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君咨询 | 和君商学院

 找回密码
 实名注册
搜索
楼主: 崔九娟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经典研习】|论语组|第24周(0227——03.05):论语一则10遍+阅读抄录注疏+心.

[复制链接]
121#
 楼主| 发表于 2015年10月7日 20:55 | 只看该作者
论语日课(10月3日-10月7日)摘录

【20151007论语日课009│赵栋奎】
 1.论语一则已诵读10遍。曾子曰:“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
2.注疏已阅读。曾子说:“谨慎地对待父母的去世,追念久远的祖先,自然会导致老百姓日趋忠厚老实了。”。       
3.【学习心得】我们知道孔子不言怪力乱神,并且讲“敬神如神在”,可知孔子并不相信灵魂的存在。那么,这则《论语》的曾子所言根源何在?我们知道儒家讲究的是厚葬制度,归根到底,还是因为孝和礼。也就是《礼记》中的“事死如事生,事亡如事存,孝之至也”所蕴含的意思。
孝,是儒家非常重视的一项道德标准,“不爱父母而爱他人视为悖德也”,他们认为孝是忠的缩影,一个连自己父母都不懂得孝敬的人,自然也就不可能忠诚于自己的国家。而厚葬父母,追忆先人其实就是孝的一种体现,通过祭祀之礼来看作一个人孝道的继续和发扬,通过祭祀之礼可以寄托和培养个人对父母和先祖尽孝的情感。
在古代的五礼中,丧葬包含于凶礼中之中,祭祀包含于吉礼之中,都是非常隆重的。中国人的孝道思想是传统文化的精髓,更是我国源远流长的文化瑰宝。直至今日,依然在被传承和发扬。我前几天看书时,有一种说法“有人说,中国人缺乏信仰,这句话是不对的,中国人从古至今都有自己的信仰,那就是前不辱祖先之名,后不损子孙之福。”也基于此,我们可以对于这则《论语》有更好的理解。

【20151006论语日课 038。张吉宏】
1、论语重读
2、注疏已阅读
3、心得:为政的条目:1子贡问政。子曰足食,足兵,民信之矣。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三者何先,曰,去兵。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二者何先,曰去食。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

【20151006论语日课051│李国祥】
1.论语一则已诵读10遍。原文:祭如在,祭神如神在。子曰:“吾不与祭,如不祭。”
2.注疏已阅读并抄录。译文:祭祀祖先就要像祖先真的在面前一样,祭神就要像神真的在面前一样。孔子说:“我 如果不亲自参加祭祀,就像没有举行祭祀一样。”
3.心得:万事万物,最怕一个“真”字,正如学院倡导的正心诚意。心到了,就会为了心中的想法而且脚踏实地, 就会去发自肺腑的遵行。
第四次大课先生说的干将莫邪的铸剑之行,以大愿盖过生死。
关于祖先崇拜,有舍有得。或许养就了我们向后看得习惯,但同时也让我们在没有其它宗教信仰的时候,同样心怀 敬畏。只是不为了给列祖列宗丢脸,为了光宗耀祖,我们世世代代已经奋斗了几千年。
心怀敬畏之心,正心诚意,笃行之。

【20151006论语日课78|刘婷婷】
1、论语一则已诵读10遍。子曰:“能以礼让为国乎,何有?不能以礼让为国,如礼何?”
2、注疏已阅读并抄录
3、心得。
       这段话主要还是表达了孔子在政治治理方面的理想—希望通过“礼”来约束天下,发挥礼的作用。在统一的礼仪制度下,大家按规则各行其是,不逾矩、不犯上。孔子一直强调实质大于形式,所以如果空有礼仪制度,而不施行,那拿礼来根本无用。
       孔子所在的鲁国就已经发生了各种僭越礼制的行为,其他诸侯国更是如此。当时天下,礼制已经成为一种摆设。“何有?”其实蕴含了孔子的感叹,哪里能找到还按礼制治国的地方呢?

【20151006论语日课056│金藏玉】 1.论语一则已诵读10遍。子谓颜渊曰:“惜乎!吾见其进也,未见其止也。”
2.注疏已阅读。孔子评价颜渊说:“可惜呀!我只见他不断前进,从来没有看见他停止过。”
3.【学习心得】颜渊好学,且坚持不懈,持之以恒,孔子十分欣赏颜渊这一点。虽然颜渊早逝,却也是榜样。

【20151006论语日课008│赵栋奎】 1.论语一则已诵读10遍。子曰:“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主忠信。无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
2.注疏已阅读。孔子说:“君子,不庄重就没有威严;学习可以使人不闭塞;要以忠信为主,不要同与自己不同道的人交朋友;有了过错,就不要怕改正。”       
3.【学习心得】在《论语》之中,君子是一个很核心的概念,但是君子终究该如何定义?往往却见仁见智。我个人总结认为孔子笔下的君子应当是有三个特制的:坦荡本真不失自我、知理守信端正自我、家国社稷超越自我。在本则中,孔子强调的是坦荡本真不失自我的阶段。他认为,君子应当具有的品德主要包括庄重威严、认真学习、慎重交友、过而能改等项。君子,首先应当庄重大方、威严深沉,浩然正气气贯长虹,使人感觉稳重可靠,值得托付大事;同时,君子不应该固步自封,应当重视学习,重视提高自己,善于结交朋友,有错必改。这是在个人层次上对君子内涵的界定。
从个人的职业角度而言,我认为还是很有启发意义的。首先,从着装仪表而言,需要一种稳重之感,值得当事人托付案情、信赖执业;其次,律师行业需要不断加深学习,保证知识武装的超越性;再则,实务经验要求必须知错能改,否则付出代价可能无法估量。从此角度而言,我当以君子之道求索执业之精,岂不也是一种收获?
敬请各位同志指教!

【20151005论语日课77|刘婷婷】
1、论语一则已诵读10遍。子曰:“放于利而行,多怨。”
2、注疏已阅读并抄录
3、心得。
       如果依照私欲来做事情,就会产生很多怨恨。这个道理,应该不难理解。如果一个人处事只按照有利于自己的方面来考虑,难免就会侵害到别人的利益,这样自然是会让别人心生怨恨的。推而广之,如果大家都只按照有利于自己的方式做事情,形成恶性循环,结果会是每个人都会或多或少承受利益被损害的结果,整个社会其实也会充满怨恨。就拿食品安全的事情来说,现今的中国社会,食品生产者往往为了自己的一点利润而罔顾食品会对购买者产生危害。但食品生产者忘了,自己总归也要食用别的种类的食品。大家都按私利来做事情,结果全社会“互相投毒”,每个人都受到侵害,社会满是戾气。“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如果大家都怀着这样的一个原则做事情,那么就会形成良性循环,整个社会的氛围也会变得平和良善。

【20151005论语日课050│李国祥】
1.论语一则已诵读10遍。原文:子之燕居,申申如也;夭夭如也。
2.注疏已阅读并抄录。译文:孔子闲居在家的时候,衣冠楚楚,仪态温和,悠闲自在。
3.心得:一个人自我修养的最直接最好体现,就在于他独自一人的时候。我们很多时候的行为表现,都是根据社会的标准来进行的刻意的行为表现,或多或少都有些不尽自然之意。
孔子的礼仪,是极为繁琐的,真正能达到这些礼仪的更为少数,但它不失为一个政治修辞上的优秀宣传话语,几千年了,都成为了或是枷锁,或是规范性的作用。
孔子能够在七十达到随心所欲不逾矩,已经是超凡脱俗的极高境界。孔子的圣人地位不仅仅在于他理论的提出,更在于他是自我理论的真正践行者。
当个人独居独行的时候,最能显出一个人的内在。我们的理想、性格、抱负、底蕴……都应该蕴育在日常的生活习惯之中。一花一水皆是世界,吃饭穿衣满含真禅。

【20151005论语日课 037。张吉宏】
1、论语重读
2、注疏已阅读
3、心得:为政的条目:1子曰恭而无礼则劳,慎而无礼则葸,勇而无礼则乱,直而无礼则绞。君子笃于亲,则民兴于仁,故旧不遗,则民不偷

【20151005论语日课007│赵栋奎】 1.论语一则已诵读10遍。子夏曰:“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
2.注疏已阅读。子夏说:“一个人能够看重贤德而不以女色为重;侍奉父母,能够竭尽全 力;服侍君主,能够献出自己的生命;同朋友交往,说话诚实恪守信用。这样的人,尽管他自己说没有学习过,我一定说他已经学习过了。”       
3.【学习心得】子夏就是先哲卜商,是孔子的衣钵传人,在在孔子去世后的六七十年间,办学成就与影响无疑是最大的。子夏的教育思想在全面继承孔子的教育思想基础上,又在教育目的论、教学过程论、学习和借鉴历史、慎交益友等方面有发展创新。可以说,他是儒家思想的集大成者,《论语》中有他的言论自然也不足为奇。这则《论语》,其实是在孔子思想道德教育为先的传承与发扬。
但是我突然想到孔子的另外一句话,“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学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结合这则语录,也许能解释一个问题,就是为什么会有“生而知之”“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的问题。他们是不是说有人出生就是神童,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前知五百年、后知五百年?我想不是的。那么,又有一个问题自然而然就出现,设么叫作学习,或者说,什么叫作知识?见仁见智的问题吧,我认为,所谓的知识也许并不仅仅局限于别人不知道的规则定理我知道、别人不知道的法条规定我知道等等,这些学科间的单独认知,归根到底,不管是谁,学习知识的目的都是需要明理,这个理,应该是分层次等级的,首先,得是“人之为人”的理,温良恭俭让、仁义礼智信,怜悯之心、仁爱之心、尊敬父母师长、友爱兄弟姐妹等等,也就是说区别于禽兽的表现。其次,才是具具体的经史子集、这一类,当然,现代应该是文科、理科、工科的书本知识等。最后,是发现创造新的知识,比如科学家发现新的定理定律、学者著书立说等等。但是,这三个层次应该是相辅相成的,如同金字塔的构造一样,一层为基,二级为干。三级为顶。如果跨越很可能是种悲剧或者笑柄。比如,数不胜数的“反动权威”、“犯罪天才”,甚至于最新出现的硕博论文剽窃事件,很大程度上能为我的论点做些注解吧。
敬请各位同志指教!

