出现了管理上的问题。于是我开始了安心学习之路,更真心要努力把握好这次的学习机会,不再为自己留遗憾。

品牌在成长
    关于品牌的研究和学习,我实属浅薄。但是工作的经历却让我懂得了品牌的效用和意义,以我公司和学大对比为例,我公司低廉的价格,与学大一样的服务却换不来一样的市场,这便是品牌的力量。

    前几日杨师兄的大课讲的实在精彩,每个品牌或是产品就好似孩子一样,年复一年地在认真呵护中成长,然后走向成熟,在这个过程中,顾客也伴随着品牌成长,对品牌有更深的理解和认识,也就是这份精心和细心成就了品牌。

    但是如何成就一种产品一个品牌当真是一个大学问,我迫切需要这样的一个机会安心学习潜心研究。

    因为研究生的基本课程已经结束,目前的我时间充裕,我要珍惜这次机会,更愿意全新全意的投入。潜心研究品牌的力量,我愿意坚持,"8421"工程,我愿意坚持,感谢杨师兄和品牌研究小组,我定信奉承诺,励精图治……
8#
发表于 2012年11月27日 10:24 | 只看该作者
michael@guolairen.com    Lenor当年可把我折腾得够呛:)
9#
 楼主| 发表于 2012年11月27日 13:16 | 只看该作者
时间不多啦,还有一天半的时间,到了周三晚上24:00,报名帖就结束了。届时没有申请,和没有回答清楚相关问题(也就意味着其实没有想明白到底为什么要花这么多时间做这个事情)的兄弟姐妹,我们打算在有庆典的时候再邀请你来。:)

赶一赶时间。不必太长,简单说明白想法也是可以的。:)

已经收到案例的兄弟姐妹,也不要花太多时间长篇累牍。更关键的是想明白了为什么。周日24:00点之前发还给我,晚于这个时间就不收答卷啦。之后的一周,我们安排面试,然后找个时间庆祝一下我们的开始!
10#
发表于 2012年11月27日 16:39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李志杰 于 2012年11月27日 16:43 编辑

杨旭老师好,大课之前的备课准备问题我想了很久,对于品牌营销这个话题似乎离我很远,一直认为品牌营销是BtoB企业中比销售工作更务虚,更多理论的讲“故事”,加上工作的企业对品牌营销方面的投入有限,我的关注点更多放在了快消行业的现状,大课之前还买了一本最近关于品牌定位的书籍恶补,希望品牌营销可以变得生灵活现。
   第一次大课我被品牌营销的理论体系震撼了,不是和君不屑于教知识的传统,而是品牌理论的知识变得如此有人性,案例的教学方式让我一直期待下一次感动,冲动,这是企业社会价值的信仰和传播,更是人类对美好生活的希望。我对品牌营销的内涵有了精神的震撼。特别是您希望在短短的大课中让我们有更多了解,更多收获,更多热爱的真挚,不就是典型职业人的专业展现。我看到现场每个兄弟都是神采奕奕,没有人可以成功的小酣而收到赌金,周总的话千真万确啊!
   我一直在通讯设备行业工作,从最初的西门子NPS部门的愣头青,到创业公司(公司是2004年中国外商最佳投资企业)去打江山,闯江湖的历练,最后到上市公司中兴通讯的独挡一面的项目经理,每一步是走的这么艰难,也是这么幸运的让我看到最初从业时理想的实现(中国通讯设备企业屹立与世界巨头之林)。生活无忧的烦恼与日俱增,我清醒的知道这种烦恼是一种呼唤,呼唤永远不放弃,责任与承诺的挑战。对我个人而言,加入和君商学院,来到创业及营销三班当班长本身就是一种修炼,相聚品牌小组则是一种缘分,期待更多醍醐灌顶的享受。
   我承诺我可以坚持,完成品牌小组的“8421”工程,实践品牌营销对社会的影响力。

邮箱:copper.li@263.net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和君咨询 | 和君商学院 ( 京ICP备06033816号

GMT+8, 2024年11月13日 14:32 , Processed in 0.115869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