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君咨询 | 和君商学院

 找回密码
 实名注册
搜索
楼主: 崔九娟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经典研习】|论语组|第24周(0227——03.05):论语一则10遍+阅读抄录注疏+心.

[复制链接]
61#
 楼主| 发表于 2015年8月13日 09:16 | 只看该作者
论语日课(8月12日)摘录

【20150812论语日课006│李国祥】
1.论语一则已诵读10遍。原文:子贡问为仁。子曰:“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居是邦也,事其大夫 之贤者,友其士之仁者。”
2.注疏已阅读并抄录。贤以事言,仁以德言。夫子尝谓子贡悦不若己者,顾以是告之。欲其有所严惮切 磋以成其德也。程子曰:“子贡问为仁,非问仁也,顾孔子告之以为仁之资而已。”
3.心得,这强调了一种宏观视野中,抓住要点的思维方式。一生有很多干不完的事,也会有很多的梦想 ,但真正能够将这些事做好,能够将这些梦想实现,实在不容易。同时这也是一种方法论,做事之前有 谋划,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其实就在于此。当我们发现自己的思维或行动受到桎梏了,或许仅仅是因为 我们方法不对、着力点不对、突破点不对。静下心来,好好打磨一下自己的基本功,让一个更好的自我 来坦然应对各种生活中的困难或挫折。


【20150812论语日课006│胡志超】
1.论语一则已诵读10遍。【原文】 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馀力,则以学文。”
2.注疏已阅读并抄录。【译文】孔子说:“诸位,进家要孝顺父母,出外要顺从兄长,行为时常谨慎、守信,博爱大众,而亲近仁者.工作之余,则可研习六艺之文.”
3.【学习心得】
过去我喜欢道家,总觉得挥挥洒洒,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是一种潇洒,现在我觉得从0到1慢慢建立次序感也是一种享受。

【20150812论语日课001│金藏玉】
1.论语一则已诵读10遍。子曰:“里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知?”
2.注疏已阅读并抄录。达到仁的境界是美好的,做出的选择没有处在仁的境界,怎么算智慧呢?
3.心得。生活中的选择大多是以自己的心为标准的,许多时候,好与不好便在一念之差。里仁,才是最智慧的。


【20150812论语日课01│王旖萱】
1.论语一则已诵读10遍。原文: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2.注疏已阅读并抄录。君子求其在我,故不患人之不己知。非孔子,则不知尧舜之当祖述。非孟子,则不知孔子之圣,为生民以来所未有。此知人之所以可贵,而我之不知人所以为可患。
3.心得。初读注疏,并不能很好领会其中道理。钱穆先生在此更多地是强调后半句之知人之可贵。现实生活中大多数人确实将被知与知人二者颠倒了,重被人知而疏知人。每个人都渴求被人了解、被人欣赏和喜欢,所以常求知于人。但孔子认为人不知我,于我无损。又回到开篇那句“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我不知人,则贤愚不分、善恶无别,足以败事败身。推而广之,从人际交往、到国与国之间的关系都是如此。甚至到战场上都有“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可见知人之重要性。

钟超
原文:
子曰:吾与回言终日,不违如愚。退而省其私,亦足以发。回也不愚。
心得:
谈到论语这一则,部分人把它当故事,讲了孔子师徒教学的情景;部分人解读出大智若愚。讲一下我的体会:
我在这里读到的是规则与自由。
从古到今,或者至少从孔子时代到现在,人们都认为“不违如愚”,即“老师(长辈、领导)说什么自己都听,是愚蠢的”。
然而,颜回的“不违”其实和“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有着相似的含义。颜回的“不违”,并非他迷信权威,老师说什么就是什么,而是他认同老师的学说,且“足以发”,发自内心的“不违”。就像孔子七十,行为虽遵规矩,却不感到束缚,因为其所欲即规矩,故可以从心所欲,为所欲为。
本质上,颜回之“不违”,孔子之“七十”,都是在一个其内心认可的规则下的绝对自由。很多人谈自由,认为绝对的无底线、无束缚是自由,其实不然。个体的自由是以群体的规则为前提的。以交通为例,任何个人为追求绝对自由,突破交通规则的限制,其结果都是交通混乱,人人皆失去规则内的自由。


【20150812论语日课 004| 滕广斌】
1、论语一则已诵读10遍
【原文】子曰:“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从吾所好”。
2、注疏已阅读并抄录。
3、心得:以前讲士农工商,然而孔子认为赚钱这事 只要正当职位不分贵贱。这还在当时是很先进的理念。而君子取財取之有道,则是亘古以来的君子所为。



【荷月廿八150812论语日课019】【萧师俭】 《乐记》后四子篇一遍。《论语》一则。



【20150812论语日课 002| 张吉宏】
1、论语为政第二已通读
2、注疏已阅读
3、心得:何谓因材施教,孟懿子,孟武伯,子游,子夏都问孝,孔子回答却各不相同,各有针对性。

【150812论语日课17】【蔡亚男】
1、论语一则原文:
子曰:“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2、注疏已阅读并抄录
3、心得:
孤立起来看这一则,感觉和为政没有太多相关,但和上一则“为政以德”联系起来,则不难看出两者都在讲引导、感化、警醒。为政以德,则不动而化、不言而信、无为而成。诗三百,善者可以感发人之善心,恶者可以惩创人之逸志,使人得其情性之正矣。以德为本,辅以教育引导,是否就是为政的核心框架了?

