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弟子规】-21、22讲内容提要-杨淑芬老师
【谨】
「谨」,它告诉我们自身这个态度,也是属于居家生活的一些细节,我们也要特别的留意。
【朝起早。夜眠迟。老易至。惜此时。】 这里就讲到人一定要珍惜光阴,我们都晓得「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早上起来,可以说精神最好,最抖擞的这个时段,所以一定要珍惜。古者他们对于子女非常重视,要早起。曾国藩曾经告诫他的子弟,在《曾文正公嘉言集》里头,他讲:要看一个家庭有没有兴盛,就看他的子弟是不是晏起?这个晏起就是起得很晚。他们是不是会早起?早起的家庭,我们感觉这个家庭是一个有朝气、有前途的家庭。如果子弟都睡得很晚,日照三竿,这个家恐怕就是没有家教。所以,古人很重视子弟要爱惜时间,爱惜光阴,早上就要早早起床。 所以这里讲『朝起早,夜眠迟』。在往昔我们可以说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古者晚上很晚睡,也不像我们现在几乎到半夜凌晨还在那里读书也好,做事也好。因为毕竟环境不同。以前教育子女它是这样子的,父母还没有睡的时候,为人子女的一定要等待父母都去睡了,然后他们目送父母就寝之后,把家里再打理,再看看,有没有门窗哪里没有关好,或者东西没有处理好,等检查一切没有安全顾虑之后,为人子女的再上床睡觉。早上在父母还没有起床的时候,为人子女就已经先起来问候父母。跟我们现代的情形恰恰相反。 此地也有人会误解,晚上很晚睡,早上又这么早起床,那不是睡眠不足吗?这里的用意就是说,我们如何先让父母安心的睡觉之后,为人子女再跟着睡觉。因为这样,如果万一父母有什么事情发生,不要说子女都已经跑去睡觉了,不晓得。所以这里告诉我们要仔细,先把父母安顿好之后,做子女的再睡觉。此地最主要的精神所在,就是告诉我们时光,不要睡得太久,时间很宝贵,今天过了,今天永远不再回来。如果永远存着拥有今天,有很多人不懂得珍惜,他认为每天都有今天,所以他可以为所欲为,可以睡得很晚。 也有很多家长,每到寒暑假的时候,他就让自己的子女睡得很晚。曾经这样问过学生:在暑假的时候,睡到十点的请举手?差不多有一半,睡到九点的也有一些,睡到八点的也不少,睡到七点的没有。睡到六点的有两个小朋友,是兄妹,他举手。我就问他说:全班只有你们两个表现最优秀,为什么你们这么早起?这个哥哥就回答说:没办法,是因为妈妈帮我们办了报名晨泳,所以五点多就被叫醒,六点就去学晨泳。原来是如此。 可见一般家长往往也忽略了,孩子在休假的时候,也让他们睡得这么晚。我们想一想看,如果早上六点多起床,七点多吃完饭,肯定他可以做很多事情,也可以学很多的才艺也好,也可以看很多书。每天你能多了两、三个钟头,一个暑假六十天,他所节省出来的这些时间,可以用在很多很好的地方。但是很多家长往往都忽略了,实在是相当的可惜。 『老易至,惜此时』。这里就讲到时光匆匆,人往往回头一看,已经好几十岁了。这个时候我们想到要努力已经来不及了,有道是「黑发不知勤学早,白发方悔读书迟」。所以为人父母的,孩子在很小的时候,我们就要记得要好好的教导他。 【晨必盥。兼漱口。便溺回。辄净手。】 这一条很多人从小父母就已经教得很好。