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君咨询 | 和君商学院

 找回密码
 实名注册
搜索
楼主: 郭坤学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小组必读】“和君国学”是什么?我们一起勾画和描绘!——课题说明(一)

[复制链接]
61#
发表于 2015年6月19日 12:11 | 只看该作者
个人赞同郭师兄的规划,在此基础之上有一些补充,供参考,也希望诸位前辈同窗批评指正。
团队建设
1. 我们可以在郭师兄的领导下设置轮值委员会,协调日常事务(此非理事会);
2. 根据同志们各自的特长和兴趣划分常任研究小组(以国学本身的规律特点进行划分),这个小组是稳定的,大家根据兴趣对国学的某一方面进行深入的学习和研究,是我们未来工作的基础。这样遇到如郭师兄提出的“根据事项划分小组”这种情况,我们就有足够的知识和技能储备应对事情和项目。这些项目可能不隶属于国学的某一分支,所以需要我们进行全面的工作,这时候我们就可以从项目涉及内容的各小组中召集有兴趣有时间的同志(当然对有意愿的同志,也不限制一定是某一小组),大家发挥各自的特长,一起合作为项目小组。同时,非常认同郭师兄文中说的导师,顾问;在平时的研究小组中,若有疑难问题,我们就可以开始寻找这方面的老师进行学习请教,个人觉得也不一定限制在某一层面,只要是有真知,真本事,无论民间,高校,官方等等地方都是我们求教的平台。这样有具体事情和项目时,我们就会更有把握了。
定位
赞同师兄的看法。个人考虑既然我们为和君国学,第一步我们可以从自己做起,多多学习,同时通过各种方法和活动使和君的每一个同志都能开始感受到国学,从而让国学全面沁入和君商学,这样以和君商学为引领,进一步影响企业界,教育届,社会大众,达到师兄说的“惠泽众生”。

关于商业与国学,有一点自己的感想,和同志们一起交流。
我认为国学与商业并不矛盾,像郭师兄说的“国学可以和商业结合”。从某种意义上说,我倒认为国学需要和商业结合,形成可持续发展。管仲曾说:而知礼节,史记中有货殖列传,真正的国学从不教我们只读书,不关心生活(生活和商业就密不可分)。如果我们推广的是真理,那么它一定可以生存下去,因为人们的需要,否则那意味着我们的方法需要改进。在商业的角度,也许大家有个观念认为商业是一切向钱看。但真正的商业是如此吗?我觉得商业是一种手段,而不是目的。商业是为人们提供所需的商品和服务。所以如何用商业手段推广国学到人们的生活和心灵是对我们的全面考验。
62#
发表于 2015年6月19日 14:03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吴伊丽 于 2015年6月19日 14:07 编辑

【湖北在线班】
1、“国学”可能需要加个定义。
2、“和君国学”可以与商学院培训计划产生交集,比如发布国学主题的同志必读贴,从而让全体和君学员都重视国学。潜移默化,推己及人。
3、产品形态可以有歌曲(比如邓丽君的《淡淡幽情》)、舞蹈、戏曲、广场舞等。
     风格:简洁、有力、自然(雅俗共赏)
4、或许可以建立学校:国学幼儿园、国学小学、国学初中、国学高中、和君国学大学、琴棋书画学校等。
5、和君书单加一类“国学”。
6、目标受众:从婴儿到老人。和君同志→和君同志的家庭→家庭外。由点到线再到面。
63#
发表于 2015年6月19日 15:30 | 只看该作者
    看了其他同志的回复以及最近大家在群里的讨论,确实深感自愧不如,鄙人在国学方面的造诣确实才疏学浅,在这里,我就以一个对国学感兴趣,但了解的不多的求知者的身份谈谈自己期望的国学的传播:

