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君咨询 | 和君商学院

 找回密码
 实名注册
搜索
楼主: 如蕤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每日分享】积少成多,积微成博

[复制链接]
41#
发表于 2015年7月6日 11:18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综合组 于 2015年7月7日 22:08 编辑

【每日分享】对上古天真篇中的健康生活的讨论(2015-07-05)
值日生:王岸如

【分享内容】
黄帝内经中有这样两段关于上古之人的健康生活方式的描述。
上古之人,其知道者, 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 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
虚邪贼风, 避之有时,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 病安从来。是以志闲而少欲,心安而不惧,形 劳而不倦,气从以顺,各从其欲,皆得所愿。 故美其食,任其服,乐其俗,高下不相慕,其 民故曰朴。是以嗜欲不能劳其目,淫邪不能惑其心,愚智贤不肖不惧于物,故合于道。所以能年皆度百岁
(不得不说内经的文字实在是非常的优美,真遗憾我们的中学文言文没有收录内经的片段。)
虽然现代人都很注重健康,但又过分依赖于现代医药,不能真正从调整生活方式开始。为什么会这样?如何才能让大家能接受“预防胜于治疗”并身体力行?

个人感想
1) 人们对短期效应更敏感;对长期效应则容易忽视。就像温水煮青蛙。健康由于生活习惯带来的恶化常常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所以现代的人们给自己找出各种理由为各种坏习惯辩护。
2)感觉只有通过各种宣传,包括中医的上工治未病,生病以后治疗的各种副作用,(事实上还有许多的慢性病没有根治手段,病人十分痛苦),来警示大家。我觉得中医的理念在预防方面是非常先进的。作为国学的一部分,值得推广和普及。

八届-王蕊-上海:@王岸如-旧金山 内经优美在文字,可它的推广障碍也在于文字的过于言简意赅
王岸如-旧金山:@八届-王蕊-上海 不过有些段落还是很值得背诵学习的
八届-王蕊-上海:想到一个思路,现在有很多古诗的字帖,也许内经的也可以做成字帖
八届-吴伊丽-武汉:@王岸如-旧金山 我觉得,生活方式是有家庭烙印的,父母要做好表率,这个是第一重要的。家庭以外,小孩子需要从外界便捷地知悉健康的生活方式是怎样的,形成一种内心的认同感,慢慢实践和调整,养心慎独。和君国学微信号可以是其中的一个窗口,比如可以有“国学与健康”这类栏目。
八届-王蕊-上海:@八届-吴伊丽-武汉 国学从娃娃抓起
42#
发表于 2015年7月7日 22:03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综合组 于 2015年7月7日 22:10 编辑

【每日分享】推背图(2015-7-3)
值日生:杨轲

相传一千三百多年以前,唐代贞观年间唐太宗李世民命当时著名的天文学家、数学家、易学家李淳风和一代相学宗师袁天罡推算大唐的国运,由于李淳风推演入神,一发不可收拾,竟推算到了唐以后中国两千多年的命运,直到袁天罡推他的背说道:“万万千千说不尽,不如推背去归休”,被誉为中华预言第一奇书的《推背图》便由此得名。《推背图》一共共有六十幅图像,每幅图像下面附有谶语和“颂曰”律诗一首,从唐朝一直推演到了未来的大同世界,由于其推演的准确,更使人们将其渲染成了东方神秘主义的代表作。说明:

1、《推背图》不是出自后人杜撰,而是一部了不起的易学著作。

2、《推背图》中所有的图像谶语和颂诗都是根据易经八卦演绎出来的,都可以在《周易》中找到依据。而周易本身就是一本“卜筮”之书,千年前的古人借它预测未来,因为古人认为未来是可知的。

3、《推背图》无一字一句一图一画不源于周易,《推背图》是象数易学的经典和图书易学的里程碑。

4、《推背图》不仅是两汉象数易学的终极,也是两宋图书易学的开端。

5、《推背图》是中国历史宿命论集大成者,它以天道推人道,演历史宿命论。

6、《推背图》作为中国历史宿命论的集大成者,作为传统的神学体系和国家学说,作为东方神秘主义的杰出代表作,理应成为思想史和哲学史研究领域的重要篇章。

7、《推背图》的历史宿命论体系充分肯定了人的创造力和能动意识,认为人在历史宿命论面前不是完全被动的,而是可以大有作为和积极的发挥主观能动性的。

8、《推背图》从盘古—唐—大同—永远这一发展模式来言说历史推演历史,从而构筑了其宏大的历史哲学和政治哲学理论体系。

9、《推背图》的预言以道家阴阳为开始,以儒家大同为结束,通过易学完美的塑造了其理论体系。

10、《推背图》是一部探索国家命运和人类命运的政治预言书,它在中国历史和人类历史进程方面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和参考价值。

11、《推背图》非常看好21世纪的中国,在《推背图》看来,二十一世纪的中国将孕育着一个伟大的时代。当下个世纪的人们回顾这个时代的时候就如同我们经常追忆唐朝一样,那样令人神往,那样辉煌灿烂,那样的一个有着包容世界气度的时代。二十一世纪的中国是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真正脱茧而出的中国,是各阶层各民族和解的中国,是公平正义的中国,是自由民主的中国,是中华文化伟大复兴的中国。

12、《推背图》中所描述的无城无府、无尔无我、天下一家的大同世界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这不仅是中华民族的理想,也是全人类的共同理想。

