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君咨询 | 和君商学院

 找回密码
 实名注册
搜索
查看: 63296|回复: 15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一个北大毕业生在和君的学习和成长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6年11月25日 18:1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nbsp; &nbsp;&nbsp; &nbsp;我于去年加盟和君,一年多来,我经历了山东地矿局、中国盐业总公司、陕西鼓风机集团等项目。每一个客户都是一本内容丰富、情节复杂的书,读懂这些书,就是最好的学习。每一个项目都是个人历练的好机会,经历这些项目的顺利和波折,就是最好的个人成长。而在读这些“书”、做这些项目的过程中,学着和感受着怎样与客户相处,怎样与同事相处,学着和感受着怎样参与点点滴滴润物无声的团队建设,那种对个人学习和成长的意义,又何止能用知识和能力的增加来表达呢?慢慢地,自己开始改变了心态,明白了道理,收敛了浮躁,踏实了作风,隐约感知了何谓“世事洞明皆学问”,又为什么说“人情练达即文章”。感谢公司和我所在的团队一本又一本地给我提供了这些花钱都买不来的“书”,感谢在项目上共事的同仁在一起读“书”过程中的指导、切磋、点悟、争论甚至是批评,感谢所有客户!<br />
&nbsp; &nbsp;&nbsp; &nbsp;在和君的学习和成长过程中,我有一些感悟,写出来与大家分享,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同时也感受到公司存在一些问题,比如在咨询师培训和成长指导、公司全员范围内的协同和资源共享、公司文化风气、有系统的品牌推广和市场开发等方面,公司都还做得很不足,希望提醒公司改进工作
&nbsp; &nbsp;&nbsp; &nbsp;A、你身边的人就是你的未来<br />
&nbsp; &nbsp;&nbsp; &nbsp;我来和君的理由很简单——和优秀的人在一起,你会更加优秀。这是我从中学时代起就坚信的理念。高中的时候,我看到一句话:“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则与之化矣;与恶人居,如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亦与之化矣。”那时我在大多数优秀学生都不愿意去的文科班,学风很差,也使我颇为苦恼,于是暗下决心,一定要上中国顶尖的大学。1999年,经历千辛万苦,我终于迈进“梦寐以求”的北大。<br />
&nbsp; &nbsp;&nbsp; &nbsp;我是一名普通的北大毕业生,和许多才华横溢的北大学生相比,就如路边的沙子一般平凡。但是在北大这个自由的乐园里,我有机会和众多优秀的同学在一起朝夕相处,聆听多位国宝级学术大师的教诲,甚至有机会与国际国内顶尖的成功商人面对面交流。当年的我,如同跃出井底的青蛙,看着一件又一件新鲜动人的事情,眼睛里泛着激动的绿光。我曾经作为负责人组团参加过一次北大商业计划大赛,团队成员大都为各省高考的状元、榜眼,他们中好几位现在都是国际大投行中的优秀人才,这次活动经历使我受益终身。我加入和君也和这些好友的桥梁作用密切相关。在北大我学到的最重要一点是,要想做大事业,必须做个大写的“人”,顶天立地、襟怀坦荡、堂堂正正,人做到位了,才能进入真正优秀人才的圈子,而只有进入优秀人才的圈子,事业才能蒸蒸日上。从这个意义上说,与我们同行的人,比我们要去的地方更加重要。&lt;br /&gt;<br />
&nbsp; &nbsp;&nbsp; &nbsp;大学三年级的时候,我参加了一次麦肯锡举办的招聘宣讲会,深受震撼。虽然在此之前对咨询行业一无所知,我却突然意识到,咨询行业无疑是年轻人职业生涯最佳的起点之一。作为一名咨询顾问,你总能与一群最优秀的人在一起,深度交流,分享经验,共同成长。咨询工作的魅力还在于,在你知之不多的人生阶段,就会有功成名就的企业和企业家聘请你和他一起学习,甚至是在他的指导下学习。一个初出茅庐的年轻人,就可能接触到各式各样的人物,从公司老总,中层干部到普通员工,大多数人都把你当专业人士甚至专家看待,尊敬有加。你有许许多多的机会和各种人探讨任何问题。和一个人处到深处就像挖宝藏挖到深处,那种收获的感觉总让你激动。阅人无数之后,大数定理必然会发挥作用,你会发现你的成长进步是惊人的。因此,我决定,以咨询行业为起点,拓展自己的能力与视野。&lt;br /&gt;<br />
&nbsp; &nbsp;&nbsp; &nbsp;然而我的职业生涯起点并不顺利。大学毕业后,我进入了新华信公司从事汽车市场方面的咨询。新华信的规范化管理也使我迅速完成了从毕业生到企业员工的转变,然而因为各方面原因,我始终没有找到那种与最优秀的人一起共赴前程的感觉。随着咨询人才流向客户企业的潮流,我来到了戴克集团下的北京吉普汽车公司,但感觉依旧。一度感到非常迷茫。后来与解浩然师兄交流,深受浩然师兄的修养和人格魅力所感染,也使我了解和君的氛围和正在形成的文化,大大增强了对和君未来的信心,最后决定加盟和君。&lt;br /&gt;<br />