1. 作为一个对国学了解不多,但是还感兴趣,期望多多了解的人来说,最希望的是掌握学习国学的方法和途径,个人认为,入门阶段是最困难的,在此期间,需要他人的启发,自己的努力。当入门了,才可能无师自通。

2. 既然是传播国学,让更多了人了解国学,对国学感兴趣,自然希望我们传播的方式要生动、有趣、易于他人理解,简单地说,就是接地气。曾经的我,提到国学,想到的就是晦涩难懂,随着经历的增加,知识的积累,才改变了自己对于国学的这种偏见,我也自然希望我们传播的国学给他人更多的是气质、知识的积累,而不是是人望而却步。

    以上,为我暂时的想法,期待着国学的发扬光大。
64#
发表于 2015年6月19日 22:04 | 只看该作者
【河南在线班】郭蕾
尽管在中文系读了7年,但主攻方向是语言学,对国学只能说一知半解,很多经典书籍都没有深入阅读过,回想起来,真的感觉美好的时光被白白消耗了。
我心目中的和君国学是什么样的?
一是要确定好受众群体,其一可以是普及类,重点是树品牌、造口碑,形成良好的市场反映和推广效应;其二可以是精品类,适合特定群体参与,可结合职场文化,开展企业培训等。
二是传播风格应该是春风化雨式的,贴近生活,务实,重心灵渗透不重形式,只要能够传播传统文化价值理念就好。如果大家都觉得国学是深奥、玄虚的,国学的传播力就会大打折扣。
从个人感受来讲,我很期待有国学亲子课程。国学很多内容都和家庭伦理密切相关,诸如《弟子规》这样的课程就非常有意思。
65#
发表于 2015年6月19日 22:42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李为 于 2015年6月19日 22:43 编辑

         风从花里过来香
                      ——关于和君国学的一些思考

       一、春天﹒遇见
       毕业后,我和同学开始了创业,碰巧大连市刚刚开始YBC(中国青年创业国际计划)创业培训,我们的第一课是“财富的本源”,国学导师李显峰老师用《大学》帮我们解读了如何去经营企业。可以说从那时起就种下了一颗种子,随着企业的发展,这棵树已经带入到了我们的日常生活里。

      去年夏天,我个人的职业发展遇到了瓶颈,这时又适时地遇到了国学教育的“职业发展讲座”,再次遇到了李显峰老师,这一次的学习让我的生活都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打那之后,我便一头扎进了国学的学习里。个人觉得:国学的学习同样也需要启蒙老师,而且老师的德行至为重要。

       个人观察,目前的国学学习大致有以下几类:
       (一)、公益式
         1、封闭或半封闭式学习
         资金来源:国学基地会有善东(一般是发心的企业家)进行捐款,学习过程吃住全免费。
         对学员要求:具普适性,所有人都可以参加。
         学习内容:非常传统和正规的国学基础,强调力行。
         讲师来源:一般是专业的国学修习老师及老师带出来的学生     
        
         2、论坛或公益讲堂
        老师的来源很多,比如全国巡讲的国学讲师,或者身体力行的学长;而公益讲堂的老师就更多了,比如大学老师、国家干部等等。
   
         3、政府宣传
         比如政府举办的学习讲座,分面向市民和面向干部的。

        (二)、收费式
         学习的形式非常多,一般时间短较短,相对收费较高,参加者基本是想解决问题的,比如周易应用,前世唤醒,企业家国学研修等等;还有面向未成年人的教育班等等。

       二、和君﹒国学     
        (一)课题小组团队建设
         扁平结构,带头人和过程跟进人(类似出书时催稿的小编)至为重要,前者能保证前进方向与高度,后者确保进度。

        (二)我们的受众:
          天然的近缘群体:
          1、和君员工(内容侧重于职业发展)
          2、商学院学生,包括往届(内容侧重个人发展)
          3、和君客户(内容侧重企业发展)