13、《推背图》中所描述的无城无府、无尔无我、天下一家的大同世界与马克思所描绘国家和阶级消亡的共产主义社会在本质上是相同的,所以共产主义最终是能够实现的。

14、《推背图》对人类历史大结局的描述是世界大同,这是一个极其美好的大结局,体现了作者对人类命运的终极关怀。

15、《推背图》最后一象第六十象所蕴含的寓意是极其深远的,因为作者将大同世界推向了永恒。
43#
发表于 2015年7月8日 08:51 | 只看该作者
【每日分享】道德经关于本体论的解读(2015-07-07)
值日生:周叶
【分享内容】
一、 总论
老子的《道德经》涵盖了极其丰富的内容,比如关于人的存在方式、宇宙论、矛盾论等等,但个人认为其最重要的内容乃对本体论的追问。实际上在这一时期,整个人类社会处于一种类似于婴孩时期的本真状态,对整个世界充满了好奇与疑问,想象力也极为丰富。相应也产生了对人类文明发展史影响极为深远的西方古希腊哲学以及东方诸子百家哲学,它们很多都对世界的本源问题进行了思考。如古希腊从泰勒斯把世界的本源归结于“水”开始,走上了一条追寻本源的漫漫长路。阿纳克西曼德提出了不确定的质,赫拉克利特提出了“火”等等,直到柏拉图了绝对理念,并由此开启了理性的时代。
老子里关于本体论的学说可谓集中体现在了第一章,之后的多章内容或是其内容的扩充或是对其的阐释。
二、第一章之解读
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此处的“道”和“名”,可以看做是事物的两种存在方式:本真的存在和处于与人相互作用关系中的存在。“道”是一种本真的存在,是存在之存在,即海德格尔所说的“此出—离的在”或“此在”;而“名”是有所指的概念,正所谓“名分”, 由“名”定“分”,有什么样的名就须尽什么样的分,名家所常说的“正名”就是这个意思。但这个“名分”的确定却不是人为任意的,而是符合一定的规律在长期历史中逐渐形成的。它是人对这个世界的言说,关于人思想的表达。实际上这种言说已经代表了人类对这个世界的认识与改造,但这种关系是说人与这个世界处于一种相互作用的感性对象性关系,也是一种本真的未被遮蔽的关系,它尽可能地呈现事物本身。“道”,即事物本身所天然具有的性质以及规律,而“名”,我们对这个世界的认知,虽然某种意义上存在着言说本身所具有的主观遮蔽,但其从本质上乃是以道为本,尽可能地接近道、呈现道本身,并且同时还符合了一定的历史规律与社会规律,因为“名”本身就是处于历史社会中的,是在历史规律下慢慢形成的。
这样的理解方式不是毫无根据的,一方面它是通过整篇文章的一致性而推导出来的,另一方面也是符合春秋战国时期的历史环境与那个时代人们所特有的特征的。春秋战国时期我国处于各诸侯势力互相割据对立的纷争局面,战乱不断,人民处于自然灾害与政治权利剥削的双重挤压下,生活于水深火热之中。而作为中国当时的知识分子,必然要对当政者与人民百姓的处世方式进行思考。老子从“道”入手,从事物本身所具有的性质入手,看到了道本身的规律,并由此看到了人及其行为在这个世界中对事物存在方式的影响。人们如果过多的对道本身进行干预,就会遮蔽道本身,甚至使得道反噬人类,因此我们要做的只是尽可能地呈现道。由此推及人本身,我们最好的生存方式就是呈现最本真的自身,而不是为多种欲望目的所驱动去有目的地改造自身,从而遮蔽了最初的那个存在本身。接下来我们会一一来说明。
“可道”、“可名”与“常道”、“常名”相对立。可道和可名是一种被遮蔽的道和名,如长江作为我们的母亲河,它本真的存在着,它的道乃是孕育生命,而随着人类“有为”的深入,它成为一个仅仅提供水力资源的载体,成为这样的一个可道;同样,近代牛顿力学提出的三维空间概念,它不是对事物本身存在的言说,而是建立在认识论基础上虚构出来的一个概念,并因此把人类带入了这个虚构的空间世界,显然这是与“名”本身相去甚远的。常即恒常,常道就是恒常的道,也即自在的道,未被遮蔽的那个道。常名也是那个未被遮蔽的名。
总之,道和名是事物本真存在的两种方式,道要求我们纯粹地去感受事物,而名要求我们尽力把事物澄明地呈现出来。二者实质上是统一的,统一于未被遮蔽的感性关系,也可以说统一于相互敞开澄明的关系。
“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该句原文是没有断句的,因此也造成了理解的困难。我们这里探讨两种断句方式:“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或“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对第一种而言,这里的“无”可以被理解为“常道”和“常名”,即未被遮蔽的,只是对自身的显现;“有”可以解释为“可道”和“可名”,是处于人主观活动下的道和名,与人发生相互作用。可这种解释方法有其自身矛盾的地方,无法完全地自圆其说:“无”是未被遮蔽的事物的存在,而“有”是被遮蔽的事物的存在,而被遮蔽的事物如何能成为万物之母,这就无法合理地得到解释。因此我们只有把“有”解释为一种感性的相互作用关系,一种未被遮蔽的感性对象性关系,自然即我,我即自然。可这就与“无”的意义有所重叠。除非“无”和“有”都是指事物的本真的存在,即“常道”和“常名”:无”是此出—离的在,是此在,与“道”相对应;而“有”则是处于与人相互作用的感性关系下的在,与“名”相对应。因为“无”,事物才得以存在,因为“有”,事物间发生了相互作用的感性对象性活动,从而使得新事物得以生成。因此,“无”为天地之始,“有”为万物之母。
而第二种断句方式就比较容易理解了。“名”并不是事物天然所有的,“无名”才是事物本身的存在状态。有了人,有了人与事物的相互作用关系,“有名”才成为可能,但也正是“有名”使得了事物的存在成为可能,因为任何事物都是在它的对象中存在的,没有对象就没有事物本身。比如说,我们所说的自然界实质上是人化的自然界,人类历史实质上是自然界转化为人化自然界的过程。没有人,纯粹的自然界本身是没有存在意义的,即没有名的物是没有存在意义的。没有人,就没有自然界。因而,可以这样说,道本身是不可被言说的,是“无名”,是事物存在的本真状态;而人与世界间相互作用的感性对象性关系的体现是“有名”,是现实世界之母,正因为“有名”,事物才得以存在和生成。
由此可以看到,这两种方式实际上也是统一的,无和有就如道和名一样,是事物本真存在的两种方式。至于无和有的关系论证,我们来看下文。
“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
“徼”,王弼注:“归终也。”因此“无”和“有”分别对应的就是始物和终物,可以认为始物就是那个此出—离的在,是处于敞开澄明状态的此在,而终物则是与人发生相互作用关系的生成之存在。
无论是对始物还是终物,我们都需要“观”。何谓“观”,观是一种感官活动。它意味着我们是无遮蔽地感受事物本身,而不是借助于各种工具借助于我们的理性思维去有目的地认识和改造事物。因为任何中介都会使得事物本身蒙上遮蔽的面纱。这种“观”,也就是马克思所说的感性对象性活动。这种感性活动是处于感性对象性关系中的事物所具有的。因此老子的这句话就是说我们要去感受事物敞开之此在,观终物存在之生成。而不是去有目的地认识事物与改造事物。我们要“无”了自己,从而才“有”了事物本身。
“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这句话是老子对这个世界的本源问题的观点的集中表达。此两者,说的就是“无”和“有”。它们有着不同的含义,但从根源上说都是事物本真的存在。
这句话的关键在“玄”这个字。玄即玄妙。我们需要探讨的是老子在这里所说的这个玄妙所要表达的究竟是什么。玄妙,隐含规律的意思,而“无”和“有”涉及到事物的本真存在和生成之存在,玄之又玄说的是一个循环系统。因此我们可以这样理解:事物存在本身是始基,即“无”,而后有了事物间的相互作用关系,即“有”,因而有了新事物的生成,也就是终物。而这些新事物又会产生新的相互作用关系,新的相互作用关系再次产生新的事物,由此循环下去,就构成了我们的整个世界,这也就是天地万象的存在生成规律,即老子说的“众妙之门”。