&nbsp; &nbsp;&nbsp; &nbsp;在和君的一年多时间里,深深的感受到公司内部存在一个吸引力巨大的“气场”,正是这个气场的力量吸引了一批又一批优秀人才趋之若鹜,使得和君藏龙卧虎;也正是这种力量,使得各个团队干劲冲天,发展迅猛。每天与同事促膝长谈,切磋问题,聆听资深咨询顾问的思想见解,与客户各个层面人员的深入交流,都使我的大脑处在高度兴奋之中,思如泉涌。再看看本团队里的其他同事,从团队主要负责人、到普通的咨询顾问,他们的成长更是历历在目。有些过去不善交流的同事,现在已经有了主动沟通的意识和技巧,凭借逐步学来和悟来的专业水准,征服了客户,也令我们钦佩;有些过去不善写作的同事,现在笔耕不辍,经常在公司论坛、内部邮件中发表高论,在候机大厅书店里现场翻阅图书,一气呵成的随笔令我耳目一新。&lt;br /&gt;<br />
&nbsp; &nbsp;&nbsp; &nbsp;最令我们感动的依然是我们团队的带头人解浩然博士。浩然的基础功力、学识底蕴大家有目共睹。我最佩服他的是对人高度的关爱,那就是一种强大的气场,发自内心世界最深处,真正站在对方立场上,没有任何矫揉造作,做秀做场,往往深入对方内心深处。平时的工作中,浩然总是率先垂范,吃苦在前,如革命年代冲锋在前的红军指挥员,记得在山东地矿项目中,每当他来,总是睡在客厅里的小沙发上。正是有了这样一批可敬可爱的优秀同事,才使我对团队非常依恋,也对公司的未来充满信心,找到了久违的感觉,心里安定了,心境开阔了,做起项目来自然感觉良好。
&nbsp; &nbsp;&nbsp; &nbsp;我们团队的氛围总是给我一种这样的感觉:和君是水土,我是依赖这方水土生长的一棵树,身边有越来越的同事甘愿充当促进我茁壮成长的化肥和帮助我杀除病虫害的农药。我们身边的人就是我们的未来,在和君,我身边有这么多如此优秀的同事,我就会有优秀的未来!这已经成为了我的信念。我要以感恩的心态与他们相处、向他们学习,尽量为他们的成长和发展奉献我个人的绵薄之力
&nbsp; &nbsp;&nbsp; &nbsp; B、专注才能专业,专业才能立业
&nbsp; &nbsp;&nbsp; &nbsp;我在北大读的是社会学,社会学研究的一个重大命题是社会分工。19世纪法国著名社会学家涂耳干在其名著《社会分工论》中指出,随着人类社会的扩展,成员交往程度的增加,人与人的竞争也激烈起来了。动物应付竞争的办法是分化,人类应付竞争的办法是分工。劳动分工是物竞天择的产物,而非人类自主选择的结果。劳动分工可以成为新的社会凝聚力和利他主义的来源。分工使得人认识到个人是不完整的,是需要群体的支持的。分工不仅使经济生活成为可能,更是社会生活、感情生活的基础。
&nbsp; &nbsp;&nbsp; &nbsp;我上学的时候,对社会分工、专业化这些概念理解不深,也不感冒,直到毕业后两年半内换了两份工作,两年多积累的诸多经验、人脉基本归零,专业领域与专业能力定位不清时,才意识到问题的严重。许多时候,做正确的事情,要比正确地做事情重要得多。在短暂的人生面前,做正确的事情是“延长”生命的最好办法,我们必须使自己现在的行动拥有未来的意义,而绝不能任意挥霍时间和青春。在资源稀缺的情况下,选择是至关重要的。而一旦做出选择,就必须专注于那一领域,把精、气、神集中于一击以求突破;突破之后,如果你一直专注于这个领域,经年累月下来,你所经手的案例、积累的经验就构成你在这个领域竞争壁垒,任何人想要超越,都变得非常困难,因为你也在不停地进步。如果东挖一撬,西挖一镐,你一辈子都很累,并且很可能无所成就。定力决定成败,事业成功的核心在于坚持不懈,要有水滴石穿的定力与十年一剑的毅力,每天掌握一点专业知识,提高一点专业能力,向自己内心深处的目标迈进。有了这种心态,有了这种行动,坚持下去,何事不成。从这个意义上说,虽然和君将来会成为一家具备多重专业能力的咨询公司,但是各个团队,特别是各个员工,对自身的专业能力的清晰定位非常重要,避免“啥都能做”的情况。
&nbsp; &nbsp;&nbsp; &nbsp;以我自己学习数据分析与挖掘为例,数据收集与分析也是社会学中的重要研究方法和手段。我上大学的时候,对统计分析相关课程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认真研究了SPSS等统计软件的使用方法和重要分析模块,也跟着导师参加了一系列调研,如2001年我参加中国人寿保险公司企业文化建设项目,收集、整理和分析了31000份来自全国各地的调查问卷。来到和君后,我突然发现这方面的专业能力是高度差异化的,这种专业能力在几个项目上的作用逐渐显现出来。在山东地矿组织文化项目的评价阶段,凡是我们使用过数据说明问题的点上,都非常容易的通过了;在中盐企业文化项目中,大量活生生、血淋淋的数据给中盐从上到下以震撼,大大加固了我们的专业形象;在陕鼓企业文化项目的前期,陕鼓高层领导也对我们清晰、明确、结构化的数据反映出来的问题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给予了高度认可。通过这几个项目的持续改进,我们初步开发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企业文化量表,正在向和君自主知识产权的企业文化评价指数体系迈进。&lt;br /&gt;<br />
&nbsp; &nbsp;&nbsp; &nbsp;在和君经过几个项目的历练,我深刻感受到,用事实说话,用数据说话是年轻的咨询顾问高速进入专业化状态的捷径。数据本身也是事实的一种集中的表现。刚入道的咨询顾问迫切需要广泛收集事实(包括数据),占有事实,别人需要的也就是事实,只有占据大量的事实,基于事实说话,才能摆脱空论谬论的印象,找到自身存在的价值。从某种意义上说,思想与意识难以在短期复制,甚至不可能复制。然而收集事实的规范方法,表述事实的严密逻辑框架和专业手段却容易在短期之内学习和复制。因此,新入行的咨询顾问如果能在类似数据收集与分析之类的基本技能上沉下心来学习一段时间,并在以后的工作中持之以恒的应用,就能迅速提升自己的专业能力,为客户提高提供增值服务,赢得客户信任和青睐