早上起来,第一件事情就是要盥洗梳洗,把自己打理得乾净。刷牙漱口一定三餐都要做到,尤其晚上睡觉的时候,更要特别的一定要落实,才能保健牙齿。 『便溺回,辄净手』,几乎每一个小朋友在学校里头,老师都有教,父母从小也会教他们。所以这一点一般小朋友都已经可以落实,而且做得很好。 【冠必正。纽必结。袜与履。俱紧切。】 从这一条,我们从字面上可以看得出来,一个人的衣冠必须要整齐。整齐,不但自己看了欢喜,别人看了也会高兴。为什么?衣冠不整的话,给人感觉就是不懂得尊重自己,同时也是不尊重对方,可以说是失礼。所以从小,为人父母的就要特别注意到孩子的仪容。我们都晓得出门之前,一定要先照照镜子,从头到脚都要检查一遍,免得出门出糗了。我们也看到有一些朋友,他因为时间非常的匆忙,出门没有再端详一下,自己的这个衣服有没有扣好?鞋子有没有穿好?甚至袜子颜色不同,他因为一时匆忙没有注意到。所以,这一条就告诉我们,从头到脚衣冠一定要整齐。 『冠必正』,「冠」就是指我们戴帽子的时候,要特别注意有没有正。没有方正,戴得歪歪斜斜,可以说是轻率的感觉。所以这个「冠」,此地冠指正的,所指出的就是指我们戴帽子要戴得整齐。 『纽必结』,「纽」就是钮扣,没有钮扣的是拉链的,我们也要把它拉好。钮扣要扣紧,有时候我们钮扣松掉了,可能在半路掉了。所以,在平常的时候,我们也要检查自己的衣服,钮扣是不是有松的感觉;有松的话,应该把它缝好,免得穿出去之后不晓得掉在哪里。有时候参加重要的聚会,因为钮扣掉了而出糗了,这个都是很失礼的事情。所以平常我们对于自己的衣服、容貌要特别注意整齐,穿戴好整齐之后再出门,免得有很多状况,我们没有办法感觉的。 过去从事教学的时候,有时候看到学生家长匆匆忙忙来接小孩,有的甚至衣服穿反面,里头穿成外头,这都是因为一时的匆忙没有注意到。偶尔,我们如果一疏忽的话,也有可能把钮扣扣颠倒了,很奇怪的出门,等到一发觉自己这个窘态的话,已经为时已晚。尤其女众,我们女生出门的话,应该要特别注意,如果你的拉链是在后头,出门一定要摸摸看是不是有拉起来,是不是有扣好,因为在后头我们没有办法注意到。所以在出门之前,即使晚了一分钟,我们都要仔细的端详看一看,有没有哪里不整齐?不但自己出糗,这个对别人也是不尊重、不礼貌。 『袜与履』,袜就是指袜子,履就是鞋子。『俱紧切』,如果有鞋带的鞋子,应该要把它绑紧。袜子也要穿好,不能一脚高,一脚低,这样穿出去就非常没有礼貌。「切」就是要把它绑紧。「俱紧切」,「紧」要绑紧,要绑得牢。我们也看过很多人,上半身穿得非常的整齐,非常的端庄,非常的好看;可是你再仔细端详他的鞋子,你会觉得非常的不搭调。为什么?鞋子很脏。所以我们要出门之前,的的确确一定要注意自己的衣冠有没有整齐,穿戴是不是自己已经觉得整齐了再出门。这个整齐并不是要穿得非常的华丽,而是没有失礼于别人,自己也会懂得尊重自己。 袜子跟鞋子,我们也要督促子弟,袜子一定要拉好再穿出门。有的上面的这个口已经松掉,所以一脚高一脚低,也是很不礼貌的。平时做家长的也要懂得,也要经常注意孩子的仪容,是不是有穿戴得不整齐?如果不整齐的话,我们也要告知他,该扣的应该要扣得很好,不可以与人有邋遢的感觉。 人的容貌是我们第一眼所见面的第一个印象。不好的容貌,不好的仪表。不好的容貌没有关系,但是你有良好的仪态,你有整齐的穿着,也会让人觉得看起来很舒服,不会失礼于别人。