此外,老子在这里不仅表达了天地万物的存在生存规律,还表达了存在之过程的事物转化间的规律。我们来解读一下这个内容:“无”和“有”同谓之玄。这么说的根据乃在于“无”和“有”的统一。由无而有,由有而无。其实这与上文所说的事物本身之存在以及事物间的相互作用关系,以及由此产生的新事物的规律本质上是同一的。但这里把这个过程特意提炼出来主要是为了整体得阐述一下老子关于人的存在方式的观点,为后文的理解作个铺垫。在那个纷争不断的年代,中国各个流派的哲学家都关注着人的生存这个问题,儒家致力于成圣,而老子说要绝圣弃智。其实老子并不是反对仁义和圣智,而只是表达了一种“由无而有,由有而无”本体论观点所主导下的人的存在方式。因为能“无”方能“有”,因为“有”才会“无”。具体内容我们通过后文慢慢来解释。
通过第一章的内容,我们已经大致看到了老子关于本体论的学说。由该学说出发,老子在该文中还表达了他关于自然、宇宙、人的存在方式等等方面的观点。这些观点与老子的本体论在本质上是一脉相承的。接下来我们选取少量文本进行解读。
三、 余章小节选读
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选自第二章)
天下所公认的美,代表了一种主流价值观。而这种主流价值观实际上暗含了人们对美之本身的一种主观的道德与审美评价,是人有目的地主观认知,是对美本身的遮蔽。并且,当这种美成为大家所公认的美时,就会产生这种现象:凡与该种美相背离的东西都是不美的,是无法得到“美”的承认的,是为“美”所摒弃的。这样就导致了美的专制与单一,导致了自在之美的衰败,导致了对美本真存在的遮蔽。因此老子是反对这种“有为之美”的。
“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盈,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恒也。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而弗始,生而弗有,为而弗恃,功成而弗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选自第二章)
这里集中体现了老子关于事物本身存在之对立转化规律的思想。正如黑格尔所说,万物皆处于矛盾之中。老子说这些矛盾的存在是恒常的,是不可避免的,事物都是相反相成。推及到人的生存方式,我们总是处于祸福相依中,因此我们最好的生存方式是“无而有”。依循老子的本体论观点,“名”只是尽可能地呈现“道”本身,因此我们的生存只要尽可能地呈现生存本身就好。所有的“有为”都是我们在目的、利益、理性的驱动下对存在本身的一种遮蔽,但往往恰恰因为这种有为的目的性,反而使得我们的目的无法达到。正如西方经济学中每个人都追求自己的利益最大化,有时候反而使得自己获得了最小的利益。这也就是老子所说的“有而无”。因此最明智的乃是“无而有”,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为和言都是对事物本身的遮蔽,我们只有无为、不言,才能尽可能地呈现生命自身,从而恰恰达到了“有”的那个目的。
“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第三章)
事物都有其自身的存在方式,有其“道”,我们不应人为地加以分类等级化,并进而使得社会不安定。这是对事物本身的遮蔽。因为有人为划分的符号与等级,就有人的欲望,有人本身的分化,这种符号甚至最后能反客为主,主导人的行为,从而使得人本身丧失了其自在之存在。因此我们要回归天道自然,回归到人人自在人人自得的生活本真的状态。忘掉自己的思维与意志,追寻生命本身之载体的充实与强健,拥有健康的体魄,体会生命本真的存在。思维与意志,是打开理性与欲望的钥匙,是对生命本真状态的背离。但老子在这里并不是说绝对地否定了知识与智慧,并不是要我们做四肢发达的蛮人,并不是反对人对这个世界有任何的认识与行为,相反,他认为“无名万物之母”,我们和事物是处于一种感性对象性关系的相互作用中。人应尽可能地呈现生命本身,而不是为理性所控制,成为异化的人。我们只有“无”了自身,才能“有”了生命本身,“有”了世间万物。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第五章)
刍狗,用草做成的狗,用以祭祀,礼成即被弃置。这里不是说天地没有仁义,把万物当做刍狗,利用完就抛弃掉。而是说天地和圣人已经超越了仁,不执着于仁,让万物从草丛里来到草丛里去,即让万物自生自长,让百姓自在自得。因为若执着于仁,就会有主观情感有偏好有目的有理性,就会对事物本身进行遮蔽,从而无法呈现事物本身,由有而无。只有不仁,方能让万物自在地呈现自身;只有不仁,才能让百姓自在地生存;只有“无”了自己,才能“有”了万物和生命存在本身。
“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第十一章)
这是关于“有”与“无”关系的论证。
这里的“有”是指事物的器具之用,在认识论的角度,我们的行为作用于这个世界,生产出了便利我们生活的各种器具,这是为我们服务的,因此我们可以穷尽器具的实用之利。但“有”从本质上就意味着有限,总有穷尽之时,而这时“无”就为之提供了无限的空间,正因为有“无”的存在,才有更多“有”的可能性,“无”是“有”背后的支撑。正如“道”是“名”的根本与基础。
“吾所以有大患者,为吾有身;及吾无身,吾有何患?”(第十三章)
“是以圣人无为故无败,无执故无失。”(第六十四章)
这里描述了一种人生的生存状态。当一切皆无时,就没任何东西可以撼动其内心,就处于不败之地。因为这时人已经没有任何欲望,没有欲望就不会害怕,内心就能强大到足以对抗天对抗命。
其实人生来本就是赤裸裸的,生命本身是以“无”的状态到来的,只因为有了对“有”的渴求,才渐渐忘却了生命本身,才为“有”所遮蔽。但即使整个生命过程都被“有”所遮蔽,“道”的存在也会使得生命最终复归于“无”。只是这个被遮蔽的过程却是苦痛的,因为“有”,因为欲望,人不断的遭受失去遭受害怕遭受苦难。其实归根究底,我们除了生命本身别无所有。得就意味着失,生就意味着死。我们能做的只是尽可能地呈现自己的生命本身,然后步入新一轮的轮回。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第三十三章)
这和苏格拉底的“我最大的知道就是知道自己不知道”有异曲同工之妙。最大的智慧乃在于自知之明,最大的胜利在于对自身的超越。这里老子也强调了一种生命的本真状态,强调了生命自身的强大。我们的强大不在于我们拥有渊博的认知,不在于统治了多少同类,不在于拥有多少财富与地位,而在于生命自身的强健。因此老子有如下关于战争的观点:
“兵者不祥之器,非君子之器,不得已而用之,恬淡为上。胜而不美,而美之者,是乐杀人。夫乐杀人者,则不可得志于天下矣。”(第三十一章)
    既然生命的强大不在于统治他人,那么战争的目的也就不是为了占领与侵略,若以杀人为乐,则就丧失了对生命本真存在的尊重,是与“道”相背离的。在老子所处时代下战乱不断,可这大多数战乱都是因为人的“有为”,人的贪欲而引发,是对生命的践踏,是对生命强大之在的遮蔽。人的强大并非依靠占领所获得,生命的真正强大在于对自身的超越,在于对生命本身的显现。因此乐杀人者,不可得志于天下。
四、总结
    总的来说,《道德经》通篇都围绕了第一章内容的中心点而阐述,即“道”与“名”,“有”和“无”,“由无而有”和“由有而无”等关系,强调了人的生存应以“道”,以生命本真之存在为根本,依托“名”,依托感性对象性活动与感性对象性关系,实现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和谐相处,达到“天人合一”的生存境界。