&nbsp; &nbsp;&nbsp; &nbsp; C、从我做起,主动奉献,拉动全员协作,做整合和利用和君资源的有心人
&nbsp; &nbsp;&nbsp; &nbsp;和君是一个资源集中营,通过和君的平台,你上可以观摩到中国商业生态的最高端,下可以触及到中国当今社会的林林总总。和君成立几年来积累的丰富多彩的商业案例,就是活生生的商业教科书;和君目前聚积的一批能人强者,就是在我们身边唾手可得的思想智库。和君沉淀的品牌价值,就是使我们有底气立在客户面前的基本保障。然而在公司现有的团队管理模式下,对每个人,特别是年轻咨询顾问提出一个现实的问题:我们有没有在全公司范围内整合和利用资源的意识和方式,我们会不会想办法用心思去利用好全公司范围内的资源、站到巨人肩膀上去?
&nbsp; &nbsp;&nbsp; &nbsp;在这个问题上,我觉得有几点很重要。第一,首先是要确立意识、端正态度,各团队各咨询师不能自己划地为牢,自我封闭和固守自己的领地。大家一定要牢固树立起在全公司范围内促进知识互补和能力协同、客户和资源共享的意识。第二,每个团队每个人都首先要学会主动奉献、乐于分享。只有真诚地、主动地奉献出自身有限的知识、能力、客户和资源,才能换来获取他人的知识、能力、客户和资源。首先我这样做,然后是你也这样做,然后是他也这样做,你我他都这样做,最终实现全员范围内的互补和共享。这对公司对个人,都是价值无限的事情。即便我们初入职场的新手,积累不多,资源有限,但也可以思考,有哪些可以先贡献出来,从而互换式地获得他人的知识和资源。在这个过程中,“我”先这样做最重要。
&nbsp; &nbsp;&nbsp; &nbsp;分享和奉献是美好的。我自己就有感受,我主动请缨为团队建设承担类似知识管理之类的职责,我通过为同事义务讲课、帮助运管中心义务做业务模板等方式向公司向同事奉献我在数据处理和用图表说话方面的长处和能力。这些奉献虽然是义务的,没有收入回报,而且还很辛苦,但我感受到一种奉献的充实和快乐,也赢得了公司领导、团队领导和同事对自己的认可和赞誉。&lt;br /&gt;<br />
&nbsp; &nbsp;&nbsp; &nbsp;有了一定基础之后,我们就要考虑从公司层面和其他团队获取和整合资源,做到强强联合,优势对接。为此,我们首先要消除心理隔阂,摆脱顾虑,去除腼腆,积极地与各个团队的同事交流,打造一个熟人社区,这种交流可以是正式的(如公司的培训或者私下的请教),也可以是非正式的(如参加合唱团或者篮球队);可以是面对面的,也可以通过各种工具,如BBS与MSN。公司前期提出项目观光、人员借调等方式,就是非常好的机会,应该努力珍惜。一旦你与公司上下的同事都比较熟悉之后,资源共享的效率就能大大提高。我们不能把团队之间的资源共享仅局限于团队负责人之间,那样难以完全释放充足的资源效能。
&nbsp; &nbsp;&nbsp; &nbsp;以我自己为例,今年三月我从地矿项目下来之后,就参与了于博士团队实施的中国盐业总公司企业文化项目。通过将地矿项目积累的经验,特别是文化测量方面的相关方法与工具移植到中盐项目,高效率,低成本的推进了整个项目,实现了文化项目“一周完成全国七省市调研,一周完成一份高水平评价报告”的计划。在XX项目评价报告汇报前期,我们整合人力资源,邀请于兹志、王丰两位博士来XX公司讲课,加上本团队内的解浩然、郝继涛两位博士,四大博士联手同场开展“专家诊断”,与xx集团董事长坐而论道,起到了意想不到的良好效果。经过这场高端沟通,我们真正确立了在xx的专业形象和地位。
&nbsp; &nbsp;&nbsp; &nbsp;D、持平常心、守责任心、求事业心
&nbsp; &nbsp;&nbsp; &nbsp;如果说职业是我们赖以生存的一种方式,事业则是一个人的精神寄托,是一生执着追求的目标。有了这种精神依靠,才能对目标执着追求,虽历经千难万险,却始终不改变初衷。和君要实现自己的使命愿景,必须有一批心高志远而又脚踏实地的同仁,心手相牵、荣辱与共。唯其如此才能做到无处不达、无往不胜、无事不成。