曾经听到朋友这样讲,他们说办公室有人穿着很不得体,就是把家里的这种很轻便的衣服穿去上班。结果很多同学、很多同事很不以为然,为什么?因为办公室是一个比较庄严地方,我们不能为了自己方便,然后不懂得这种衣服的穿戴的重要性。所以,仪容的整齐也是一个人的威仪所表现出来的,我们要特别谨慎小心。我们再看下一条: 【置冠服。有定位。勿乱顿。致污秽。】 这里就讲到我们放置衣服的时候,一定要有固定的地方,不可以随便乱放。『勿乱顿』,这个「乱顿」就是随便摆置。『致污秽』,以致于衣服脏掉了。有很多小朋友,他即使到小学五六年级了,你要叫他自己整理自己的衣物,往往非常的困难。曾经在教学当中,也问了同学,会自己摺自己的制服的,请举手?往往都没有人。可见在家庭里头,父母也疏于教导自己的子弟如何摺叠自己的衣服。衣服自己会摆的,这样的小朋友也不多,大部分都还是家长替他来整理好。我们想从小如果对自己的衣物他没有办法料理,自己整理;长大之后,他习惯没有养成,就很容易没有办法自己料理自己的衣物,不能做到很整齐,这样也不好。 过去有一个朋友,我每一次看到她,她的衣服都常保如新。有一次看到她穿着一件非常好看的衣服,然后赞美她说:你今天穿的衣服很好看。她就说:这一套衣服已经十几年了!我就问她:你如何保养的。她就说到,她说她从小的时候,母亲就教育她要如何保存自己的衣服。要把衣服,分成春、夏、秋、冬,衣服都要会自己整理,而且要会摺叠,该挂好的、该收好的自己都要懂得。因为母亲从小就教她,母亲在做的时候都会叫她过来看,然后比较容易的就慢慢教她,样样她都会,会叠会摺。她说即使要换洗的衣服,母亲都要求她要摺好,放在篮子里头再去洗。所以她说从小因为得力于母亲的教诲,所以她的衣服都常保如新。她说也因为母亲这样教她,所以她教导她自己的小孩,喝完奶瓶,会把奶瓶放在固定的地方。即使才一岁多,她说也可以训练,也可以教导。 同时她说,母亲从小就会注意细节,她学到母亲的真传,她也告诉儿子。她说从小儿子每一次到医院打预防针的时候,其他的宝宝都哭得很大声,但是她会跟她的儿子讲说:宝宝,这个打针就是要让你快快的长得高,让你身体能健康。所以乖宝宝他就不怕痛,一点点痛没有什么关系。所以她这个小孩每一次打针,他都很勇敢,一点都没有哭叫声。由此可知,从小的家庭教育,从小小的一、两岁开始,做父母的千万不要错过教育他们的机会。 一个人,他能懂得料理自己的衣物,他会节省很多的时间。为什么?因为你懂得善用时间。一换下来的衣服,你就把它叠好,把它整理好,你就不可能堆置了一大堆。堆置了一大堆,不但衣服皱皱的不好看,同时对衣物的保存也会减低它的寿命。所以懂得整理衣物的人,他同时也应该很善于整理这个家庭,把家里会打扫得很乾净。过去这一个朋友,她就是如此,她很善于在很快的时间,就把家里整理好。后来我就赞美她:这个实在很难得,能向你学习。她很客气讲,她是得力于母亲小时候的教诲。可见家庭教育何其重要!我们再看第十五条: 【衣贵洁。不贵华。上循分。下称家。】 这一条也是前面第十四条的延伸,你能懂得整理自己的衣服之外,我们穿着更要得体。所以,这里就讲到穿着打扮不应该华丽。『贵洁』,最主要是在整齐乾净。 『不贵华』,不重视华丽,不重视流行。为什么?因为你重视流行,你要走在时代的尖端,你就要花很多钱,又要花很多心思去搭配,这些都有偏颇于奢侈跟浪费。有很多人他都会觉得衣服永远少一件。我曾经就问刚刚提到的这个朋友,我说为什么你每一次都穿得这么好看?