【同志回帖】
互大班—姜海鸥—北京:@八届—周叶—长沙 鼓掌鼓掌
八届—张鹏—综合组:慢慢看呵,分享读书笔记是个好办法!
八届—周叶—长沙:但是读书笔记一般内容不少,可能及时回复上不太好操作,作为每日分享不晓得恰不恰当。大家可以讨论下。不过好期待大家的读书精华。
八届—张鹏—综合组:你这个比较拗口,不好有直接的体会感受,要动脑子累。如有广泛性的可以直接触发感受的,大家方便讨论。
八届—周叶—长沙:哈哈,是的,因为涉及到的术语还是有些的,加上逻辑论述就更累了。
八届—张鹏—综合组:是啊。突然想到,同志必读帖,你有没有回?里面肯定有好东西。
八届—吴伊丽—武汉:棒@八届—周叶—长沙
八届—郝少春—长沙:棒@八届—周叶—长沙
王旖萱_和君:棒@八届—周叶—长沙
八届—蒋丹红—上海:@八届—周叶—长沙 昨天刚好在看《道德经》,你的读书笔记太及时啦。感谢分享!
二届—郭坤学—北京:赞叹!
八届—周叶—长沙:谢谢大家的鼓励!





44#
发表于 2015年7月10日 21:46 | 只看该作者
谢谢分享,的确论坛和微信是可以很好的结合的。。。
45#
发表于 2015年7月13日 10:40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钱莹 于 2015年7月13日 10:42 编辑

请综合组代回复
46#
发表于 2015年7月13日 10:41 | 只看该作者
【每日分享】《新世界:灵性的觉醒》(2015-07-12)
值日生:钱莹

【分享内容】
 今天我与大家分享的是一本书《新世界:灵性的觉醒》,作者:艾克哈特·托尔(Eckhart Tolle),生于德国。作者用简单明了的语言,传达了古代心灵导师简单而深刻的信息:我们可以摆脱痛苦并进入内心的平和世界。允许自己在痛苦爆发的时刻完全地去感受当下的感觉,不再认同小我,而获得真正的自由。
我和家人一起阅读了这本书,并不时会重新翻阅。切身体会是,当情绪/事件袭来,“活在当下”“接受当下如是的发生”“这也会过去”等话语就在耳旁响起,使我们能更好的面对生活中发生的情绪/事件。
阅读昨天刘志勇“内观”的记录分享时,我体会到更深层次的觉知,更严肃的“戒”“定”“慧”的过程。但不是每个人都能现在就体验“内观”,不妨先阅读此书,从当下就开始感知自己,迎接新世界。


个人感想:
二届-郭坤学-北京:没读过。通过内观,通常会发现很多情绪,痛苦都是自设藩篱,自我束缚。
七届-刘志勇-荆州:我读过!相当不错的一本书!
肖倩兰:呵呵,内观,感受当下的情绪,活在当下。推荐张德芬的书,是以讲故事的方式再讲,比较通俗。
钱莹:新世界正是张德芬编译
肖倩兰:呵呵,最近在学这个,看了一下张德芬的书,学了教练技术(OE),学知见心理学。公司比较倡导这个。
47#
发表于 2015年7月15日 23:45 | 只看该作者
【每日分享】
值日生:卜善梅