&nbsp; &nbsp;&nbsp; &nbsp;当前和君组织化建设起步不久,不少团队还是处于盘整时期。随着公司的快速发展,肯定会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面对问题,我们是垂头丧气,埋头抱怨;还是积极主动,迎难而上,坚信问题就是资源,问题就是机会,把创造性的解决一个又一个问题当作人生成长、事业追求的最佳契机。不做事,什么问题也没有,就像小富即安。问题是和发展联系在一起的,有发展就有问题。有人经常抱怨公司的制度有这样那样的缺陷,认为制度的缺陷弥补了,才能真正激发人的动力。但是,一个良好的制度框架最初也是由人制定的,必然是由那些不怕吃亏、甘于奉献的人做出的。“入地狱、下虎穴”的人最后会怎样,永远没有定论。但有一点我坚信,人心是肉长的,人本质上向上向善,好人总有好报。
在这些方面,公司诸多的领导已经做出了表率。你可以说他们是最终利益的收获者。即便如此,也理应如此。但我相信对这些人来讲,他们是有一个梦想要去实现,否则他们根本没必要做苦行僧,做一个闲云野鹤式的大侠要舒坦很多。作为年轻的咨询顾问,我们要不断的“提神养气”。所谓“提神”,是要提升自己的思想境界,找准自己的精神追求;所 谓“养气”,是要扩大自己的胸襟气量,不仅装下自己,也装下其他。这是我给客户常讲的观点。&lt;br /&gt;<br />
&nbsp; &nbsp;&nbsp; &nbsp;初上项目的时候,我也有过许多不满和困惑,团队成员能力结构单一,专业化水平不高,新旧成员融合困难,与此同时,还要面对客户质疑的眼神。其实,任何时候,理想状态都是不存在的。世界永远不可能完全公平,它总是像一个钟摆一样摇来摇去。但我们的心必须正,心正,才会觉得世界美好,明天、后天、大后天都值得期待;心若不正,受苦的只能是自己。要学会跟自己较劲,一切从自己身上找原因,通过改变自己来改变他人。&lt;br /&gt;<br />
&nbsp; &nbsp;&nbsp; &nbsp;如果说事业心是对和君同仁的高层次要求,那么责任心就是基本要求。现在有一些同事,特别是新同事可能对自己从事的工作没有兴趣,或者是有这样或者那样的意见,带着情绪来工作,就很难履行自己的基本职责。你可以不爱岗,但你在岗一天就必须敬业,必须对岗位职责负责任,这是一个职业人的基本道德。咨询是一项团队合作的工作,讲究分工明确,有效配合,各司其职,各尽所能是推进工作的基本要求。
&nbsp; &nbsp;&nbsp; &nbsp;我以为,平常心是事业成功、人生幸福的附加条件。在一个优秀人才汇集的组织中,有时候我们甚至会感叹:人和人的差别可能会超过人和猴的差别。这种相对剥夺的感觉可能会使人在平常的工作生活中失去平和,从根本上影响表现。有人可能会期望持续的超常规成长,甚至是一夜窜高的奇迹,因为他们对成功看得太重。事实上,速度过快的成长未必是好事,可能就是崩盘的前兆。此外,有些努力可能有结果,有些可能没结果,不是我们不努力,有些事情只是我们无法左右,正所谓“谋事在人,成事在天”“把自己能做好的做好,剩下的交给上帝”,说的都是这个道理。我们要有事业心,有所追求但不刻意,渴望成功也接受平凡。
&nbsp; &nbsp;&nbsp; &nbsp;对于一个年轻的咨询顾问来说,平衡是一门至关重要、而又难以学成的艺术。用仝淑芳仝姐的话说“分寸这个东西很有意思,不经历生活中的千锤百炼是出不来的”。平衡的问题涉及到我们生活工作的方方面面,你长年加班加点,废寝忘食,如何处理好事业与健康的关系;你长期在外地出差,亲友之间相隔千里,如何处理好与他们的关系,稳固事业的后方,这些都是须要你去平衡的问题。走上职场、进入社会之后,越来越感觉到“平衡”的要求真是无所不在。与客户关系的远近拿捏,与上下左右或近或远的同仁共事,甚至是与自己内心世界的相处,都须要讲究平衡的艺术。真是那种感觉,就是能否把握好平衡的艺术,决定了心情的好坏、事情的废立甚至是人生的成败!
&nbsp; &nbsp;&nbsp; &nbsp;持平常心,守责任心,求事业心!这些是我简单而又真切的人生感悟。秉持着这些理解,我把和君当作一所自己默默修行的学校和心灵安顿的家园。在这里,我想的是如何过好每一天,如何用好和君的资源,如何善待客户和同事,如何以自己的工作和成长为和君的发展为客户的发展做贡献,以和君的持续发展来提升我的水准和价值。有了这些,我就不用过于在意当下的收入和担心未来的前途。
&nbsp; &nbsp;&nbsp; &nbsp;平衡地生活,努力地工作,以自己的贡献赢得自己的应得,明天一定会更好!