        (三)精神气质:   
         1、与时俱进
         在之前学习的过程中,发现很多国学学习会强调回归传统,比如学习方法中,老师还会介绍私塾的读书模式——书读百遍,其义自现——但现在我们的环境(比如语言、社会发展)都已经和从前大不同了,所以“怎样能让国学鲜活起来”是我们的出发点,而这又需要我们自身的修养理论,以及与很强的与时代对接的能力。

        2、与现实相结合
       很多人学着学着变得不食人间烟火了,以瑜伽修行为例(瑜伽在印度是一种哲学),我们老师介绍学,有的人修行奉爱瑜伽,修行心灵纯净,而看身边人带着一种傲慢或批判心。再比如现在时尚的灵修,据说上层人士形成了一种“玩儿上师”的时尚,离现实生活越来越远,在我们旁观者看来,未免有点偏颇。

       (四)推进方式:
        在学习过程中,我最深的体会就是先从自身做起,自己的世界点亮了,才能照亮别人;自己有正知正见,才能给别人人正向的引导。国学的学习需要推已达人,如果自己没力行好,讲得再好都是空。国学的推进需要先从我们自身做起,学而时习之,一边学习一边实行,空谈误已。

      从自身做起一种是个人修习,比如阅读经典,内观,冥想,参与社会公益活动;还有一种是共修,大家共同学习和讨论。

      国学的学习或推广都是个人的心的体现,真心接纳、喜欢,自己受益、个人提升才能让我们做一些利他的事情。德者,本也。
66#
发表于 2015年6月20日 08:48 | 只看该作者
任务:编一个文化读本
总目标:国学与商学的结合,即为商学注入国学、通过商学弘扬国学。
内容定位:
    1、时间方面:1911年后至今最佳。理由:诉诸权威、借势。【由此可知,文化读本内容并非直接指向传统国学(并非简单地将古代经典翻译过来,或单纯地对其解读),而是通过1991年后的某些与国学、商学相关的代表性人物、书籍、讲话或其他形式,为现代国学与商学的融合搭建桥梁(其实质是名家解读国学中的商学和商学中的国学)。】
    2、内容方面:首先要保证国学的高度。与其它商学读本不同,此读本从国学视角切入,自有其独特之处,因此对传统国学精华的高度概括(深入)与深度理解(浅出)必不可少;其次,要服务现代商学与其他。此读本也不是一个纯国学读本,其出发点和落脚点在商学,最终目标是为商学注入国学,使商业智慧传世。因此,以史为鉴,在读本中辅以近现代相关正反面案例、企业家对国学的践行、重要人物对国学的推崇与推广等实实在在、贴近生活实际的素材,大有脾益。
    3、结构方面:
    一、国学概述。简单交待国学溯源、定义、派别、观点、现状等,这其中不是简单地陈述,而是需要帮助读者构建一个清晰、简明的国学发展框架,形成对国学的正确、客观的认识,开始除去偏见、重视国学,尤其开始重视国学对商学的助益。因此,这部分非常关键。概述要注意语言生动活泼、逻辑思路清晰。否则容易走向死板、枯燥的陈述,这会让读者在一开始失去了读下去的兴趣,尤其容易使商界中人对国学抱一如既往的“看不上”或“不相干”的态度。
    二、当商学遇见国学。这是读本重点,将商学与国学融合起来讲。这部分分为平行结构的数章,每一章节标题都是为商学注入国学的润物无声的高度概括,每一章节可以以高度概括的国学精华为标题,如利他之心、诚信为本、等等;每一章节下面细分为数小节,每一节都以“现代案例”对该主题进行阐析和论据支撑,如玻璃大王曹德旺、同仁堂创始人、稻盛和夫、秋山利辉等对传统文化极为重视、并将其融入企业管理之道中的案例。关于案例,不必执着于国内,国外若有将中国传统文化融入治企之道中的优秀企业家,也是极佳的案例。
    三、文化与产业。这部分旨在通过国学中的各种元素的(传统服装、食物、建筑、音乐、礼仪、娱乐方式、医药等)将读者的注意力、思考引向与国学相关的文化产业。我们要做的只是抛砖引玉,将文化主题一一抛出,让读者感受国学的种种魅力与乐趣的同时,助其深入思考、挖掘其中的商机,最后通过传统文化商业化的途经得以复兴传统文化、振兴中国商业。这是一个商学与国学互益的过程。
    四、商道。始于商,归于道。【通俗地讲,从商是为了赚钱,但想成功必须合于道,做符合商道的事情。尽管最初的出发点都一致是赚钱与成功,但在追逐目标的过程中,谁能率先认识到国学对商业的助益、率先将国学融入团队与个人、使企业更好地在商道的指引下成长,那么在其它方面相同的情况下,重视国学、重视商道的企业必定走得更快更远更好。】这部分是对整个读本的升华。首先,创新性地提出商道的概念,对其进行阐析;其次,从理论层面论述商道对商学、商业的重要作用、意义等。我的观点是:小胜在术,大胜在道。相信有远见卓识的企业家、优秀青年都能认识到这一点,甚至广大老百姓认识到这一点都有助于中国商道的真正实现。【需要认识一点:无奸不商,传统社会对商人及商业的贬抑无论横向比还是纵向比都达到了一个小高峰。几千年的正统思想不能接受商业,使得商业在夹缝中生存,而落成今天这幅虽衣衫褴褛却坚强有力的形象。因为商业在传统社会一直居“末”的缘故,在今天看来国学中对商业的直接的智慧性启示与规范是极少的,这是传统社会的特殊情况,绝不意味着在今天也受用。今天中国商业振兴,如先生所说“群雄崛起、逐鹿中原”,俨然一副商业的春秋战国时代的到来。商业在改革开放30多年的中国终于首见曙光,那么谁能抓住机遇、脱颖而出?这里提供一个关键答案:商道。商与道需完美结合,这是中国商学的独特之处、制胜法宝。】