【分享1】教育是政府好坏的源头,教育不是为了谋生是教如何作一个人。
南怀瑾说:我有个主张,希望大家为了国家民族的前途,研究经济政治问题,要多读历史才好。观今宜鉴古,无古不成今。我们小时候读历史是最重要的课。要了解现在时代的趋势,必须要懂得自己古代的历史。观察个人事业的成功失败,要拿古代做镜子,古代每个时代,怎么失败的?怎么成功的?没过去就没现在。
中国几千年教育的目的,不是为了谋生,是教我们作一个人,职业技术则是另外学的。而且教育从胎教开始,家教最重要,然后才是跟先生老师学习。人格教育、学问修养是贯穿一生的。所以,社会除了政治力量、财富力量以外,还要有独立不倚、卓尔不群的人格品格修养,作为社会人心的中流砥柱。
现在人碰到事情就骂政府,我说你们错了,政府没有罪过。所谓政府,是文字上的一个符号,政府机构是水泥木头建的房子,政府里头的内容是官员。官员哪里来的?不是政府生的,是我们老百姓生的子女,培养出来送去做官的。他们做得不好,就是政府做得不好,所以应该骂我们自己没有把子女教育好。
【分享2】《庄子》“风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翼也无力。故九万里,则风斯在下矣。而后乃今培风;背负青天而莫之夭阏者,而后乃今将图南” [礼物][礼物][礼物][礼物] ——告诉人们,必须有足够的资本,才能有更好的发展。


7月13—14日微信群讨论汇总:
建议重要事项用QQ邮箱发出。日常学习可以在YY语音群或QQ群约定时间讨论,避免信息太碎片化。
一、通知
1、小组必读–课题说明二,已经发在论坛。请大家读后提出建议和明确自己的研究方向。
“和君国学”课题说明二——课题小组第一次分工:http://bbs.hejun.com/forum.php?m ... &extra=page%3D1
2、弟子规:
   1)弟子规材料:7月13日上传了细讲《弟子规》带目录、《弟子规》-全文(带拼音)),链接: http://pan.baidu.com/s/1c0ydD3i 密码: 4k9e
    2)每周一我们弟子规学修小组开始该周的学修安排,末学负责进度安排~
3、论语学修
  1)学修报名表 : http://www.mikecrm.com/f.php?t=ecgbh1]
   2)论语学修计划:http://bbs.hejun.com/forum.php?m ... &extra=page%3D1
          报名截止时间:7月15日18点
4、国学书籍链接,以后有新增的内容都会放进去,本日新增弟子规: http://pan.baidu.com/s/1jGCK1ng 密码: pphs
5、问题建议(郭子坤提出):弟子规和论语的学修已经开始了。咱们要不要分别选择一个时间段,作为相对固定的交流时间?比方弟子规是晚上8点-9点;论语是晚上9点到10点。论语有日课要求,每天读一则,10遍;最好还要写一条心得等。可在9点到10点报下日课完成情况。
二、学修讨论汇总:
1、弟子规:《细讲弟子规》-蔡礼旭-2007年
王源铤 18:22
我是一个随波逐流的人,知道有修学弟子规一事就立即报名了,在学校的学习可以有一技之长,但要想有大成还是要修心。蔡礼旭先生的细讲弟子规开篇以养志着手,探讨和易谦恭的处世良法,这可是我近日才总结的呀!
第一次讲座是幸福人生讲座,什么样的人生才会幸福取决于你的选择。男怕入错行,女怕嫁错郎,入行在我现在这样一个职业选择的时期尤为重要。小时候没见过别的职业,只知道上学有老师,父母做财务,数学成了这两种职业的焦点。在和君接触各行各业的XDJM后,尽量客观的了解各个行业,不同级别的信息,发现职业的选择不仅仅与专业相关,事实上在看过招股书之后我深信,这两件事是没有直接的关联的。
第一讲中说,至要莫若教子,父母的身教是对我来说印象我最大的,初中以后,知道在技能学习上帮助不了我的父母在教我做人做事的态度上煞费了苦心。关于人才,俞敏洪先生讲他的人生路,说了两件事,大学生最缺少的是:社会知识(做人的道理)和社会资源(交朋友的原则),在年轻这种最重要的资本下,一个人的整体素质,伦理道德决定了这个人是否能够成为人才。所谓上所施,下所效,教育就是养子使作善也,有善良的心,做善良的人。人生要下对抉择,希望研究生的最后一年能够找准一个目标,去拼去抢,去远航!
孟晓东 20:33
1.群里们的同志,哪些事情让你一想到就会觉得很欢喜、很快乐?有没有哪位同志跟大家分享一下你幸福的感觉?
2.人生在于抉择,但是如何抉择呢?是凭经验?向人请教?还是?大家可以分享一下自己对目前为止最艰难的抉择。比如高考、找工作、结婚。具体事实可以不提,讲步骤方法即可。
3.有小孩的同志可以分享一下自己教育小孩的困惑和难题。
我个人认为首先是我们父母不要讲脏话,其次,如果发现小孩在讲的话还是应该及时制止,并说明问什么不能讲,可以给他们讲些故事来制止。@八届 崔九娟 济南。希望能够对您的问题有所助益。

