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君咨询 | 和君商学院

 找回密码
 实名注册
搜索
楼主: 闫家强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经典研习】|弟子规组|第十四周(10.19-10.25):《细讲弟子规》第二十九讲、第三十.

[复制链接]
21#
发表于 2015年8月23日 09:50 | 只看该作者
这次看弟子规,留意了一个词,心意,心意最重要,在你困难的时候,遇到的心意是相对容易发现的,但是在正常情况下,心意就靠不住了,兴许你都没有往这方面想,这时候,我们就需要真诚,真诚和心意就像两兄弟,对父母,子女,兄弟,先生跟太太,老师都要有正心诚意。人是社会性的,我们的一举一动都会受到影响,我们尽可能地用好的方面影响到他人,世界才会进步。有人说,事情随着朝代的不同,地域的不同有很多差别,不能脱离实际,可我觉得,我们的愿景都是一致的,谁不喜欢进步的人呢~除了嫉妒哈
22#
发表于 2015年8月23日 10:42 | 只看该作者
君子有九思:视思明,听思聪,色思温,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问,忿思难,见得思义。没参加小聚,我就说说我自己对国学的理解吧,总而言之是回归国学的根本,一是回归到最本质的人的培养上,当下领会最多的是,一个项目是否成功,项目本身是一方面,做项目的人也很重要。二是回归到国学教育的传统上,只有通过教学,才能培养人才,教育是国学的真正的核心竞争力,三是回归到对核心价值观的坚守,现在的社会面临的选择很多,克服浮躁,平心静气地思考,才能让学生受益。国学研究的另一方面是要有前瞻性,了解国学不是了解几千年前的东西,是了解如何为人处事,讲方法的。
23#
发表于 2015年8月23日 20:48 | 只看该作者
【每日弟子规】张家铭 主题:惜时。【原文】朝起早。夜眠迟。老易至,惜此时。在《细讲弟子规》中,这段话在第二十一讲“自我管理与做事能力的训练”讲解,讲生活须有规律,同时要珍惜时间。我理解这段话在生活中运用,应有以下三个层面,一是我们大人应警醒,是否在过去有不好的习惯、浪费很多时间,如有,哪些是可以改变的,从自身改变开始才可能影响到身边的其他人;二是应让孩子认识到生活规律和珍惜时间的重要性,从小养成好习惯;三是在我们与孩子之间,应建立有效沟通和影响的方式,对其产生正面影响而不是逆反或不利影响。言传身教最重要,改变从自身开始!
六届济南闫家强:惜时进一步应用,不仅要珍惜自己的时间,也要珍惜别人的时间,生活方面的守时,工作方面的流程化,都是相伴生的行为。
24#
发表于 2015年8月25日 23:51 | 只看该作者
看看书,总会发现自己的一些问题,也可以追根溯源找到原因,现在遇到的问题是,在知道如何做是好的的前提下,这些小毛病时候要改正?和怎么改正?如果知道了这些毛病,在新的环境下我们自然可以做到最好,但是对于以往的环境呢?有时候我会认为,对于以往的习惯既然已经成型,我们最好是相互遵守。最印象深刻的是奥利奥说中国大陆人发展出了世界上最善变的口味之一,外国人可能希望放学后吃到妈妈给他们的同样口味的饼干和牛奶,但中国人希望每天都有新花样。同样印象深刻的还有北京现代出的几款高端车型,事实上消费者并不为此买单,他们宁可用同样的价格买一个奔驰之类的高端品牌的车型。当然这些都是商业上遇到的问题,他们比较容易解决。
25#
发表于 2015年8月26日 18:31 | 只看该作者
看了很多古时候的故事,讲夫妻、父子、兄弟之间,一方如何帮助另一方改掉坏毛病,树立好德行的。总结起来无非这么几点。存好心,这个很重要,至于原因,我只能说,要不就改写历史啦。人情练达,用好的方法,这个应该是重点,有时候方法不对,用了,别人不停,我们自己恼羞成怒,反而后悔和埋怨。这是古时候的事情和方法,对于我们现代人来说,可能会再加一条,是否有时间帮助父母、父子、兄弟改善他们。说起来有些可笑,可不在一个生活环境的我们,的实际情况不就是这样吗?
26#
发表于 2015年8月27日 09:11 | 只看该作者
世事洞明皆学问 人情练达即文章!
27#
发表于 2015年9月4日 16:30 | 只看该作者
讲了三个布施,财、法、无畏,这原本是佛教词汇,但放在这里觉得很合适。我们是一个讲究道义的国度,话通过自己的口与别人的口里说出来,是完全不同的两种意思,事实上我们也一直是这样做的,比如经常见的托儿就是这样,有时候大家觉得冷场是因为没有托儿,但一旦知道有托儿的存在,我们讨论的内容又觉得缺少了点什么。大家都知道人多力量大,很多人可以完成一件大事,但是我们会发现,人一旦多到一定程度就会失去主观色彩,回归到大众思想上,这违背了我们的初衷。控制好一个合理的维度,范围,让小群体里的人和谐积极的发展尤为重要。
28#
发表于 2015年9月4日 17:51 | 只看该作者
今天的感受是即使我们身居高位,自己分内之事还是要亲力亲为,自己动手,不能因为工作上可以产生巨大价值,比如一分钟好几百万呢,来搪塞同伴。这也是我们做人的原则,我们的生活也正因为有这些时间价值的巨大变化而精彩纷呈。
29#
发表于 2015年9月10日 20:12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扎根教育●弟子规】--每日文摘 20150908
《弟子规》是中华传统文化一个家庭教育的课本。它是以圣贤之道,来指导我们的生活。目的是为了让我们人人通过学习圣贤的教诲,落实圣贤的教诲,获得幸福成功的人生,乃至于成圣成贤。我们知道,一个人的幸福成功,都要以道德品行作为根基,而道德品行最好的教材就是《弟子规》。许多人认为《弟子规》是小孩子学的,大人就不用学习了。实际上这是一种错误的观念,“弟子规”三个字  “规”是规矩,“弟子”是什么意思?是学生的意思。谁的学生?圣人的学生。《弟子规》是根据孔老夫子《论语·学而篇》第六条“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这句话,作为整篇的纲目来进行开解的。《弟子规》是孔老夫子要求他的学生们必须做到的。孔老夫子的学生颜回、子贡、子路、冉求都不是小孩子,他们都是成年人,都是大贤大德之人,都是力行《弟子规》的典范。我们想要做圣贤人的好弟子,就必须要在生活规范方面去扎根,而《弟子规》就是扎根的教育,是让我们能够得到幸福、成功的人生,成圣成贤的根基。因此男女老少,各行各业都要学习,也都应该落实到生活中去。
30#
发表于 2015年9月10日 20:13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扎根教育●弟子规】--每日文摘 20150909
(接9月8日每日文摘)
孔老夫子说他是述而不作,所叙述的都是古圣先贤之道,是转述前贤的教诲。首先要明了为什么孩子要学《弟子规》。《易经》上说:“蒙以养正圣功也。”“蒙”是童蒙。童蒙养正,在孩子幼年的时候培养他的正知正见,奠定德行的根基,这种教育是圣人的功业。因为祖国的未来就掌握在孩子的手里。如果一个孩子没有德行,纵然他有科学知识,将来必定会形成让社会混乱的一种力量。而且他越有科学知识,但是没有品行就越危险。社会上流传着这样一句话:“有才无德是毒品”,我们要培养的是有德、有才的好孩子。现在的社会普遍都强调功利、强调竞争,都以“利”作为行为的准则。如果这个事情有“利”,大家就趋之若鹜去做了。如果没“利”可图,大家就都不愿意干。久而久之在“利”面前,人们就会忘记了道义。