【20151005论语日课055│金藏玉】 1.论语一则已诵读10遍。子曰:“譬如为山,未成一篑,止,吾止也;譬如平地,虽覆一篑,进,吾往也。
2.注疏已阅读。孔子说:“譬如用土堆山,只差一筐土就完成了,这时停下来,那是我自己要停下来的;譬如在平地上堆山,虽然只倒下一筐,这时继续前进,那是我自己要前进的。”
3.【学习心得】做事情很容易就功亏一篑,做事情、培养好习惯、学习知识等都需要持之以恒的精神。

【20151004论语日课 036。张吉宏】
1、论语公冶长重读
2、注疏已阅读
3、心得:为政的条目:1子谓子产,有君子之道四焉,其行己也恭,其事上也敬,其养民也惠,其使民也义


【20151004论语日课76|刘婷婷】
1、论语一则已诵读10遍。子曰:“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
2、注疏已阅读并抄录
3、心得。
       这一则又再次对比了君子和小人的不同。君子的趣向是德行,所以不会为外在条件所动,颠沛流离间也不会动摇。小人只想着自己的“一亩三分地”,只想着自己所拥有的私产。君子会遵守刑法,不为不善之事,而小人只想着自己的私利、也许有时就会罔顾刑法。安居乐业,是人之常情,也是基本需求。我们要理解,孔子并不是反对人对自己私欲的考虑。我想,我们应该这样理解:第一,我们不能为私欲所限制,任何事情都以一己私欲为考虑原则,罔顾德行道义、罔顾刑法规则;第二,还应该有更深层次的志向,摒弃对物质的追求,以德行道义为转移,修炼成君子。知易行难,自觉在这样的年纪,还“看山是山、看水是水”,对花花世界还有很多迷恋。只是希望通过对论语的学习,能够警醒自己不要陷入追寻物质的泥淖中,知足、知止。

【20151004论语日课049│李国祥】
1.论语一则已诵读10遍。原文:子张问:“十世可知也?”子曰:“殷因于夏礼,所损益可知也;周因于殷礼,所损益可知也。其或继周者,虽百世,可知也。”
2.注疏已阅读并抄录。译文:子张问孔子:“今后十世的礼仪制度可以知道吗?”孔子回答说:“商朝继承了夏朝的礼仪制度,所减少的和所增加的东西是可以知道的;周朝又继承了商朝的礼仪制度,所废除的和所增加的内容也是可以知道的。将来有继承周朝的,即使是一百世以后的情况,也是可以预知的。”
3.心得:这可以用来理解历史的传承性。中国是世界唯一的没有断代的文明古国,这是中国最大的幸运。但中国自己给自己割了好几刀,有强烈的悲剧性不破不立情节。但或许矫枉过正,或许正当其药,历史已经不能假设。
过去的历史,不论是正确的还是落后的,都不可妄想像丢垃圾一样,批判性的继承、批判性的舍取,就看今人的智慧。

【20151003论语日课048│李国祥】
1.论语一则已诵读10遍。原文:子曰:“非其鬼而祭之,谄也。见义不为,无勇也。”
2.注疏已阅读并抄录。译文:孔子说:“不是你应祭祀的鬼神,你却去祭祀它,这就是谄媚。见到应该挺身而出的事情,却袖手旁观,就是不勇敢。”
3.心得:人人都应该自己的生活、价值标准,追求独立思想的自我,我觉得这就是一个完整的自我人格。
如果鬼神在我的价值体系中,从我的理性思维出发,他是正确的,他是应该的,他是合乎社会正义价值的,这就应该是我们应该为之去奋斗,为之去流汗,为之去流血的事。
别人强迫我们去做,我们从内心反抗的,社会价值从内在上抗拒的,我们就应该反对。
但是,如果这种强迫对于长远的我们,对于暂时不明白事情价值意义的我们,我们是不是应该服从这样的强迫呢?对于有三十年生活经验的先贤来说,我们是不是就可以在他们面前让自己的理性幽闭到底呢?这是一个问题。

【20151004论语日课054│金藏玉】 1.论语一则已诵读10遍。子曰:“吾未见好德如好色者也。”
2.注疏已阅读。孔子说:“我没有见过像好色那样好德的人。”
3.【学习心得】食色性也,德如果也能在潜移默化中成为一个人的本性之一,恐怕是很困难的事情。

【20151004论语日课61│崔九娟】
 1.论语一则已诵读。子贡曰:“纣之不善,不如是之甚也。是以君子恶居下流,天下之恶皆归焉。”
2.注疏已阅读。
3.【学习心得】
纣王确实做了不少的坏事,可是并没有人们说的那样多。所以君子讨厌居在下流,以免天下的坏事都加在他身上。所以,选择自己所处的位置很重要。


【20151004论语日课006│赵栋奎】 1.论语一则已诵读10遍。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汎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2.注疏已阅读。孔子说:“弟子们在父母跟前,就孝顺父母;出门在外,要顺从师长,言行要谨慎,要诚实可信,寡言少语,要广泛地去爱众人,亲近那些有仁德的人。这样躬行实践之后,还有余力的话,就再去学习文献知识。”        
3.【学习心得】记得和君《三度修炼》中讲,古之成大事者,必持四诀:质朴、良师、志远、意笃。在这里,质朴也就是个人品质排在了首位,足可见个人品质的重要性。我们都知道,孔子的两个很重要的教育理念是“有教无类”和“因材施教”。孔子办教育有教无类,也即是说,孔子教育学生是不存在家庭、出身等外在因素的影响,他看重的是学生的道德品行和政治表现。把培养学生的道德观念放在第一位,而文化学习只是第二位的。而“因材施教”,则是孔子以道德教育为中心,重点培养学生的德行修养,书本上的知识倒在其次。理解了这两个理念,我觉得也就可以更好地理解这则《论语》:孝顺父母、顺从师长、诚实可信,这是最基础的道德要求。古人所讲“不爱父母而爱他人者,视为悖德也”。这也是和孔子“君子务本”的思想相一致。而爱众人、亲近有仁德的人,更重要的是一种环境的耳濡目染,这是和“孟母三迁”的宗旨相一致的。目的就是防止环境对道德的损害。
个人认为,孔子的这一思想或许有一定的阶级局限性,然而,直到两千年之后的今天,反而更加反衬出现在应试教育的一些不足。现实中的大学生为结婚逼迫母亲跳楼、小学生为了手机拉扯母亲头发……这些事情的发生值得我们每一个人反省。
敬请各位同志指教!

【20151003论语日课 035。张吉宏】
1、论语里仁重读
2、注疏已阅读
3、心得:为政的条目:1子曰,能以礼让为国乎?何有?不能以礼让为国,如礼何?

【20151003论语日课75|刘婷婷】
1、论语一则已诵读10遍。子曰:“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适也,无莫也,义之与比。”
2、注疏已阅读并抄录
3、心得。
        君子对待天下人,没有特别亲厚的、也没有特别疏远的,只是以义的原则相处。这个说法与“君子之交淡若水”的说法一脉相承。中国人特别喜欢“拉关系”、搞小圈子,只要纳入“圈内人”,就会被给予与“圈外人”不一样的、更优厚的对待。这种关系主义,有时会被认为是儒家思想的影响。但是我们很明确地看到,孔子推崇的关系是“淡若水”的关系,是不会因为具体人物对象改变自己的处事原则的。

【20151003论语日课053│金藏玉】
1.论语一则已诵读10遍。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2.注疏已阅读。孔子在河边说:“消逝的时光就像这河水一样啊,不分昼夜地向前流去。”
3.【学习心得】珍惜时间,珍爱生命。

【20151003论语日课060│崔九娟】 
1.论语一则已诵读。
【原文】子曰:“君子不可小知而可大受也,小人不可大受而可小知也。”《论语·卫灵公》 15.34
2.注疏已阅读并抄录。 孔子说:“君子不可以用小事情考验他,却可以接受重大任务;小人不可以接受重大任务,却可以用小事情考验他。”
3.【学习心得】
这可以当成是用人的标准,不能看做是自我要求的标准。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大事能做好是本事,小事也不能糊涂,对自己的要求得过且过。