[ 本帖最后由 许地长 于 2006年11月25日 10:18 PM 编辑 ]
2#
匿名  发表于 2008年1月17日 10:59
从大学到研究生,平常心、责任心、事业心、对成功的渴望、对优秀同仁的期待一直萦绕在我的心头,因为我总是期望这一生要留下点什么形而上的东西在垂垂老已时可供回忆,我总是期待着每天都有进步。可是很长一段时间,我总是很难理清它们之间的关系,尤其是在面临就业的抉择之时,总是有些许的患得患失,而今,您的文章好像是我迷茫中的一盏明灯,我好像明白了很多,思维清晰了很多!
我很偶然的看到了这帖子,真有醍醐灌顶的感觉,谢谢您!
3#
匿名  发表于 2009年3月10日 15:51
写的真的很有深度和厚度,值得我们思考。。。
4#
匿名  发表于 2009年4月22日 17:19
呵呵,有意思
5#
匿名  发表于 2009年4月22日 17:20
为什么要抨击新华信呢?
6#
匿名  发表于 2009年4月22日 18:02

回复 1# 的帖子

很喜欢这篇文章,写得很好。
7#
匿名  发表于 2009年5月30日 10:35

垃圾

垃圾 ,和君商学院就是垃圾
8#
匿名  发表于 2009年5月31日 14:04

希望给未注册网友多一点权限和文字。

文章太老了。
希望外界人士能够看到更多如此好的,实在的,有深度的文章。
和君商学院的思想也应当是开放的。
希望给未注册网友多一点权限和文字。
9#
发表于 2015年5月7日 14:50 | 只看该作者
真的很受感触!
10#
发表于 2015年5月16日 08:27 | 只看该作者
句句发自肺腑,讲得真好。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和君咨询 | 和君商学院 ( 京ICP备06033816号

GMT+8, 2024年11月26日 11:18 , Processed in 0.122258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