她说母亲从小就给她一个观念,衣服你在打折的时候去买,买整套的,你穿衣服时间很短,一搭上去就是一套。你可以节省很多时间,你不用在那里搭配。只要端庄的衣服,我们一穿起来就会觉得很整齐、很好看。你再善于保养,你把它挂得好,把它挂得整齐,你穿起来不会皱皱的,你给人的感觉就是精神奕奕,非常的亮丽。 所以衣着给人的感觉也是非常的重要,得体与否。我们在出门之前也一定要看看,我们这样的穿着打扮是不是得宜。古人他们很重视衣着,所以才讲到『上循分,下称家』。这个上,还有下,有两个意思:如果你是长辈,你应该怎么穿?「循分」,应该按照你的年龄、按照你的地位来穿着,不可以穿得不得体。「下称家」,如果你对待晚辈,或者晚辈的穿着,我们也要注意。年纪小小的,他不能穿得太过老成,年纪大的人也不可以。我们在家里穿着,对子女也是一种教育作用。父母穿得不得体,儿子看起来会觉得父母怎么好像很邋遢一样。 所以,在此地特别要注意的是家庭主妇,往往都会觉得在家里没有关系,随便穿无所谓。殊不知,孩子从小就看到母亲的模样。母亲在家里如果不邋遢,穿得也不是太随便的话,从小子女就会觉得母亲相当的美丽,相当的雍容,相当的端庄。如果母亲在家里也随便穿着,头发随便梳一下,或者绑一下,这样的仪容打扮也会让子女觉得在心目中的母亲是一个不好看的妈妈。所以在此,做母亲的在家里,我们要树立良好的典范,在家里的穿着也要适当,更不要疏于打扮。 古人教导妇女要有四德,哪四德?妇德、妇容、妇言、妇功。其中就有一点叫妇容。我们对于自己的容貌要特别注意到,不要让人觉得在家里像黄脸婆一样,出门像一朵花,这样对子女的影响也很大。为什么?他们看不到母亲美的一面,这样对小孩来讲也不是很好的。 过去在教学的时候,曾经有一个小朋友他就问到我。他说:老师,你难道都没有漂亮的衣服吗?我一时很惊讶,因为他才五岁而已,为什么会这么注重我的穿着?因为每一次上课的时候,是上书法课,我很怕我的衣服被小朋友弄脏,几乎每一堂课,固定的一堂课都穿固定的衣服,所以学生看到老师就永远是那么一套。这个学生他因为每一次看到老师都是穿一样的,我就跟他讲说:老师不是没有衣服,是因为衣服经常被你们碰脏,所以才经常穿这样的衣服,是以免把好的衣服漂亮的衣服被你们碰脏了。但是想一想,就觉得我这样是错误的,于是后来只要有上课的时候,我都注意自己的仪容、自己的容貌、自己的衣着,也要让学生觉得老师每一次虽然有不同的衣着,但是也要让他觉得老师每一次耳目一新,精神奕奕。 所以被小朋友教了这一课之后,也特别注意到我们的仪容。非但是大人他们会注意到,连小小的五岁小女生,她们都会注意到大人的衣着。所以身为父母的,身为师长的,我们都要特别注意自己的仪容。尤其衣服不可以穿得太紧,或者太暴露,这些都不好,都是很失礼的。尤其女众方面,我们的穿着更应该特别的注意,适当的打扮给人会有很好的印象,人家第一次见面,一定会留下深刻的印象。如果穿着随便,与人感觉就不一样了。尤其有面对面试,或者参加重要的聚会的时候,我们尤其要特别注意仪容的整齐。 【对饮食。勿拣择。食适可。勿过则。】 这里就讲到饮食不可以挑剔。为什么?均衡的营养才有健康的身体。如果小孩从小他就会挑剔食物,孩子的发育就很难均衡。尤其现在孩子都生得很少,在家里几乎父母还没有动手,他就先吃。所以在饮食方面,在家人一起吃饭的时候,我们也要告诫自己的子女,父母还没有动手,长辈还没有用餐之前,晚辈肯定不可以动手先吃。 