【20151003论语日课005│赵栋奎】
 1.论语一则已诵读10遍。子曰:“道千乘之国,敬事而言,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
2.注疏已阅读。孔子说:“治理一个拥有一千辆兵车的国家,就要严谨认真地办理国家大事而又恪守信用,诚实无欺,节约财政开支而又爱护官吏臣僚,役使百姓要不误农时”。         
3.【学习心得】这一则《论语》,是孔子在讲治国执政的三方面要素,要求统治者严肃认真地办理国家各方面事务,恪守信用;节约用度,爱护官吏;役使百姓应注意不误农时等。这是治国安邦的基本点。通过这则论语,我突然想到魏征之前提到的“垂拱而治”,和道家所讲的“无为而治”。作为统治者,究竟如何才能治理好自己的国家?也就是说如何才能实施“仁政”?守信于民,其实就是政府公信力的问题,人无信而不立,何况是一个政府?商鞅变法能够成功的一个先决条件就是“徙木立信”,取信于民;其次,是要厉行节俭,爱护官吏,在此层面上,我觉得是孔子的时代局限性,古时天子号称“代天巡牧”,官吏也就是地方的道德模范和行为楷模,所以会要求爱护官吏。此则中的人,应当指官吏,而非指一切人,这样的解释是和孔子分成层次的管理统治思想相一致的。最后,是使百姓不违农时,我感觉这应该蕴含了一种“举轻以明重”的思想在其中,使民不违农时,其实就是一种“无为而治”。所谓的无为,肯定不应当是指什么事情都不做,而应该解释为“不先物而为”,就是太极里面的“彼不动我不动,彼微动我先动”,也就是道法自然,不会违背自然规律和伦理纲常的统治。这则《论语》,不正和我们现时代的“小政府大社会”理念相一致吗?
敬请各位同志指教!




122#
 楼主| 发表于 2015年10月8日 21:54 | 只看该作者
论语日课(10月7日-8日)摘录

【20151007论语日课057│金藏玉】
1.论语一则已诵读10遍。子曰:“苗而不秀者有矣夫;秀而不实者有矣夫!”
2.注疏已阅读。孔子说:“庄稼出了苗而不能吐穗扬花的情况是有的;吐穗扬花而不结果实的情况也有。”
3.【学习心得】一粒种子由发芽到吐蕊扬花再到成熟结果是一个持之以恒的过程。注释认为这是孔子以庄稼的生长、开花到结果来比喻一个人从求学到做官的过程。无论是求学到求官的转变还是出苗到开花结果的转变,每个阶段都朝向最终的目的,无论中断了哪一个过程,都是半途而废。


【20151007论语日课052│李国祥】
1.论语一则已诵读10遍。原文:子曰:“若圣与仁,则吾岂敢?抑为之不厌,诲人不倦,则可谓云尔已矣。”公西华曰:“正唯弟子不能学也。”
2.注疏已阅读并抄录。译文:孔子说:“如果说到圣与仁,那我怎么敢当!只不过向这个方向努力从不厌烦,教诲别人从不感觉疲倦,那倒可以说做到了。”公西华说:“这正是我们学不到的。”
3.心得:中国一直很喜欢区分谦称与敬称的区别,如果用反了,难免会闹笑话。这或许对老外来说很不可思议,但在这种文化氛围中成长的我们来说,这或许是一种特殊的传统,并不过分深奥。在日常生活中见的多了,也就习惯了那一种说辞。
给别人高的评价,这评价却永远不能由自己来说,因而圣人、亚圣、诗仙、诗圣、诗鬼、四大家之类,便是后人对前辈大贤的敬仰之词。我们一时功利的目标,不过是求得一个立德立功立言,求得在世人心中一个大写的人字。
到了现在,很多人不求在他人心中的人字了,只求或自我。于是,或者自我过度膨胀,或者杀敌八百自损一千,或者己所欲施于人。完全抛离了传统的礼节,取而代之的却未必是时代的进步。
我们自己成不了最完善的自我,但我们需要做的是不断追求一个完善的自我,所谓止于至善大概便源于此。

【20151007论语日课79|刘婷婷】
1、论语一则已诵读10遍。子曰:“不患无位,患所以立;不患莫己知,求为可知也。”
2、注疏已阅读并抄录
3、心得。
        孔子一直强调在追求大道的路上,要反求诸己、而不是求诸外物和他人。这一则也正是在贯彻这样的思想:不要担心自己没有名位,而是要担心自己怎么才能拥有能够真正站得住脚的本事、配得上相当的名位;不要担心别人不知道自己,要努力成为能够配别人来知道的人。换到职场上来说,要苦练内功,让自己有着能够真正匹配相应职位的本事,否则即使被擢升也会摔下来;不要担心自己不被认识,如果本身的能力还不够,即使侥幸有了虚名,也最终会暴露。换到人生上来说,只需努力修持自身、蓄深养厚,名位和别人的赞许,迟早会有。

【20151008论语日课057│金藏玉】
1.论语一则已诵读10遍。子曰:“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四十、五十而无闻焉,斯亦不足畏也已。”
2.注疏已阅读。孔子说:“年轻人是值得敬畏的,怎么就知道后一代不如前一代呢?如果到了四五十岁时还默默无闻,那他就没有什么可以敬畏的了。”
3.【学习心得】这句话表达了孔子今胜于昔的观点。时代在变化,长江后浪推前浪,一代更比一代强,后生可畏,不可小觑。

【20151008论语日课010│赵栋奎】
 1.论语一则已诵读10遍。子禽问于子贡曰:夫子至于是邦也,必闻其政,求之与,抑与之与?”子贡曰:“夫子温、良、恭、俭、让以得之。夫子之求之也,其诸异乎人之求之与?”
2.注疏已阅读。子禽问子贡说:“老师到了一个国家,一定会遇到国君来咨询这个国家的政事。(这种资格)是他自己求得呢,还是人家国君主动给他的呢?”子贡说:“老师具有温合、善良、庄重、节制、谦逊五种品德,所以才得到这样的资格,(这种资格也可以说是求得的),但他求的方法,或许与别人的求法不同吧?”      
3.【学习心得】这则《论语》,其实是侧面烘托的形式来表现孔子的人格魅力,以两个学生关于孔子到列国受到各国统治者礼遇和器重的原因,来表现孔子的温和、善良、恭敬、俭朴、谦让的道德品格。但更多的是以孔子为模范,树立了道德修养的榜样与目标。归根到底,性格温和,心地善良.态度恭敬,生活俭朴,待人谦让就是孔子学生对于其老师的中肯评价,自然也是他们自己修身养德所要达到的目标。
在这里,会有一个疑问,难道具备温、良、恭、俭、让品德的人就一定熟知政事,以至于每个国家的君主都向孔子咨询请教?关于这一点,以及宋朝宰相赵普“半部论语治天下”,我认为是有可能的,古人讲究“以德配天、明德慎罚”,所谓的天子,也就是德行最好的人,这样就为王朝更迭之后,新任君主的合法性提供了论据。因此,在古代所讲究的就是“以德治国”,正基于此,孔子的高尚品德才会被各国统治者所重视。当然,当时的统治者可能更多的是在舆论上、表面上的重视,不然也就不会导致“孔子穷乎陈蔡之间,藜羹不斟,七日不尝粒。”
以史为鉴,这则《论语》当对我国官员及商业决策者有更大的启迪意义吧。
敬请各位同志指教!

【20151008论语日课62│崔九娟】 
1.论语一则已诵读。孔子曰:“君子有九思:视思明,听思聪,色思温,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问,忿思难,见得思义。”16·10
2.注疏已阅读并抄录。
3.【学习心得】
君子有九个方面要考虑:看清楚,听明白,脸色温和,容貌与态度庄重,说话忠诚,做事敬业,有疑问向别人请教,生气的时候考虑后患,见到利要想到“义”。由此观之,君子的修行是时时刻刻方方面面的。眼明耳聪,色温貌恭,等等,这些像都是外在的。见利不忘义,想起了孟子的鱼和熊掌。
 

123#
 楼主| 发表于 2015年10月10日 07:16 | 只看该作者
论语日课(10月9日)摘录

【20151009论语日课 039。张吉宏】
1、论语重读
2、注疏已阅读
3、心得:为政的条目:哀公问于有若曰,年饥,用不足,如之何?有若对曰,盍彻乎?曰,二,吾犹不足,如之何其彻也?对曰,百姓足,君孰与不足?百姓不足,君孰与足?这段看似迂腐,可却有道理和操作性:荒年统治者要自己也节俭才行,否则就危险了

【20151009论语日课54│李国祥】
1.论语一则已诵读10遍。原文:子曰:“君子无所争,必也射乎!揖让而升,下而饮,其争也君子。”

2.注疏已阅读并抄录。译文:孔子说:“君子没有什么可以和别人争的事情。如果有的话,肯定是射箭比赛了。比赛时,先作揖谦让,然后上场。射完后,揖让而退,然后一起喝酒。即使这样争,也是君子。”