郭坤学 20:56
第11页,蔡老师讲的爷爷的故事,我很感兴趣。爷爷捕鱼为生,但他认为“没有读书没有智慧”,所以“再怎么苦也要让孩子念书“,结果到蔡老师这一代”全部大学以上,已经出了两个博士”。爷爷对知识的态度,和他不屈服、咬牙坚持的气度,让我想到三度修炼。[呲牙] 态度决定命运!气度决定格局!正是爷爷对知识的态度改变了这个家族的命运。这是蔡爷爷的择决。
我们人生走了几十年,你觉得幸福吗?蔡老师问得好啊。想想人所做的一切事情,不都是为了追求幸福吗?只是人们对幸福的定义不同,追求幸福的方式也不一样。
但哪个人,不希望获得“幸福”呢?问题是,什么是幸福?怎么获得幸福?
周叶 21:02
刚刚手痒一不小心抢了红包,在此回应下自己关于第一个问题的感受。
首先很抱歉由于时间关系我没报修这次的弟子规学修,所以回答的角度完全只是自己的感性体会。
我小时候感觉最幸福的事就是看爸爸打牌,至今依旧如此。可能这并不是一个很好的范例,但还是分享下吧。
我是农村的,爸妈文化程度都很低,但爸爸数学很好(小学),对我数学成绩要求极高。同时年少时爸爸的形象也是非常严肃的,基本不对我们笑,但对别人却很和气。爸爸闲暇时间会打牌,在旁边看时,觉得爸爸特帅,技术很好,感觉超级睿智,这可能是基于孩子对父亲的崇拜。通过这种方式,小时候的我会有种自我臆想式的沟通,比如说我在旁边看时爸爸就赢得多[呲牙]。慢慢长大后,能察觉到爸爸不擅言辞的背后,其实是可以感知到我的一些想法的,只是不说,我也不说。父女的感情也是在这种沉默的爱中发展的。当自己成人后,开始会主动地用一些幽默欢乐的玩笑和爸妈聊天,撒娇,增进感情。至今仍然戒不掉爸爸打牌时喜欢往旁边凑的幸福,我想也不需要戒。
题外话:从小到大,我数学确实也是值得自己骄傲的科目。
木兮. 21:02
我之前看过一句话:幸福是一种心里感觉,可是成功与金钱跟权利有关。到底该怎样定义幸福,我现在还处于混沌期。
王源铤 21:05
“敏以求之”努力学习、刻苦钻研、践行求证对于我们来说,虽然也很困难,但只要有恒心我们还是能够做到,只是我们缺少一个让我们坚持到底的理由,因为不能深信不疑,所以很难坚持到底。这不仅是我们这一生一世的困惑,可能是我们生生世世的困惑。

《心经》里说“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就这么一句话,我们是相信呢还是不相信?色、受、想、行、识在我们无法进入甚深禅定的来看,明明就是真实存在,怎么会是空的呢?

圣人、佛陀说的宇宙人生的真相,都是他们在甚深禅定中亲证的境界,我们凡夫起心动念不断,哪有能力入定。对于他们所说,我们有一千个不相信的理由。

相信的理由只有一个:我相信圣人和佛陀,哪怕上当、受骗,哪怕付出生命的代价我也愿意,除此之外我们别无理由。有人说这是迷信,不错。因为我们迷了,只能相信。愿不愿意人生都是一场赌博,信与不信都是赌注。

2、论语修学日总结
木兮. 21:21
我这两天在找论语中关于好学的章,节可是“好学”该怎样定义[难过]。“敏而好学,不耻下问”,以及“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不贰过。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则亡,未闻好学者也。”对于好学的解释,就只是”喜欢学习“不。
caicai 21:34
子曰: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在没看注解之前,我会直觉认为古人教导我们要听从父母的话,遵从他们的志向,这样才是所谓的孝道。但是这种解释和现在的教育理念相背离,也不符合常理。看了注解才知道,这里的志指意志,包括思想态度,行取字表意言行。这里通过父在与没的对比,说明真正的孝指对待父母要言行一致,诚诚恳恳。即使父母去世的时间再久,也不会情感淡薄,始终言行如一,也就是说父母始终在心里。
greenlany 22:04
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为什么说为人孝弟,就不会是犯上作乱之辈呢?善事父母叫“孝”,善事兄长叫“弟”。一个人若能做到孝弟,说明他心态和顺、没有悖逆之心,不会冒犯在上之人,自然更不会作乱了。这样的一个逻辑,说明德行中、有的要素是根本的,只要这个根本不坏,那么人的行为自然不会坏。君子修德,一定是注重根本,本心正,其道自生。(和君文化里面一直提到君子务本,出处就在这里。)但是还有一点需要注意的是,“孝弟”是“为仁”的根本,而不是“仁”的根本。“仁”是本性层面的,而“孝弟”是行动层面的;和“仁”这个层面相同的是“义”“礼”“智”。“孝弟”只是“为仁”(或者可以换句话说实践“仁”)的根本。“孝弟”行于家中,先是一家得以仁爱和睦,推而广之,则天下都可以普得恩泽,这也是“亲亲而仁民”提倡的意思。对着《四书章句集注》在复习,多用的先人的意思,加了一点自己的白话,曲解了还请大家指正。
greenlany 21:25
论语日课:“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巧其言、令其色,也就是说用巧妙的辞令装饰言语、装出和颜悦色的神情,这样的表现的话很少是仁的表现。结合上一章说孝弟是行仁之本。这章就说了什么表现不是“仁”。“君子务本”,花言巧语、只顾外在的矫饰而忽略应发自本心,不是儒家所提倡的。
张鹏 21:37
[子贡在孔门弟子中的特殊地位 : http://mp.weixin.qq.com/s?__biz= ... 28796747429b6b47#rd]
子贡是立功的,但没有像曾子、子游、子夏等著书+门生多而有学术性的尊崇地位。
48#
发表于 2015年7月16日 07:19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王源铤 于 2015年7月16日 23:03 编辑

7月16号早!老虎财富读报时间:
1、汇源—收购夭折下18亿卖子求生 多元布局被指盲目;
2、央行—6月新增信贷1.27万亿 宽松政策有望延续;
3、泰国—今年GDP增长或降至3% 1/6耕地遭受特大旱灾;
4、原油—进口均价同比降逾45% 国内油企利润大增;
5、统计—6月车市再遭滑铁卢:增速7年来首次倒退;
6、希腊—总理齐普拉斯:自己签的协议“含泪”也要执行;
7、阿里—成立音乐集团 高晓松任董事长宋柯任CEO;
8、日媒—中国应吸取日本救市经验 90年代暴跌与A股类似;
9、关注—含糖饮料引起的死亡率排行:墨西哥成重灾区;
10、企业—40亿坏账在淘宝平台上叫卖 中国信达只为“赚吆喝”;