除此之外,孩子有挑食的习惯,更是从小就不应该让他养成。有一些习惯更差的,他会在菜肴里头翻来翻去,挑来挑去。也有很多父母,他因为疼自己的小孩,所以也会在里头专门挟他喜欢吃的,从小就特别爱他,把他喜欢吃的,在众人之前就翻挑给他吃,这个也是很不对的。为什么?他会看到父母这样做的话就是疼他,所以他将来如果认为这是正常的,只要你喜欢,你就可以这样挑。将来他长大到外头,就很容易有这种习惯毛病跑出来。 所以,从小不好的习惯,做父母的一定要谨慎小心,及时要给他制止。还有吃饭的时候,饮食的时候,声音太大声也不可以。除了吃饭不能吃过量,不能说他爱吃就尽量给他吃,吃了不节制,从小就胖嘟嘟的,这个也不好。『食适可,勿过则』,也就是说从小对孩子的饮食,我们也要告诫他要节制。不可以说今天饭菜好吃,就多吃;今天饭菜不好吃,不喜欢吃,他就少吃。从小养成他定时定量不挑食,这个孩子才能长得健康活泼,身体抵抗力才会增强。 我们也看到很多营养不良的小朋友,仔细一打听,我们看他的饮食几乎非常的挑食。因为挑食,得不到均衡的营养,所以才会感觉抵抗力不足,经常在生病。所以从饮食方面,为人父母的在家里,从小就要让孩子养成不挑食的习惯,饮食不过量的习惯。 小孩往往也会跟大人一道出去应酬,看到大人饮酒,有时候做父母的,看到青少年已经十来岁了,已经念了国中、高中了,往往也会斟一点酒给他喝。这也是不好的。在这里我们看到: 【年方少。勿饮酒。饮酒醉。最为丑。】 如果年纪轻轻,在少年的时候,他经常饮酒。我们晓得,酒喝多了会伤身。自古以来的酒,它是一种健康的食物,它不是平常给人喝着玩的。我们看以前的酒杯,它旁边有两个耳,高高的耳,你拿起来斟着喝的话,你大口就会碰到你的脸颊。所以,古人他喝酒是为了促进血液循环,他不是饮酒作乐。 我们晓得,现在人喝酒就不一样了!往往有牛饮的这种习惯,而酒后又经常乱性,酒后丑态百出。所以这里就告知,我们从小子弟在家里头,小小的年纪不要让他学会喝酒。大人喝酒,小孩在这个时候不宜给他喝,即使浅嚐也不应该。为什么?因为喝酒很容易上瘾,上瘾之后要戒除就很难。 我们晓得一旦有酒癖,他喜欢喝酒,我们知道很多家庭会破碎,往往不是酒,就是色,就是赌。所以,既然酒它的危害性有这么强,有这么高,做父母的不得不从小就要注意孩子他的饮食状况。尤其孩子出门,可能三五成群,他们就会去所谓的PUB。如果去这样的地方,回来之后,你闻到酒味,应该即时的制止。因为现在外面的诱惑力量太大了,一旦养成,后果不堪设想。 我们都知道『饮酒醉,最为丑』。我们看到酒醉之人,他的丑态是不堪入眼,同时也伤害到我们的身体。我们说「慎于始」,年纪轻轻的时候,做家长的在这一点也要特别的小心。尤其有些父母他对酒也有相当的嗜好,这个时候也要注意子女在旁的话,不应该饮酒过量,免得造成子女不良的影响。接下来我们再看第十六条: 【步从容。立端正。揖深圆。拜恭敬。】 『步从容』,就是我们走路的仪态。我们的姿势除了走路以外,我们站的姿势,坐的姿势,都要很从容不迫。什么叫从容不迫?就是很缓和,很端庄,很稳重。如果走路很急,很匆忙,我们晓得,这个人的性子肯定很急。这样的人给人感觉就会是没有耐性之人。长官看到你如此,他怎么可能会把重任托付于你?如果在家里性子很急,一定很容易与家人发生冲突。在外与朋友交往,如果你个性很急,也会得罪很多人。