3.心得:这段时间的琅琊榜很火,我觉得确实还是蛮不错的。
我觉得宫廷古装剧,最大的一个点就在于它的礼仪。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已经将礼仪进行到最大程度的节俭,于是觉得多一个步骤多一份稳重都是不必要的累赘。但在这种电视剧中,我们会发现那一种久远的礼仪,看着还是那么的赏心悦目,那么的顺乎自然;当然,这个一不小心就跪下来了的场景我总是觉得有些别扭。
不论多么高深的道理,多么理所当然的道理,都会有它的对立面都会有各自的个例,显得他们同样的振振有词。小的时候觉得好人和坏人中间有着一到明显的鸿沟,后来发现存在的或许不过是灰色地带。
男儿最大的优势,我希望是有着宽广的胸怀,既怀揣着拉弓射箭的高昂斗志敢教日月换新天,豪饮三分醉,屹立桌旁,拂手一笑,恩仇尽泯。
利益的最高形式,在内不在外,在心不在身。正如佛家所说,佛祖心中留。

【20151009论语日课059│金藏玉】
1.论语一则已诵读10遍。子曰:“法语之言,能无从乎?改之为贵。巽与之言,能无说乎?绎之为贵。说而不绎,从而不改,吾末如之何也已矣。”
2.注疏已阅读。孔子说:“符合礼法的正言规劝,谁能不听从呢?但(只有按它来)改正自己的错误才是可贵的。恭顺赞许的话,谁能听了不高兴呢?但只有认真推究它(的真伪是非),才是可贵的。只是高兴而不去分析,只是表示听从而不改正错误,(对这样的人)我拿他实在是没有办法了。”
3.【学习心得】世间多数人是畏于法、畏于权而遵从,而不是因为规则或者是可以约束的道德来改变自身的言行修为。好话人人都爱听,是不是所有的好话都是符合事实,需要听者细细琢磨了,可悲的是众人爱听好话,倒是因忠言逆耳而反目的不少。

【20151009论语日课011│赵栋奎】 
1.论语一则已诵读10遍。子曰:“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2.注疏已阅读。孔子说;“当他父亲在世的时候,(因为他无权独立行动),要观察他的志向;在他父亲死后,要考察他的行为;若是他对他父亲的合理部分长期不加改变,这样的人可以说是尽到孝了。”      
3.【学习心得】这则《论语》所就讲的是有关孝的问题,在孔子的思想中,孝是一个基本的道德准则,是构成忠、仁等其他高贵品质的基础。在文中,孔子提出,不能仅仅仅仅以言语来判断一个人是否具有孝的品德。君子务本,更该看重的是他的实际作为。在父亲在世时,应当看此人的志向。《塔木德》里讲,如果一个父亲不交给自己儿子手艺,无异于养了一个贼。所以,子女的志向在很大程度上是父亲所教授的手艺的外在体现,更是子女是否尊重父亲、孝顺父亲的一项指标;如果父亲去世了,就应该看这个人的实际作为,比如是否守孝、是否节制自己的娱乐等等。在此,有一个常识性问题,就是古人为什么会有在父母死后守孝三年的传统?这是因为“子生三年,然后免于父母之怀。夫三年之丧,天下之通丧也。”孔子认为,子女经过三年才能脱离父母饿怀抱,当父母死了而真有三年怀念父母的心情,像父母当时对自己三岁以内这样爱护的有没有?连这个三年怀念都没有,哪里还谈得上孝字?所以,孔子着重强调的是孝的本质,而非形式。这也是和孔子“事死如事生”的思想相吻合的。
这则《论语》所提倡的思想,跨越了千年依然如此振聋发聩,作为现代人,面对古人的谆谆教诲,是否应当审视自己的行为呢?
敬请各位同志指教!

【20151009论语日课81|刘婷婷】
1、论语一则已诵读10遍。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2、注疏已阅读并抄录
3、心得。
        君子与小人之间的对比,孔子谈了很多。之前的论语里面曾经提到“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君子和小人,志趣不同,一个注重公义,一个注重私心。在君子的认知里面,个人私欲、物质条件,都不是所应关注的重点。君子有志于弘道、有志于为社会公众作出贡献,所以考虑的出发点是德行、是公义。小人的视野则完全不同,他们所关注的,是和个人的利益息息相关的事物,愿意为这些东西去努力和争取。
        人生的眼界和角度完全不同,所以君子和小人看到的是不同的风景、走的是不同的路。那么,孔子在这里有对小人的批评之意吗?我觉得,孔子只是在陈述一种分别和不同,并没有太多的批评之意。礼乐教化,能使民风淳朴,但也没办法完全让小人立即改变为拥有君子的眼光的人吧。 为了自己的利益而奔走争取,要掌握不损害别人的度。为了社会公义而努力,有这样的情怀,才能让世界更美好。

【20151009论语日课│056胡志超】
1.论语一则已诵读10遍。 子贡欲去告朔之饩羊。子曰:“赐也!尔爱其羊,我爱其礼。”
2.注疏已阅读并抄录。
3.【学习心得】孔子可敬,因为他对“礼”真的是虔诚的,哪怕“举世皆浊我也独醒”,用自己的虔诚之心来捍卫“礼”的尊严。

【20151009论语日课63│崔九娟】 
1.论语一则已诵读。
子路曰:“君子尚勇乎?”子曰:“君子义以为上。君子有勇而无义为乱,小人有勇而无义为盗。”17·23
2.注疏已阅读并抄录。
3.【学习心得】
君子也崇尚勇敢,可是君子需要用义来节制勇敢,否则的话就会犯上作乱。小人也崇尚勇敢,可是如果不用义来节制自己的话,就会去偷盗。
“聘射之礼,至大礼也。质明而始行事,日几中而后礼成,非强有力者弗能行也。故强有力者,将以行礼也。酒清,人渴而不敢饮也;肉干,人饥而不敢食也;日莫人倦,齐庄正齐,而不敢解惰。以成礼节,以正君臣,以亲父子,以和长幼。此众人之所难,而君子行之,故谓之有行;有行之谓有义,有义之谓勇敢。故所贵于勇敢者,贵其能以立义也;所贵于立义者,贵其有行也;所贵于有行者,贵其行礼也。故所贵于勇敢者,贵其敢行礼义也。故勇敢强有力者,天下无事,则用之于礼义;天下有事,则用之于战胜。用之于战胜则无敌,用之于礼义则顺治;外无敌,内顺治,此之谓盛德。故圣王之贵勇敢强有力如此也。勇敢强有力而不用之于礼义战胜,而用之于争斗,则谓之乱人。刑罚行于国,所诛者乱人也。如此则民顺治而国安也。”
 

【20151010论语日课064│崔九娟】
1.论语一则已诵读。
【原文】子贡曰,"君子亦有恶乎?"子曰,"有恶,恶称人之恶者,恶居下流而讪上者,恶勇而无礼者,恶果敢而窒者。"曰,"赐也亦有恶乎?""恶徼②以为知者,恶不孙以为勇者,恶讦以为直者。"15.34
2.注疏已阅读并抄录。
3.【学习心得】
君子也有所厌恶的事情。厌恶指责别人缺点的人。厌恶在下位却诽谤上级的人。厌恶勇敢却无礼的人。厌恶顽固到处行不通的人。
子贡也有厌恶的。侥幸得手却以为自己聪明。狂妄无礼却以为自己勇敢。揭露别人的隐私却以为自己正直。
君子一定是一个爱憎分明的人。因为他有自己做人处事的原则,所以不会委曲求全得过且过,不是老好人。“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 “恶紫之夺朱也,恶郑声之乱雅乐也,恶利口之覆邦家者。”。




124#
发表于 2015年10月10日 09:34 | 只看该作者
收到,谢谢!
125#
 楼主| 发表于 2015年10月11日 06:45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崔九娟 于 2015年10月11日 06:46 编辑

论语日课(10月10日)摘录


【20151010论语日课055│李国祥】
1.论语一则已诵读10遍。原文:子曰:“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
子曰:“放于利而行,多怨。”
2.注疏已阅读并抄录。译文:孔子说:“君子安于道德,小人安于乡土;君子在乎法制,小人在于恩惠。”
孔子说:“为追求利益而行动,容易招致怨恨。”
3.心得:这几天有关穷人富人、有关教育的帖子不少,其中很经典的如“寒门再难出贵子”,“穷人思维的局限”等,其中很多问题所阐述的就是,一个很普见的现实问题,那就是严重的阶级固化。对广大普通群众来说,可谓“生于忧患死于忧患”了。
一个人的成才,后天环境重要。很多成功的涌现,不过是思维的突破视野的开拓,只因为他们看到了别样的风景,怀揣着别样的梦境,追逐着别样的梦,因而就选择了走一条坎坷而注定更韵味无穷的道路。
现在的大学生就业难,那是因为有太多的曾经体力劳动者向往着走向脑力劳动,而这不正是将自己的命运进行改变的一条相对便捷而现实的方式么?但这还不够。
生活中存在很多无形的食物链,有的在下端,有的在上端。最厉害的人,因为他们能号召别人,他们能制定规则,他们能将自己与大众进行显而易见的区别。他们不是让自己孤立,而是让自己与众不同。
我们追求利,但这个追求不是过程,过程应该是丰富多彩的,因为我们有了这些丰富多彩的过程,而自然而然的生成了利,成为我们人生拼搏的回报。如此,多了很多乐趣。