【每日分享之易经起源】
伏羲氏画八卦,并创六十四卦。伏羲是根据大自然的现象画出八卦。当时伏羲氏发现了不少宇宙奥秘,但未有文字之记载而失传。至周文王时,被文王揭发了伏羲氏所发现的奥秘,经文王参透八卦奥秘后,发现内里是包罗宇宙奥秘,同时具备人生有关的一切原理、原则。后文王作易,以六十四卦的卦辞、爻辞,记下宇宙所存在的六十四条大道理,传于后世。

至春秋时期,孔子五十岁初读易经,觉得易经所记载的都是宇宙之宏观真理,于是他开始深入研究易经,穷其余生之精力将易经进行批注成为系彖辞,并且创出十翼传于后世。此后由东周、两汉、宋代发展至今,是我国历史上流传最久远之经书,因此被誉为『群经之首』及『中华第一经』。

《易经》对于吉凶的解释,包含人们对世界所有事物最原始的哲学理解。总的原则就是事物在变化发展中就有前途,就是吉兆;如果没有发展变化就没有前途,是凶兆。《周易》的这个认识是从丰富的社会实践中提炼出来的最朴素的一种辩证法观点,虽然还不够完整,但极具进步意义。

曾国藩:凡全副精神专注一事,终身必有成就。同志们,早上好!

曾国藩修身十二法第一条:
敬。整齐严肃,无时不惧。无事时心放腔子里,应事时专一不杂。

晨起诵读一遍弟子规,看了蔡礼旭老师细讲弟子规第一讲,心灵瞬间通透许多,感恩这个团体[爱心]

现在的汉服热中不乏有假借汉服噱头大盈其利之人,但更多的是致力华夏文化传承的有志之士。任何潮流的兴起都有两面性,绝不能因为其中不好的一面而否定所有!以我个人为例,在日常穿着汉服的同时,我也会研习华夏文化,增强自身的修养,以期不负汉服所承载的华夏文化内涵!

不得不说,想问题的时候要从根源开始,比如易经,比如我们的弟子规等等。我们之所以称他们是法则的法则,是因为前人生活很简单,遇到的问题很单纯,能够深度剖析自己以及与他人之间的关系。是非好坏不能一概而论,也无绝对一说,但总的来说,上行下效,苟不教性乃迁,受到什么环境的影响,也就能够造就什么样的自己,或许这是自己的潜意识,英雄造时势,或许就是自己的意识,是时势造英雄。
话说回来,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人都会好逸恶劳,所以教育还是有必要的。孔孟学说讲仁爱,大乘佛法讲慈悲,西方圣哲讲博爱,人们的思想大致都要回归到这些点上,俗话说福田心耕,从小培养孩子的念想,学到的东西一定奉献社会,晚年必定幸福。

谈一下我的看法:
弟子规是清代以来的蒙童读本(原名训蒙文),绝无可能与易经相提并论,更不是什么法则的法则。本质上是以当时的视角,对当时以前的国学,从启蒙教育的角度,进行的一次排列组合,或者可以认为是当时的国学教育者(李毓秀)开发的一份国学教育产品。
弟子规的原创形体现在:
1、其选取了一个非常实用的视角,即启蒙;
2、其对论语进行符合当时蒙童认知水平的注解;
3、其创新在形式,而绝非思想

听过很多道理,却依然过不好这一生,因为做得少。那天傍晚在芙蓉街遇到一位五十岁左右的伯伯在给九十岁左右的老母亲剪指甲,雨后新晴,在夕阳余晖照耀下画面更加温馨。我跟那位老奶奶聊了一会儿,她耳朵有点背听不大清楚我说的话,她一直在讲儿女对她的好,他们的孝顺。那位老伯可能并没有学过弟子规,可他做的未必比学过弟子规的读过书的人少。有时想起过世的亲人我会觉得枉读了这些书,是思想的“大”人,行动的侏儒。想起每到母亲节父亲节很多在朋友圈说祝福晒孝顺的,可是那天你醒来以后是否做到了要给爸妈打个电话说声祝福问个早安,而不是在朋友圈里 说 你的孝顺。我希望从前几日学弟子规开始,学的懂的就去做了,学了不做还不如不学。我是九零后,我现在学弟子规,是不是能够做到以后从小就教我的小孩去学,现在要我身边的人去学。我爸也不懂弟子规,可他对爷爷奶奶很孝顺,我有时就问自己以后能不能后像他对待爷爷奶奶那样对待他。   不好意思,说的有些多,有不当的地方还请各位不要介意。打扰了望包涵[爱心][爱心][爱心]

@八届 崔九娟 济南 那位伯伯那么做,你今天有这样的感悟,我觉得都是国学教育的间接结果。
圣人们的思想总结及后学们的学习传播,和民族价值观的形成是相辅相成的。有这样价值观的土壤,圣人们产生了这样的思想,形成了学说,学说的传播又强化了这种价值观。
很难说是大伯学了弟子规(不是指弟子规这本书,而是这本书体现的价值观),还是弟子规学了大伯(不只是大伯一人,而是像大伯那样持有相同价值观的主体人群)。
所以,我觉得,今天我们所要进行的事业,不是将国学当做珍宝供奉起来,更不要将其宗教化、神秘化(比如预测、巫卜、推背什么的),而应当使其当代化、生活化、去神秘化。

嗯嗯。借用高中背过的政治,“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或许寻常老百姓的日常生活中就有大智慧。

所以,我觉得,今天我们所要进行的事业,不是将国学当做珍宝供奉起来,更不要将其宗教化、神秘化(比如预测、巫卜、推背什么的),而应当使其当代化、生活化、去神秘化。--对,我们要做的是把传统文化更多更好地融入国人的骨子里 生活中(现在有,但很不足)

是我对弟子规的理解太狭隘了,“这本书体现的价值观”,谢谢你!😊@八届-钟超-武汉

知行合一很重要,现在好多人都是知而未必行!知行合一从己做起!