走路、说话、站立的姿势,都会让人觉得你很赶你很匆忙,这样都是不对的。 我们经常听到老一辈人教导我们,人,坐要有坐相,立也要有立相,走路也要有走路的仪容。但是我们看看今天的社会,这种教育已经很少。我们也看到有人走路,头向来就是低低的,就是往前冲。走路的神态,我们也可以感受出来,有的人走路的时候不经意,嘻嘻哈哈;有人站的时候也是很难看,坐的姿势也不好看,不端庄。这样都会给人没有礼貌、没有家教的感觉,也是不好的。 所以,「步从容,立端正」。从小在家里,我们如果看到子女、子弟,家里的子弟走路不好看,我们从小就要予以纠正,坐的姿态,站立的姿态,也都要特别引导他。一个人行得正,他就立得正。如果你连站都站不好,歪七扭八的,或者一付轻浮的样子,这都是很不好的。所以从小养成这样的习惯,就有待于父母好好的教诲。同时做父母的,你要为孩子树立良好的榜样,你走路时是不是也那么赶?那么急?如果你讲话也那么赶,走路也那么赶,子女肯定也是会跟你一样。所以,怎样教小孩?就从自身开始先做起。自己如果都不能以身作则,来要求子女的时候,恐怕没有办法达到教育的目的。 我们再看『揖深圆,拜恭敬』。「揖」,古人讲「打恭作揖」,这是很恭敬的一种礼节。以前的衣服袖子很长,所以打恭作揖怎样才标准?一定要圆,不能挤在胸口,一定是圆的。「圆」,也代表圆融,代表恭敬。我们现在不讲这样的礼节,而是打招呼。但是打招呼我们要发自内心,不要皮笑肉不笑,要发自内心的跟对方打招呼,从内心做出你的和颜笑容,一定会让对方感受到你是如此的尊敬他,跟他作礼。 『拜恭敬』,这个意思是指如果我们参加一些聚会,有礼拜的时候,我们在行拜的这个礼节,也要特别给人以恭敬的感觉。比如从电视上我们可以看到许多首长在参加一些祭典的时候,我们从电视画面可以感受到怎样的拜法,他与人是恭敬的。有的人头只有低一点点;有的人他的腰很软,他就会稍微再弯一点点。有的人拜的速度很快;有的人很缓和。你会觉得他真的是很恭敬的在礼拜。所以,这里也告诉我们「拜恭敬」。 凡是碰到祭拜的时候,我们一定要注意到,要用虔诚的心,拜也一定要把腰弯下去,代表我们用身体恭敬的向对方祭拜。譬如说祭拜的话,是对亡者的一种恭敬、一种礼仪、一种礼貌。从电视上我们也看过,很多人就是头轻轻的一点,很快动作就起来。虽然他没有感觉,但是我们从画面上可以感受到,好像是不恭敬的样子。所以,怎样是恭敬?我们可以试验看看,腰没有弯跟有弯,速度很快跟缓和,有很大的差别。旁人可以看得一清二楚,你有没有恭敬,你有没有从内心发出恭敬来。 就好像我们对长者行礼一样,像蜻蜓点水,我们就晓得不是真诚的恭敬。你能缓缓的把头配合着腰,轻轻的缓缓的点头,然后再抬头起来。如果你的腰没有弯跟有弯,相差很多,从旁人的眼光来看,你恭敬与否,在这个时候可以看得出来。 【勿践阈。勿跛倚。勿箕踞。勿摇髀。】 『勿』就是不可以,『践』就是践踏,『阈』就是门槛。过去我们的房子可以说大部分都是四合院,四合院里头,每个房间一入门都有门槛,因为要关木门,所以都有高高的门槛。我们现在房子的建筑结构大不同于以前,所以门槛已经很少见到了。可是在一些寺庙或者比较传统的建筑,它还是有门槛的。 以前的人,他会教育自己的子弟,碰到有门槛的地方,绝对不可以往上踏上去,然后再下来,一定是要跨过去才有礼貌。我们现在没有,如果我们去拜访别人,在进房门之前当他们家里外头有一个踏垫的时候,我们也要注意到我们的鞋子有没有脏掉。