【20151010论语日课82|刘婷婷】
1、论语一则已诵读10遍。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
2、注疏已阅读并抄录
3、心得。
        见到贤明有德的人,一般会产生一种“高山仰止”的崇拜之情,进而觉得自己非常渺小,产生自卑。见到不贤无德的人,又一般会产生一种评判和鄙夷的心情。这两种感觉都不会让我们本身产生改变,无论是崇拜还是鄙夷,不会改变别人的本质,同时也都没有对我们本身产生更大的触动。所以,应该在崇拜或鄙夷之下,更进一步,与自己联系起来。
       见到贤明有德的人,要希冀自己能够通过努力与他比肩、拥有同样的聪慧和美德;见到不贤无德的人,要反观自己是否也有同样的缺点,要努力警醒自己不要有同样的错误。只有以人为镜,反照自己,有则改之、无则加勉,才是真正地从他人那里汲取力量之道。

【20151010论语日课│057胡志超】
1.论语一则已诵读10遍。子曰:“事君尽礼,人以为谄也。”
2.注疏已阅读并抄录。
3.【学习心得】君子尽礼,小人觉得他谄媚;而小人谄媚,却自以为是尽礼。人生一世,我们做事不能期待别人全尽了解,只要自己内心正直即可。

【20151010论语日课060│金藏玉】 
1.论语一则已诵读10遍。子曰:“主忠信,毋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
2.注疏已阅读。孔子说:“一切要以忠信为本,不要结交不如自己的朋友,有错误不要怕改正。”
3.【学习心得】孔子也是势利的?不要结交不如自己的朋友,应该理解为道义上、道德上不如自己的朋友,不过,道德上不如自己而去感化的人不能叫做朋友,而是“众”,不是么?

【20151010论语日课012│赵栋奎】 
1.论语一则已诵读10遍。有子曰:“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      
2.注疏已阅读。有子说:“礼的应用,以和谐为贵。古代君主的治国方法,可宝贵的地方就在这里。但不论大事小事只顾按和谐的办法去做,有的时候就行不通。(这是因为)为和谐而和谐,不以礼来节制和谐,也是不可行的。”
  3.【学习心得】有子,就是有若,姓有名若,是孔子的重要弟子。有若为众人所推举为师,说明其确有卓异之处。据《孟子》记载,有若认为孔子在人群中好比“麒麟之于走兽,凤凰之于飞鸟,泰山之于丘垤,河海之于行潦”,宣称“出于其类,拔乎其萃,自生民以来,未有盛於孔子也。”可见有若对。因此,孟子所谓的有若“似圣人”,非指相貌,而是指他在思想上非常接近孔子。
此则《论语》,反映了有若也是儒家看重的“和”的思想,我们常说的“以和为贵”,正是发源于此。和是儒家所特别倡导的伦理、政治和社会原则。《礼记·中庸》写道:“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杨遇夫《论语疏证》写道:“事之中节者皆谓之和,不独喜怒哀乐之发一事也。和今言适合,言恰当,言恰到好处。”孔门认为,礼的推行和应用要以和谐为贵。但是,凡事都要讲和谐,或者为和谐而和谐,不受礼文的约束也是行不通的。这是说,既要遵守礼所规定的等级差别,相互之间又不要出现不和。孔子在本章提出的这个观点是有意义的。在奴隶社会,各等级之间的区分和对立是很严肃的,其界限丝毫不容紊乱。上一等级的人,以自己的礼仪节文显示其威风;下一等级的人,则怀着畏惧的心情唯命是从。但到春秋时代,这种社会关系开始破裂,臣弑君、子弑父的现象已属常见。对此,由子提出“和为贵”说,其目的是为缓和不同等级之间的对立,使之不致于破裂,以安定当时的社会秩序。
但从理论上看待这个问题,我们又感到,孔子既强调礼的运用以和为贵,又指出不能为和而和,要以礼节制之,可见孔子提倡的和并不是无原则的调和,这是有其合理性的。
敬请各位同志指教!
126#
 楼主| 发表于 2015年10月13日 14:18 | 只看该作者
论语日课(10月11日)摘录

【20151011论语日课│058胡志超】
1.论语一则已诵读10遍。定公问:“君使臣,臣事君,如之何?”孔子对曰:“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
2.注疏已阅读并抄录。鲁定公问孔子:君主应当怎样使唤臣下?臣子又当如何事奉君主呢? 孔子回答说:君主使唤臣下应当合乎礼制规定,臣子事奉君主要做到忠心耿耿、尽心尽力。
3.【学习心得】从道法术的角度来说,鲁定公所问的,是领导术或领导的方法,而孔子答复他的,是领导的道德,撇开了鲁定公所问的方法,却是从更高的角度给出了思路。

【20151011论语日课061│金藏玉】 1.论语一则已诵读10遍。子曰:“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2.注疏已阅读。孔子说:“聪明人不会迷惑,有仁德的人不会忧愁,勇敢的人不会畏惧。”
3.【学习心得】智、仁、勇,是天下之达德也,具备这三种品质,便是君子了。

【20151011论语日课83|刘婷婷】
1、论语一则已诵读10遍。子曰:“事父母几谏。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劳而不怨。”
2、注疏已阅读并抄录
3、心得。
        儒家是一贯强调“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伦理秩序,对于父母,是需要绝对的尊敬和孝顺。父母当然也有犯错误的时候,在儒家看来,发现到父母的错误,也是可以对父母提建议的,但是方式一定要柔和,不能太过直接和粗暴。即使建议没有被采纳,也要继续对父母恭敬、不悖逆,即使被差遣、非常辛劳,也不要心生怨恨。
        我认为这样的处理方式,也是比较妥当的。父母和子女之间,由于时代的差异、思维方式的不同,总是可能会出现冲突的。当子女认为父母的处理方式不对,也可以提出建议,但是一定要注意方式方法。有时候,即使不理解,如果对于自己并不是很大的压力或者很难实现、也不会损害别人的权益或者社会公义,也可以顺父母心意而行。对自己养育之恩的父母,多一些柔软总是应该的。不过,世事无绝对,如果有的事情已经超过公义的尺度,肯定不能再愚孝了。

【20151011论语日课013│赵栋奎】 
1.论语一则已诵读10遍。有子曰:“信近于义,言可复也;恭近于礼,远耻辱也;因不失其亲,亦可宗也。”     
2.注疏已阅读。有子说:“讲信用要符合于义,(符合于义的)话才能实行;恭敬要符合于礼,这样才能远离耻辱;所依靠的都是可靠的人,也就值得尊敬了。”
3.【学习心得】此则《论语》记载的还是有若的话,作为孔子的重要弟子,他对“信”和“恭”都是非常看重的。如果要理解这则《论语》,必须明晰“信”和“恭”的含义。
孔子认为,“信”是一个涉及做人、交友、社会、取人、治国诸方面的伦理范畴,是“仁”的道德品质的重要内容之一。信,指的是对道德和事业抱有坚定的信心,以“信”作为人安身立命的根本。孔子认为,每个人只有通过学习,才能提高道德认识,加深道德情感,完善道德修养。“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好知不好学,其蔽也荡;好信不好学,其蔽也贼;好直不好学,其蔽也绞;好勇不好学,其蔽也乱;好刚不好学,其蔽也狂。”孔子认为一个人尽管有上述“六言”的美德,但如果不学习,就会偏而不舍,产生“六蔽”,所以君子必须“学以致其道”。孔子一生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其好学堪为表率,正是他对学习重要性充分认识的缘故。子以四教:文、行、忠、信。在孔子思想的引导下,人们“博于问学,明于睿思,笃于务实,志于成人。”中国人讲诚信,讲信义,与孔子的思想道德观念有着重要的关系。
所谓的“恭”,就是谦逊有礼貌,就像孔子所说的“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
理解了信和恭,我们也就体会到了此则《论语》对于为人处世的基本态度。
敬请各位同志指教!


【20151011论语日课065│崔九娟】
1.论语一则已诵读。
【原文】周公谓鲁公曰:“君子不施其亲,不使大臣怨乎不以。故旧无大故,则不弃也。无求备于一人。”18.10
2.注疏已阅读并抄录。
3.【学习心得】
周朝建立以后,周公留在朝廷辅佐皇帝,他的儿子鲁公去封地,周公嘱咐他治国理念 :不疏远自己的亲戚,不使大臣埋怨不重用他们。旧臣故友如果没有大的错误就不要废弃他们。对一个人不要求全责备,而是要“器”之。
“子曰: 君子易事而难说也。说之不以其道,不说也;及其使人也,器之。小人难事而易说也。说之虽不以道,说之;及其使人也,求备焉。”君子量才用人,不求全责备。




127#
 楼主| 发表于 2015年10月13日 14:22 | 只看该作者
论语日课(10月12日)摘录


【20151012 论语日课 66| 崔九娟】
1.论语一则已诵读。
子夏曰:“虽小道,必有可观者焉,致远恐泥,是以君子不为也。”
2.注疏已阅读并抄录。
3.【学习心得】
小道,指的是农圃医之类的百家之长。子夏是承认它们的合理性的。可是,风物长宜放眼量,从远处来看,就是行不通的小道了。所以君子谋道不谋食,忧道不忧贫。
或者与君子不器联系起来理解。只专注于一种特长或可衣食无忧,可是放到更高的一个层次来看这种小安,就会觉得:博学多能从另一个系统看问题或许会更好。