坤学师兄,这是我对和君国学读本编绘的一个初步思路,还处于一个比较粗糙的阶段,希望能提出宝贵意见,一起精进。

点评

“为商学注入国学、通过商学弘扬国学”; “始于商,归于道” ---赞。  发表于 2015年6月22日 23:03
67#
发表于 2015年6月20日 09:18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王涵1 发表于 2015年6月13日 21:07
作为一名研究国学的博士生,终日沉溺在理论的系统与枝节当中,希望借力和君让国学走出苍白的理论,还原回大 ...

赞一个,本人觉得这提议有可行性。

点评

加我微信咱们互相探讨吧!ID13260218911  发表于 2015年6月20日 10:01
68#
发表于 2015年6月20日 09:55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周叶 于 2015年6月20日 09:58 编辑

    团队建设方面我比较赞成王涵同志所说的,以各成员的专长或特点为依托,初步建立团队。这是比较快地把大家聚合在一起的方式!
    这里我主要谈一下定位的问题。定位清楚了,接下来很多事情的方向也就明晰了。依文中所言,和君国学是要继圣贤,把国学带入大众眼里。我的理解是,我们的定位是做普及,让大家都读点圣贤?还是把国学做成一个持续的培养体系?或许两方面的意思都有,但个人以为,成立初期,并不适合齐头并进,因为这两个定位涉及到的要做的事情是很不一样的。普及主要是做推广,方式很多;而国学修炼讲究深度,面太广反而适得其反。
    以我个人经历为例,在校期间仔细读过《道德经》,毕业后偶然机会下读了《常清净经》和《易经》,并看了曾仕强教授讲易经的一些视频,包括易经中的管理智慧。又因缘结识了茶艺和太极拳。总的来说,算是和国学有点缘分。但这期间最深的体会是,读些经典永远只是“读”些经典,读过之后的结果顶多就是在提起某句话某本书时会有种“我看过”的感慨,对于下次怎么读经典完全没有概念。不像茶艺,学过后因为经常泡经常喝,所以会有去追寻的热情。
    以上是我作为一名受众的感受。希望能对我们的定位把握有所帮助。当然,作为和君国学的一份子,我的建议是,先把定位放在普及上,第一是因为它符合我们的现状,适合我们工作的开展;第二是因为只有建立起了“全民学国学”的大环境,国学深化修炼才有可能,否则只能走学究的路子。当然,在普及的同时,肯定要开展深化培养的学习体系研究,建议不要把受众放太广,最好集中到一到两个群体。
    若有不当,还望各位同志指正!
69#
发表于 2015年6月20日 10:02 | 只看该作者
【八届上海在线班】王涛