我们要在这个踏垫上踏一踏再走进去,就不会让人感觉你带了一些灰尘、脏的东西进来。因此,时代虽然不一样,但是我们可以互通它的精神所在。 什么是它的精神所在?就是要懂得礼节。也有很多人说礼节是吃人的,这完全是不正确的观念。我们与人相处都希望对方有礼貌,同理,对方也希望我们也遵守礼节,礼尚往来。所以,有节度的约束自己的行为是相当重要的。 「勿践阈」,我们现在即使没有门槛,但是如果有机会到寺庙里去,也要告诫子女,在这个时候千万不可以爬上去践踏,然后再跳下来,这都是很不礼貌的情形。 『勿跛倚』,跛还可以读成「必」,就是两只脚不同时的站立,就是站一只脚,一只脚斜放着。我们这样两只脚不能同时的着地,肯定身体会歪一边。所以,以前的人他就很重视,孩子很小就要注意自己的体态,自己的姿势。姿势不好看,不良的习惯,从小都要教好。所以这里讲的「勿跛倚」,就是身体不能经常的歪斜,或者靠在墙壁上。你靠在墙壁上与人讲话,是多么的没有礼貌! 所以,我们读到这样的字眼,我们想想,我们这一生当中,这个跛倚的情形可以说经常的发生。有时候会觉得先站一只脚,一只脚休息,或者靠在墙壁舒服一些。殊不知,给人个感觉是相当失礼的。 『勿箕踞,勿摇髀』。为人父母的更是经常犯。过去曾经有一个小朋友,他很小,大概五岁多,末学就教他《弟子规》。他读到「勿箕踞,勿摇髀」的时候,他就问我,什么叫「勿摇髀」?我就跟他讲,摇髀就是坐在椅子上面,把两只脚翘起来,然后大腿一直抖动。他说原来是如此。五岁的小朋友,当他会背《弟子规》的时候,他读到这里,问我这个是什么意思?他懂了之后,刚好隔不久他回到家里,看到他的父亲坐在沙发上面,翘起腿来,然后就在那里抖抖抖。小朋友一进门,他看到父亲这样,他就跟他讲:杨老师说「勿摇髀」,就是说坐的时候,大腿不能这样一直摇,这样是不好看的。结果爸爸笑得很开心,马上把两条腿摆好。由此可见,小孩子在还没有受到外界环境污染的时候,我们教他什么,他就会完全的吸收什么。他看到父亲这种举动,他就想到《弟子规》里头教我们「勿摇髀」。 什么叫「勿箕踞」?箕踞,就是这两条腿坐的时候张开的,像过去的畚箕一样。畚箕,因为它的弧度是这样出去的。所以,两条腿不能坐得像畚箕一样,开开的,很难看。尤其是女生,从小做母亲的、做父母的看到子女他的坐姿不良,我们要特别的注意,一定要予以纠正。不然等他习惯养成,这个姿态将来会经常出糗的。自己不晓得这种毛病习气,对于将来会有很大负面的影响。为什么?人家看你一副轻浮的样子,谁会喜欢你?对自己来讲,也会影响自己的声誉。无论是在声誉方面,在行仪方面,都得不到别人的敬重。所以「勿箕踞,勿摇髀」,可以说为人父母的,他不经意当中可能就会犯了。 也有很多人,他会认为《弟子规》就是教教家里的小孩。如果有这种心态的话,那就完全错误了。因为在教学的过程当中,很多学生会向我反应,他说:《弟子规》里头的我爸爸完全没有做到。老师在这里讲给他听,他觉得很好。回到家里,看到父母他们是这样的态度,他们就会怀疑到底爸爸的对,还是老师的对?所以,做父母的,当我们有这些习气毛病的时候,自己应该要及时的改正,不要让子女觉得父母都做不到,为什么我要这样做?这样就太可惜了。所以《弟子规》,不但子女我们要把他教好,做父母的更应该落实,这样才能以身作则好好的教育他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