【20151012论语日课│058胡志超】
1.论语一则已诵读10遍。 子曰:“《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
2.注疏已阅读并抄录。
3.【学习心得】孔子在这则语录里提出了 “乐而不淫,哀而不伤”的说法,这是要求音乐的中和之美,是儒家传统雅乐的美学特征。

【20151012论语日课84|刘婷婷】
1、论语一则已诵读10遍。子曰:“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
2、注疏已阅读并抄录
3、心得。
        这一则从文字上来看不难理解,父母尚在,不要去远处游历,即使远游,也一定要把方位告知父母。这是儒家一贯宣扬的孝顺之道,除了要照顾父母的日常事务之外,更重要的是照顾父母的感情、不让他们担忧。所以不提倡远游,更不提倡不告知父母、让父母忧心的远游。
       从文字上不难理解,但是从实践上还是有一些困难。从古至今,子女为了前程,总可能会离开父母身边的。特别是经济发达、人口迁移变得更加自由的现今,多少人背井离乡在外打拼!在照顾父母和改善物质生活、或者实现理想之间,更难达到两全其美。那么退一步来看,“不远游”这一条做不到的时候,至少做到“游必有方”:常常和父母联系,让父母能够少一些担心。不过,在一定的条件下,还是多考虑一下照顾父母。对物质生活的追求是没有尽头的,但是和父母在一起的时间却非常有限的。不要等到来不及的时候才感叹“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

【20151012论语日课062│金藏玉】 1.论语一则已诵读10遍。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2.注疏已阅读。 孔子说:“到了寒冷的季节,才知道松柏是最后凋谢的。”
3.【学习心得】松柏是能够经历严寒考验的,就像人一样,也要能够经受住各种考验而不改变自己的本色,不会因为外界的变化而使自己的本性迷失。从识人角度理解,我觉得有种“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的感觉。

【20151012论语日课014│赵栋奎】 
1.论语一则已诵读10遍。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2.注疏已阅读。孔子说:“君子,饮食不求饱足,居住不要求舒适,对工作勤劳敏捷,说话却小心谨慎,到有道的人那里去匡正自己,这样可以说是好学了。”
  3.【学习心得】在《论语》中,君子是一个无法绕过的词汇,我自己曾将君子分为三个境界:坦荡本真不失自我、知理守信端正自我、家国社稷超越自我。在此则中,强调的是君子的品德。首先在物质上不能追求奢华,不能为了柴米油盐、安家立命而违背了自己做人的准则,不能为社会为他人引致负能量,这就是所谓的“食无求饱,居无求安”,原因就是孔子认为,除了食物、住所,义和尊严更重要;其次,在思想方面,更不能放松自己,而应当保持好学的心态。勤勉工作、谨慎言行、从善如流、闻过则喜,以此来磨砺自身的君子品德。
当然,在余华的《活着》中,有一句名言,人生最大的信仰,就是活着!那么与此则论语相比,是否就有相悖之处。我个人认为,其实并不冲突。孔子的思想中,其实是有等级观念的,当然,此种等级并不是以家庭出身二而评价标准的,更多的是因为道德品质修养。所以,孔子的此则《论语》,实则是对于芸芸众生的一次升华,一次期盼。虽有阶级局限性,但是对于我们修身养德,还是有很大的借鉴意义。
 敬请各位同志指教!

128#
 楼主| 发表于 2015年10月15日 22:16 | 只看该作者
论语日课(10月13日)摘录

【20151013论语日课063│金藏玉】
1.论语一则已诵读10遍。子曰:“可与共学,未可与适道;可与适道,未可与立;可与立,未可与权。”
2.注疏已阅读。孔子说:“可以一起学习的人,未必都能学到道;能够学到道的人,未必能够坚守道;能够坚守道的人,未必能够随机应变。”
3.【学习心得】孔子的这句话在解读平时人们读书学习的行为上很适用,一群人一同学习,同样的知识经过不同的脑袋思考,会得到不同的理解,能够理解,未必能够坚守,能够坚守,未必能够活学活用。但我觉得这句话远不仅在解释学习态度和学习效果上,“适道”、“立”、“权”真正串联起来,应该是天生的悟性和求道的本性。

【20151013论语日课067│崔九娟】 
1.论语一则已诵读。
【原文】子夏曰:“百工居肆以成其事,君子学以致其道。”19.7
2.注疏已阅读并抄录。
3.【学习心得】
三百六十行的工匠在作坊里完成自己的工作,君子致力于学习以实现道。不管是手艺还是道,都是需要实践学习来获得的。
百工者是器,是技术上的东西。君子不器,所以君子学以致其道。“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形而上的东西就是指道,既是指哲学方法,又是指思维活动。形而下则是指具体的,可以捉摸到的东西或器物。这样一来,百工者是形而下的,君子是形而上的。
我不知道形而上与形而下该怎样区别定义。如果是君子,整天说那些形而上的东西没有操作的经验实际的本领,也就不是我心中的君子了。我希望他是从实践到理论的君子,或者即便是从理论到实践的,他也是知行合一的。
 

【20151013论语日课│059胡志超】
1.论语一则已诵读10遍。哀公问社于宰我。宰我对曰:“夏后氏以松,殷人以柏,周人以栗,曰,使民战栗。”子闻之,曰:“成事不说,遂事不谏,既往不咎。”
2.注疏已阅读并抄录。
3.【学习心得】孔子听悉哀公与宰我此一问答,便说:「成事不说。」凡事已成定局,就不必说了。此指哀公失政而言。三家专权的局势,形成已久,再说无用,故不需说。「遂事不谏。」遂事,是指三家已经遂心成事。宰我今对哀公进谏,为时已晚,不如不谏。「既往不咎。」既往,是指宰我对哀公之言,虽不适当,然而已经说出,孔子亦不追咎宰我了,故云不咎。

【20151013论语日课0154│赵栋奎】 1.论语一则已诵读10遍。子贡曰:“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子贡曰:《诗》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谓与?”子曰:“赐也!始可与言《诗》已矣,告诸往而知来者。”
2.注疏已阅读。子贡说:“贫穷而能不谄媚,富有而能不骄傲自大,怎么样?”孔子说:“这也算可以了。但是还不如虽贫穷却乐于道,虽富裕而又好礼之人。”子贡说:“《诗》上说,‘要像对待骨、角、象牙、玉石一样,切磋它,琢磨它’,就是讲的这个意思吧?”孔子说:“赐呀,你能从我已经讲过的话中领会到我还没有说到的意思,举一反三,我可以同你谈论《诗》了。”
  3.【学习心得】对于这则《论语》的理解,或许比较突兀,仅仅从字面上来解释,看似了然,却总感觉有些艰涩。但是我觉得,如果以孟子的那句“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作为注脚的话,就会一以贯之了。结合当时的生活环境,是春秋无义战、是高山为谷深谷为陵、是暴尸荒野千里无鸡鸣,所以,孟子认为,只有具有坚定的信念,不为荣华富贵所诱惑,不为贫贱困苦所改变,不为威胁暴力所屈服,这样的人才称得起大丈夫。孔子才会希望他的弟子及所有的人们贫而乐道、富而好礼的理想境界。贫而乐道,并不是说就是浑浑噩噩、蹉跎岁月,而是要求他们不为艰苦的生活所折服,继续保持自己追求大道、追求真理的热情;富而好礼,其实并不是说有钱之后就要惺惺作态、假装出一副菩萨心肠,而是不被荣华富贵所诱惑,保持自己的“心爵”,不要丧失自我。这样解释的话,孔子的要求不正是孟子的“大丈夫”的标准吗?如果再深层次理解,孔子、孟子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思想?归根到底,还是仁政社会嘛,不分个人社会地位,以礼为社会规则,以追求真理为人生理想,这样的社会怎么会有征战杀伐、暴力血腥?
对于后半句,我个人感觉是子贡和孔子关于如何动心忍性、成为“大丈夫”的模式探讨。就是那句名言“如切如磋,如琢如磨”。与之相对应的那句不正是“艰难困苦,玉汝于成”嘛,其实就是坚持自我修炼,自我磨砺。在这则《论语》中,其实有个隐含的小问题。那就是几乎后人都理解为这句话是孔子对于子贡举一反三、融会贯通的表扬,但是却忽略了“可与言《诗》”?我查询了资料,没有太深入的解释。我个人认为,结合孔子那句“不知《诗》,无以言”就很好解释了。正所谓诗以言志嘛,这个至不就是志向,不就是格局吗?换句话说,心中没有宏图大志的人是不可能讲出诗一般的语言的。举例而言,主席那首《沁园村 雪》,当时是在重庆与蒋介石会谈时所做,据说为了压过主席的风头,蒋介石集合了当时好多文人要写诗超越主席,最终还是铩羽而归,为何?这其实就是志向、格局的差异,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孔子通过话语了解了子贡的已经明晰了“大丈夫”的志向,才觉得可以和他谈论《诗》吧。
敬请各位同志指教!