(接下来以钟茂森老师的亲身经历和茂森母亲如何教育茂森的故事为例说明学习弟子规的重要性)

记得小的时候,因为很爱邮票,所以也很喜欢集邮,邻居家的小孩也有这个爱好,我们两个就成了朋友。结果当我看到邻居家小孩的邮票都很珍贵,也很漂亮时,心里就起了贪念,想方设法要把对方的邮票骗到手。我的年龄比邻居的孩子大一些,也有一点口才,所以邻居家的小孩很听我的话。于是我就拿着自己那些普通的邮票,跟邻居家的小孩说多么多么的珍贵,说他的邮票其实并不珍贵、很普通,如果愿意我们可以交换。结果就这样把邻居家孩子的邮票,都骗到我的集邮本上了,把我的普通邮票都换给了他。大概过了一两个星期,邻居家孩子的父母就找到我们家来了。可能是邻居家的小孩把邮票册给他父母看了,父母看到之后大吃一惊,为什么珍贵的邮票都不见了,换成了普通邮票。一问之下,就把我这个骗局给问穿了,然后找到我的父母。我记得当时我的母亲看到我这样的一种行径,心里面非常沉重,她二话不说就把我骗来的所有邮票都还给了邻居,而且那些普通邮票也都不要了。当邻居父母走了以后,母亲就用一种很平淡,但是又很严厉的口吻对我说:“茂森,如果你要再发生这样的情形,我就要把你的这些邮票都烧掉了。因为我不想让你为了邮票,而道德品质堕落。”《弟子规》讲“德有伤,贻亲羞”,  虽然母亲只是讲了简简单单一两句话,可是自己就觉得非常的羞愧。我还算是有一个优点,听父母的话,“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于是就向父母保证,今后再也不会发生这样的情况,一定要做一个正直的人。这是我在小学时候发生的情况,自从那次父母给我教训以后,我再也不敢用这种欺骗的行为,来满足自己的欲望。父母有这样的教育意识,就可以帮助孩子保持在正道中。如果我的父母,在这种情况下纵容、包庇我的话,今天我就不能坐在这里跟大家谈《弟子规》了,那可能是一个道德堕落的人了。这种情况都是在孩子萌发出微小、不正念头的时候,就应该帮助孩子杜绝掉的。如果纵容、包庇,不能正确地引导孩子,将来可能会酿成人生的悲剧。因为在孩子心目中只有利、没有义,这是很危险的事情。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和君咨询 | 和君商学院 ( 京ICP备06033816号

GMT+8, 2024年10月24日 14:20 , Processed in 0.110928 second(s), 1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