目前国学已经越来越受到国家和社会群体的重视,各种分享活动,讲座,培训也日益兴盛,和君在这个关键时刻设立国学课题小组是很有必要的。我觉得可以从以下几点来开展活动;

1、定期组织公益讲座,邀请一些大家、大师来分享交流国学心得,吸引更多受众群体;

2、创办“和君国学微信公众号”,利用朋友圈拓展影响力;

3、定期举办线上讨论,可以采用语音留言或者实时对话模式;

4、可以 每个月推荐一本书籍,督促大家阅读完,然后进行个人分享;

5、可以与周边的国学结构联谊,举办线下活动,提高群体的参与度;

6、可以组织一些书法、绘画、琴艺、插画等活动交流或者科普讲座。



70#
发表于 2015年6月20日 11:56 | 只看该作者
看了大家的发贴,我受益匪浅.此处也随笔说说我的一些拙见!
1.目标清晰。目前我们有100多人的组织,大家参与进来的目标是否一致,郭学长所描绘的宏伟蓝图,和君国学到底落实到地面上是由哪些形式或成果所构成的。比如树立全国和君国学品牌,轻资产作内容提供者, 还是要办成一个和君国学院,如太湖学院等,我认为可以通过群内的资源,加上一些专家 还有商业运作精英进行研讨并确定下来。这将是我们国学小组的共同目标。大家也就比较容易往一块使劲。而现在太多探讨使命,价值观,我认为还不到时机,有点太空泛,不落地。我个人比较倾向于短期做成内容提供商,今后可以拓展的渠道和方向范围较广,比如和学校,培训机构合作,今后资金充裕可以作一个国学院,选一个山清水秀地方,就像先生描绘的和君镇。
2. 组织搭建。一旦确立目标,配合目标的组织需要尽快搭建起来,赞同楼上所说的分职能划分,但目前群里的人如何安排,还是要根据兴趣,特长自荐与他荐的方式进行安排。但前提是以完成目标的组织形式要确定好,这个是基础。
3. 项目推进计划及方式.建议成立一个决策委员会,针对各个职能小组或内容组提供的方案进行探讨决策。这个委员会有定期的会议组织,线上线下都可以
4. 各地开枝散叶。大家来自五湖四海。在很多城市都有据点。那么可以任命城市牵头人,对于咱整个国学小组的成果进行城市地推,或通过转发公众号,或通过举办线下沙龙。所有内容提供的小组成员在出差各地时都可以联系当地牵头人进行推广合作。同时城市牵头人可以在该城市进行相应的国学机构进行交流,探寻合作模式,并定期向组织进行汇报,集大家之力,作大事。
5. 汇聚内容资源。对于国学研究的大牛,我们群里也有很多。可以将这些人组成专家委员会,再加上外脑专家。对内容进行专业评审。每个领域专家可以带领一个兴趣小组,作为该内容领域的提供者。这是我们的核心资源,需要用心打造。

一些不成熟的想法,供大家讨论。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和君咨询 | 和君商学院 ( 京ICP备06033816号

GMT+8, 2024年10月24日 14:27 , Processed in 0.115609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