【20151013论语日课85|刘婷婷】
1、论语一则已诵读10遍。子曰:“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子曰:“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懼。”
2、注疏已阅读并抄录
3、心得。
        在“父母在不远游”之后,又出现了“三年无改于父之道”这则。在《学而》篇,这一则的全文是“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这里再出现一遍就不再多解释含义了。
       “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懼。”要知道父母的年纪,一方面为父母已经平安顺遂得享寿年而高兴,另一方面也是对自己的一种提醒,父母年纪渐大、要时刻珍惜还能有的相处时光。这几天的这几则论语内容,总是挺戳中人的心扉的。有时候不去客观地看时光的流逝,总以为还有长长的岁月,谁知就会被突然的事件打破幸福的时光呢?聚与散,似乎冥冥中自有分定。喜悦与恐惧交加,是人生的滋味。与父母相处,承欢膝下,早得晚不得,希望大家都能尽早珍惜。

129#
 楼主| 发表于 2015年10月15日 22:20 | 只看该作者
论语日课(10月14日)摘录


【20151014论语日课│060胡志超】
1.论语一则已诵读10遍。子曰:“管仲之器小哉!”或曰:“管仲俭乎?”曰:“管氏有三归,官事不摄,焉得俭?”“然则管仲知礼乎?”曰:“邦君树塞门,管氏亦树塞门。邦君为两君之好,有反坫,管氏亦有反坫。管氏而知礼,孰不知礼?”
2.注疏已阅读并抄录。
3.【学习心得】孔子对管子的功业很是赞叹,但也对管子提出了批评,认为他虽帮助齐桓公成就霸业,却未能引领桓公走入王道,孔子心目中完美的治世通才是要有更大格局,管子死后100多年孔子出生,在孔子心中管子应属于有治世之才但无济世之德。

20151014论语日课016│赵栋奎】 1.论语一则已诵读10遍。子曰:“不患人之不已知,患不知人也。”
2.注疏已阅读。孔子说:“不怕别人不了解自己,只怕自己不了解别人。”
3.【学习心得】每每读到这则《论语》,便不由自主钦佩孔子那豁达的心胸、和坦荡的魄力!《孟子·公孙丑下》中层曾有孟子的一句名言“如欲平治天下,当今之世,舍我其谁也?”,这种魄力和胸怀不正是和孔子的思想一脉相传吗?
不需要担心别人不了解自己,原因是我自己有的能力自己知道,君子务本,没有必要因为误会与人辩解,正所谓“事实胜于雄辩”,就是这个道理。我的能力就是我最好的通行证。在席慕容的演讲《成吉思汗与世界》中,她曾经有提到“伟人,从来不在乎别人怎么说,他只服从于自己的信仰,那就是高高在上的腾格里苍天!”这句话,为此则前半句作为注释。
那么孔子为什么担心自己不了解别人呢?我个人认为,可能有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孔子的偶像是周公,他的理想也就是以周公之礼来治天下,而这种礼是需要区分社会阶层的,正所谓“礼不下庶人”,所以,就需要了解别人的真实的身份,以便于以礼相待;其次,孔子讲究因材施教,更需要依据对别人的了解来对其进行教育、引导;第三,孔子很强调环境的作用,我们常说“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所以,更需要了解别人,及时近君子远小人,以便更好地提高自己的道德修养。这句话,也为浮躁如我的年轻人,起到了醍醐灌顶的作用。
敬请各位同志指教!

【20151014论语日课064│金藏玉】 1.论语一则已诵读10遍。孔子于乡党,恂恂如也,似不能言者。其在宗庙、朝廷,便便言,唯谨尔。
2.注疏已阅读。孔子在本乡的地方上显得很温和恭敬,像是不会说话的样子。但他在宗庙里、朝廷上,却很善于言辞,只是说得比较谨慎而已。
3.【学习心得】俗话说到什么山头唱什么歌,孔子在不同的地方表现不一样,说明他的“德”过人之处,既不会让平民老百姓觉得他高不可攀,也不会让朝堂上达官贵族觉得他粗鄙无礼、乡野市民。孔子在做事修身上真心真心值得我们好好学习。

【20151014论语日课86|刘婷婷】
1、论语一则已诵读10遍。子曰:“古者言之不出,耻躬之不逮也。”
2、注疏已阅读并抄录
3、心得。
       孔子说,原来的人不愿意轻易地说出些什么,是因为会对自己无法实践所说的话而感到羞耻。孔子一贯提倡的是“先行其言而后从之”“敏于事而讷于言”。希望大家能够言行一致、言出必行,而不是空口许诺,到头来不落实到实际中。在孔子而言,都说“古者”,意味着与孔子同时代的“今人”都缺少这种品质。
        想想那个时候,苏秦、张仪这类口若悬河、信口雌黄的纵横家正在各国施展“才华”,大受欢迎,就知道当时的人所崇尚的绝对不是“讷于言”的风格。可是要知道言语上的华丽,终究只是浮于表面,一定要考察在言语之外,这个人的行动是怎样的,才能真正认识一个人。而对于我们自己来说,绝对不要因为一时的“好面子”就夸夸其谈,一定要评估自己的能力,让言行一致。


【20151015论语日课066│金藏玉】
1.论语一则已诵读10遍。朝,与下大夫言,侃侃如也;与上大夫言,訚訚如也。君在,踧踖如也,与与如也。
2.注疏已阅读。孔子在上朝的时候,(国君还没有到来,)同下大夫说话,温和而快乐的样子;同上大夫说话,正直而公正的样子;国君已经来了,恭敬而心中不安的样子,但又仪态适中。
3.【学习心得】这则跟上一则说明的是同一个问题,这一则更偏重于孔子对待高于或等于他自身阶层的人的态度和行为表现。行为能够反映一个人的内心,孔子对待他们自然也不相同,表现的不同说明孔子内心中对于礼教的尊重与看重。

【20151015论语日课│061胡志超】
1.论语一则已诵读10遍。 子语鲁大师乐,曰:“乐其可知也:始作,翕如也;从之一,纯如也,皦如也,绎如也,以成。”
2.注疏已阅读并抄录。
3.【学习心得】孔子所处时期的鲁国,国势已经衰微了,音乐也开始颓废,掌管音乐的官吏也大多不尽职。所以孔子对当时掌管音乐的官员讲解作乐的道理,说:你是管音乐的,一定知道音乐的节奏,然后才能作乐,如今先王的音乐还没有完全失传,还可以探得从开始到结束的条理。

【20151015论语日课017│赵栋奎】 1.论语一则已诵读10遍。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2.注疏已阅读。孔子说:“(周君)以道德教化来治理政事,就会像北极星那样,自己居于一定的方位,而群星都会环绕在它的周围。”
3.【学习心得】从今天起,我的《论语》学习,将会进入到《为政》篇,也即是说将会对于领导者具有更重要的参考价值。在此则注释中,有人专门增加周朝统治者作为主语,我认为是合适的。究其原因,一则,周公所制定的礼制,一直是周朝治国的指导思想,也是比较纯粹的指导思想,更是孔子仁政的理论渊源;其次,从秦朝之后,尽管依然有统治者标榜自己以德治国,但是,真正的形式是“外儒内法”,其实是法家的思想占有统治地位,儒家思想只是成为了愚众的工具;第三,孔子推崇的周公之制,也就是“以德之治”,所以,这是理解此则语录的前提性条件。
孔子认为,只要像周朝统治者那样,将仁德作为治理国家的指导思想,领导者就会像北极星一样,在自己的位置上得到众星的拱卫。我记得有个成语叫作“风行草偃”,意思和这句语录相似,是说领导者的思想如果得到民众认可,那么他的命令就会像吹过一阵风小草自然伏倒一样,得到民众的支持。但是,这则语录的理解,有一个问题是无法越过的,那就是,德政,具体该做何解释?
我认为,此德必须有高超的大力量大智慧才能得到。作为大力量,要兼顾社会各阶层的生存空间,生存利益,过分向大力量拥有人阶层倾斜,则次大力量阶层的利益会被剥夺,小力量阶层的利益就更不必说了。过分倾向小力量阶层倾斜,会引起大力量阶层和次大力量阶层的对抗和批评。掌握这个平衡点,形成兼顾社会各阶层财富利益的,能够得到社会各阶层认可和接受的财富分配链,需要智慧,也需要仁德。决策制定者总是先考虑自己的利益,然后是自己所属阶层的利益。因此决策制定者中,各阶层的人都需要,如果工人农民商贩阶层中没有人进入决策制定者的行列和圈子,则这个阶层在社会财富分配链中除了吃亏还是吃亏。一些有远见的大力量者总是力图在决策特别是财富分配决策中说服相应人员,不要太偏向某一个阶层或某些阶层,尽量使财富分配决策平衡合理。
也即是说,统治者自己为人,更要使得他人为人。在自己力所能及的前提下,逐步实现社会民众的马斯洛需求阶层理论金字塔。即,逐步满足民众的生理需求(解决温饱)、安全需求(稳定社会秩序)、社交需求(和睦人际关系)、尊重的需求(提高幸福指数)、自我实现的需求(实现共同中国梦)!这样的领导者,才可以算作以德治国,进而像北极星一样,被民众拥护吧?
敬请各位同志指教!