【公告】课题说明二和第一次分组——

1、本期小组必读:“和君国学”课题说明二——课题小组第一次分工。

链接:http://bbs.hejun.com/forum.php?m ... &extra=page%3D1

2、请同志们在阅读说明的基础上,选择自己的研究方向。

链接:http://www.mikecrm.com/f.php?t=7jwitA

每人加入的小组或参与的研究,最好不超过三个。每个“【】”为一个研究方向,选择同一个研究方向的同志可组成一个研究小组。

3、以上两项请大家于7月19日23点前完成。

4、对于和君国学的策划和落地,总的原则,是希望大家积极参与,分享干货。众人拾柴火焰高。你能为和君国学做什么,提出来,放手去做好了。当然为了整体有序,需要小组来把握和协调。

修身、齐家、兴业、益天下。造就士魂商才,传播中国文化。赞叹大家的努力和参与!

论语日课:“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曾子说,我每天多次自省,按照三个方面:为别人谋事是不是没有做到尽自己的能力?和朋友交往是不是没有实心实意?师傅所教授的是不是没有熟习于心?朱子解释的,“尽己”之谓忠,“以实”之谓信。这三个自省原则,先讲忠信、再讲传习,说明忠信为传习之本。曾子如此诚切,无怪乎从他一脉一直到子思子、孟子,一直得孔子真义。按此三则每日自省,有则改之,无则加勉,大家加油。


49#
发表于 2015年7月21日 06:52 | 只看该作者

【每日分享】庄子齐物论_7.17

本帖最后由 张鹏4 于 2015年7月21日 07:13 编辑

分享人:八届林圆圆

“齐物论”包含齐物与齐论两个意思。
庄子认为世界万物包括人的品性和感情,看起来是千差万别,归根结底却又是齐一的,这就是“齐物”。
庄子还认为人们的各种看法和观点,看起来也是千差万别的,但世间万物既是齐一的,言论归根结底也应是齐一的,没有所谓是非和不同,这就是“齐论”。

全文大体分成七个部分:
第一部分至“怒者其谁邪”,从子綦进入无我境界开篇,生动地描写大自然的不同声响,并且指出它们全都出于自身。
第二部分至“吾独且奈何哉”,推进一步描述社会各种现象和人的各种不同心态,并指出这些实实在在的东西又都是出自虚无。
第三部分至“此之谓以明”,说明是非之争并没有价值。万物都有其对立的一面,也有其统一的一面;万物都在变化之中,而且都在向它自身对立的那一面转化。
                                     从这一意义说,万物既然是齐一的,那么区别是与非就没有必要,才智也就成了没有价值的东西。
第四部分至“此之谓葆光”,进一步指出大道并不曾有过区分,人们所持有的是非与区分并非物之本然,而是主观对外物的偏见,物、我一体,因而是非无别,容藏于一体。
第五部分至“而况利害之端乎”,从忘物才能齐物入手,说明认识事物并没有什么绝对客观的尺度,因而人的言论也就没有确定是非区别的必要。
第六部分至“故寓诸无竟”,借寓言人物之口阐述齐物与齐论的途径,即忘掉死生是非,把自己寄托于无穷的境域,从而遨游于尘埃之外,这也就进一步说明物之不可分、言之不可辩。
第七部分至文章结尾,通过两个寓言故事表明“无所凭依”和物我交合、物我俱化的旨意。

谢谢!
50#
发表于 2015年7月21日 06:56 | 只看该作者

【每日分享】王阳明的亲民思想_7.18

本帖最后由 张鹏4 于 2015年7月21日 07:02 编辑

分享人:八届王汉文

王阳明的亲民思想,本来是针对理学家程颐和朱熹将古本《大学》“在亲民”一语改为“在新民”而发的。
他说:《大学》所谓“‘君子贤其贤而亲其亲,小人乐其乐而利其利’‘如保赤子’‘民之所好好之,民之所恶恶之,此之谓民之父母’之类,皆是‘亲’字意。
‘亲民’犹孟子‘亲亲仁民’之谓,亲之即仁之也。……又如孔子言‘修己以安百姓’,‘修己’便是‘明明徳’,‘安百姓’便是‘亲民’。”

王阳明在这里论说的“亲民”说有三层意思:
一是爱民保民。王阳明说,“君子贤其贤而亲其亲”,“如保赤子”,就是说,应像君子尊贤爱亲那样爱护人民,应像父母爱护婴儿那样爱护人民。
二是顺应民心。“民之所好好之,民之所恶恶之,此之谓民之父母。”评判是否有资格充当“民之父母”的标准,就在于他能否以人民之好恶为好恶,是否以顺应民心为依归。
三是安民富民。王阳明解释孔子“修己以安百姓”的涵义时说,“‘修己’便是‘明明徳’,‘安百姓’便是‘亲民’。”所谓“安百姓”,就是保持社会稳定,使黎民百姓安居乐业,生活富足起来。这是孔子的理想,也是王阳明的理想。
王阳明除了在《传习录》首段通过讲解《大学》之道三纲领而表达其“亲民”思想之外,在《传习录》和其他文章里也多有论述,
其所论亲民思想内容主要有两点:第一,认为“亲民”的核心道德是“仁”。第二,论证了“亲民”与为政、为学的关系及其与良知的关系。
  
王阳明的“亲民”思想,充分体现了儒家的人文精神,不仅具有历史的价值,而且在当代仍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王阳明的亲民思想提倡为政之道在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其根本的精神就是坚持为政以德,推行德治。
这包括两大内涵,一是为政者要以德修身,提高自身的道德修养与文明素质,做人民的表率,身教重于言教。二是要求为政者要用道德人文精神化民成俗,这也是我们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所急需。王阳明“亲民”思想中“以明德为体,亲民为用、止至善为要”、为政为学“皆不外乎良知”的思想,对于我们今天的道德人文教育是有重要的启示意义的。

谢谢。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和君咨询 | 和君商学院 ( 京ICP备06033816号

GMT+8, 2024年11月23日 01:29 , Processed in 0.151267 second(s), 1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