【20151014论语日课068│崔九娟】 
1.论语一则已诵读。
【原文】子贡曰:“纣之不善,不如是之甚也。是以君子恶居下流,天下之恶皆归焉。”
19.20
2.注疏已阅读并抄录。
3.【学习心得】
我们提到商纣王,给他的标签基本都是昏庸无道、暴君,就跟很多人提到杨广的时候是一样的。可是实际上虽然他们确实做了很多坏事,可是也没有那么多。可是大概是因为他们迫害百姓,对百姓无德无功,所以那别的罪名也加在他们头上了。
这也是为人的难处吧。一件事做不好,大家就会挑剔出你的万般不好,用居于下流所适用的标签来评价你。辩证客观看人看事并不容易。
 
 
【20151015论语日课069│崔九娟】 
1.论语一则已诵读。
【原文】子贡曰:“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食焉:过也,人皆见之;更也,人皆仰之。”19.21
2.注疏已阅读并抄录。
3.【学习心得】
知错能改,善莫大焉。过则勿惮改。
首先,君子即便犯错也不会掩掩藏藏,光明磊落不怕被人看见。而“小人之过也必文”。
再者,君子犯错即会更改,很多人并不能够做到知错就改。

130#
 楼主| 发表于 2015年10月18日 21:14 | 只看该作者
论语日课(10月16日)摘录



【20151015论语日课87|刘婷婷】
1、论语一则已诵读10遍。子曰:“以约失之者鲜矣。”
2、注疏已阅读并抄录
3、心得。
        “约”字不太好理解,如果用论语出现过的语境,大概有两种意思。“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约”的意思就是比较节俭的状态。“博学于文,约之以礼”,“约”的意思就是用礼节来约束、不放纵。
        两种意思,其实都指向了同一种倾向:有所限制和节制、不过分追求。在物质上,不奢侈享受,以简约为主;与人交往上,不过分亲昵、也不鲁莽,有礼有节。以这种分寸感来面对生活中的一切,才是最恰当的方式,这是儒家所提倡的。在青年的时候,大都喜欢热热闹闹烈火烹油、鲜花着锦般的华丽生活,年岁渐长,才发现细水长流才是生命最悠然的姿态。懂得分寸和节制了,也是一个人精神成长的标志吧。


【20151016论语日课│062胡志超】
1.论语一则已诵读10遍。仪封人请见,曰:“君子之至于斯也,吾未尝不得见也。”从者见之。出曰:“二三子何患于丧乎?天下之无道也久矣,天将以夫子为木铎。”
2.注疏已阅读并抄录。
3.【学习心得】孔子在他所处的那个时代,已经是十分有影响的人,尤其是在礼制方面,信服孔子的人很多,仪封人便是其中之一。他在见孔子之后,就认为上天将以孔夫子为圣人号令天下,可见对孔子的佩服。

【20151016论语日课070│崔九娟】 
1.论语一则已诵读。
【原文】
子张问于孔子曰:“何如斯可以从政矣?”子曰:“尊五美,屏四恶,斯可以从政矣。”子张曰:“何谓五美?”子曰:“君子惠而不费,劳而不怨,欲而不贪,泰而不骄,威而不猛。”子张曰:“何谓惠而不费?”子曰:“因民之所利而利之,斯不亦惠而不费乎?择可劳而劳之,又准怨?欲仁而得仁,又焉贪?君子无众寡,无小大,无敢慢,斯不亦泰而不骄乎?君子正其衣冠,尊其瞻视,俨然人望而畏之,斯不亦威而不猛乎?”子张曰:“何谓四恶?”子曰:“不教而杀谓之虐;不戒视成谓之暴;慢令致期谓之贼;犹之与人也,出纳之吝谓之有司。”
20.2
2.注疏已阅读并抄录。
3.【学习心得】
君子要做到:使百姓得到好处,自己却无所耗费(还是破费?);安排劳役,百姓却不怨恨;有欲望,而不贪图财利;安舒矜持,而不骄傲放肆;庄重威严,而不凶猛。”这是君子五美。君子外在表现为:正其衣冠,尊其瞻视,俨然人望而畏之。
不教而杀、不戒视成、慢令致期和出纳之吝是君子四恶。
为政的君子要做到上面这些。反映了孔子为政以德的主张。
 
 
【20151016论语日课070│崔九娟】 
1.论语一则已诵读。
【原文】
子曰:“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也;不知礼,无以立也;不知言,无以知人也。” 
2.注疏已阅读并抄录。
3.【学习心得】
不懂得命运,就没有办法当君子;不知道礼制,就没有办法在社会立足;不能洞察语言,就没有办法判断人。子曰“五十而知天命”, 此外在《季氏十六》里孔子说“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小人不知天命而不畏也,狎大人,侮圣人之言 。”可是,命指的是什么呢?
 
 

【20151015论语日课017│赵栋奎】
 1.论语一则已诵读10遍。子曰:“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2.注疏已阅读。孔子说:“《诗经》三百篇,可以用一句话来概括它,就是‘思想纯正’。” 
3.【学习心得】 要理解这则语录,我感觉有一个问题必须澄清,那就是这则语录为什么会被收录到“为政篇”,主要给决策者看呢?要理解这个问题,需要从以下三个方面去明晰:
     第一,《诗经》,怎么成书的?各地方、各国家、各时代,每个人内心的思想感情,有时候是不可对人说,而用文字记下来,后来又慢慢的流传开了。孔子把许多资料收集起来,因为它代表了人的思想,可以从中知道社会的趋势到了什么程度,为什么人们要发牢骚?“其所由来者渐矣!”总有个原因的。这个原因要找也不简单,所以孔子把诗集中起来,其中有的可以流传,有的不能流传,必须删掉,所以叫做删诗书,定礼乐。他把中国文化,集中其大成,作一个编辑的工作。对于诗的部分,上下几百年,地区包括那么广,他集中了以后,删除了一部分,精选编出来代表作品三百篇,就是现在流传下来的《诗经》。《诗经》正是用来表现“发於真情而又合乎理性”的精神的,目的是疏通和引导人情而不至於走向邪恶,其中有正面的引导,也有对邪恶的讥刺,所以说“思无邪”。也就是说,《诗经》的成书过程之中,孔子应当是搜集者,而并非作者。我们自然无法要求孔老夫子能有超越时代局限性的觉悟,他删减的标准应当是和当时的道德标准相一致的,或者说是和主流思想相一致的,“思无邪”应当是被当时包括统治阶级在内的人所接受,或者起码是不排斥的。
第二,思无邪的真正价值是什么?以现在的话来说,一切政治问题、社会问题只是思想问题。孔子评价《关雎》是“乐而不淫,哀而不伤”也即是说,欢乐有节制,悲哀不悲伤,其实正是人之常情,毕竟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食色性也,没有人能够改变基本的自然规律,关键是要如何去把握、如果统治者逆规律而为,其实就是逆天命而为,自然不会有好的结果。所以,为政者制定国家政策之时,不能够独断专行,应当“思无邪”,即思想上纯正,应当理解普通民众的心理需求,不能有偏颇,也只有这样才能够实现自己的长治久安!
最后,孔子编《诗经》的目的是什么?《诗经》的内容,无论其为孝子忠臣,怨男愁女,其言皆出于至情流溢,直写衷曲,毫无伪托虚假,此即所谓诗言志,乃三百篇所同。所以,孔子举此言以包盖其大义。诗人性情千古如照,故学于诗而可以兴观群怨。人活着就有思想,凡是思想一定有问题,没有问题就不会思想,孔子的“思无邪”就是对此而言。人的思想一定有问题,不经过文化的教育,不经过严正的教育,不会走上正道,所以他说整理诗三百篇的宗旨,就为了“思无邪”。
敬请各位同志指教!

【20151016论语日课067│金藏玉】
1.论语一则已诵读10遍。祭于公,不宿肉,祭肉不出三日。出三日,不食之矣。
2.注疏已阅读。孔子参加国君祭祀典礼时分到的肉,不能留到第二天。祭祀用过的肉不超过三天。超过三天,就不吃了。
3.【学习心得】祭祀用过的肉放到第三天就不新鲜了,吃了有害身体。这不仅仅是对吃食的仔细,也是对“礼”的遵循。

 【20151016论语日课88|刘婷婷】
1、论语一则已诵读10遍。子曰:“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2、注疏已阅读并抄录
3、心得。
        言语上的许诺和计划总是容易的,落实到行动上总是困难的,这应该是人类的通病。要做君子,就要克服常人的倾向,要求自己在说话的时候约束自己不要轻易许诺,在行动的时候迅速落实。但是这并不是要求大家完全“只做不说”,言语上的沟通与表述,是不可或缺的。
        想像一个领导者,如果只埋头自己做,而不通过语言表述自己的愿景和目的,怎么能够带动大家一起呢?说,要说得少一点、切实一点;做,要做得快一点、扎实一点。用自我约束力,克服想要轻易许诺的倾向和拖沓不行动的倾向,让“说”和“做”的节奏匹配起来,相得益彰。
       在有的时候“少说多做”;有的时候“边说边做”,这中间的节奏其实很重要。找到节奏,因时因地制宜,找到最恰当的处事方式,才是真正的“极高明而道中庸”。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和君咨询 | 和君商学院 ( 京ICP备06033816号

GMT+8, 2024年11月23日 10:52 , Processed in 0.139669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