【20150812论语日课23|刘婷婷】

1、论语一则已诵读10遍。子夏问孝。子曰:“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

2、注疏已阅读并抄录

3、心得。孝子如果从心中深爱父母,一定会有和气;有和气,就会有愉色;有愉色,就会有婉容。有事情帮助父母去干,有饮食让父母先吃,都不能叫做孝顺。从心中深爱父母,和颜悦色地做这些事情,才是最难的。

【20150812 论语日课 018|崔九娟】
1、论语一则已诵读10遍
【原文】 
子曰:“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2、注疏已阅读并抄录。
3、心得:
今天才开始看杨树达的《论语疏证》,才知道它是用别的书籍里面的具体事例来解说每则论语的意思,这样就可以把道理形象化了,更容易理解。
杀身成仁。死是最简单不过的事情,一口气断了就走了。活着才是难题,要经过很多磨难的修炼才能成为一个仁人。
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遇到二者不可得兼的时候,再决定要不要视死如归死于大义。在“辱可避”的时候,就要好好活着,来弘道。
62#
 楼主| 发表于 2015年8月14日 20:11 | 只看该作者
论语日课(8月13日)摘录

20150813 论语日课09|蒋丹红1.9【原文】曾子曰:“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
【译文】曾子说:“丧礼能慎重,祭祀能虔诚,社会风气就会趋于淳厚了。”
傅佩荣:尊敬死者,才能使生者珍惜生命。
如果对祖先的祭祀与父母的丧事都办的草率、马虎,就好像自己没有过去的岁月一样;那么将来呢?我们未来也将成为子孙的过去,也无法得到相对的尊重。
【学习心得】
今天凌晨天津发生了重大的爆炸,已致44人死亡,520人受伤。让人心痛,对死者表示深深的哀悼。
“慎终”不仅仅应该表现在丧礼上,更应该是尊重死亡,对死亡进行思考。比如,这次爆炸事故,我们应该去反思,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重大爆炸事故?存储危害化学品是不是存在问题?但发生爆炸事故时,消防员的在火灾现场救火,如何提升消防员的自我保护意识,如何降低消防员的伤亡?
当事故发生时,我们应该去思考这么根本的问题,并且解决这些问题,才能够避免发生这样的悲剧。
如果只停留在对死者的悲痛上,而不去思考这些问题,但对生者也是巨大的威胁。我们应该痛定思痛,坚决防止此类事故的重演。


【20150813论语日课007│胡志超】
1.论语一则已诵读10遍。【原文】 子夏曰:“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
2.注疏已阅读并抄录。【译文】子夏说:“一个人能够看重贤德而不以女色为重;侍奉父母,能够竭尽全力;服侍君主,能够献出自己的生命;同朋友交往,说话诚实恪守信用。这样的人,尽管他自己说没有学习过,我一定说他已经学习过了。” 
3.【学习心得】一个人上没上过学,师从哪位大家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这个人本性,秉性如何?精神一到,何事不成?内心所想的却可以改变外界世界,内心是正,修为越深便是大儒贤人;内心不正,掌握的力量越大就越可怕。所以《道士下山》里面大师没有把猿技术传给自己儿子而是传给了“郭富城”,that’s it~


【20150813论语日课007│李国祥】
1.论语一则已诵读10遍。原文:子贡曰:“贫而无谄,富而无娇,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也。”子贡曰:“《诗》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谓也?”子曰:“赐也!始可与言《诗》已矣,告诸往而知来者。”
2.注疏已阅读并抄录。子贡说:“贫穷但不谄媚,富有但不骄慢,怎么样?”孔子说:“还可以。但是不如贫穷却乐于正道,富裕而又好礼的人。”子贡说:“《诗》上说,‘要像对待骨、象牙、玉石一样,切磋它,琢磨它’,讲的就是这个意思吧?”孔子说:“赐呀!你能从我讲过的话中领会到我还没有说道的意思,我可以同你讨论《诗》了。”
3.心得:这有些类似佛家的两种境界,一种是修自己,让自己得到充实,让自己内心得到强大和宁静;一种是炼世,立志于天下大同的儒家最高理想社会,所谓的“大辟天下寒士俱欢颜”便是如所指。儒家一贯强调的是入世的积极态度,修身是起点,终点在于建功立业,因而由子贡的被动防御转为孔子的主动进攻。这可谓一种积极的生活态度。

【150813论语日课18】【蔡亚男】
1、        论语一则原文:
子曰:“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2、注疏已阅读并抄录
3、心得:
治民不可徒恃其末,又当深探其本也。管理一个国家如此,管理一个企业亦如是!

【20150813 论语日课 002|金藏玉】
1、论语一则已诵读10遍
【原文】 
子曰:“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不可以长处乐。仁者安仁,知者利仁。”
2、注疏已阅读并抄录。孔子说:“不仁的人,将不能长久的处在困约之中,亦不能长久的处在逸乐之中。只有仁人,自能安于仁道。智人,便知仁道于他有利,而想欲有之了。”
3、心得。仁道、仁德,使人能够在困顿的时候约束自己,不致于堕落,也使人在诸事顺遂、安乐得意的时候不致于忘形。而是不是能够安于仁道,是仁人的标准。如果是一个有智慧的人,一定是一个想要拥有仁德并知道仁德是对自己有利的人。


【20150813论语日课 005|滕广斌】
1、论语一则已诵读10遍
【原文】 
子曰:“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
2、注疏已阅读并抄录。
3、心得:“仁”在这里翻译成了一种状态动词,只要你想行仁 立刻就可以行仁。这代表着只有我们行动,也就有了直接的结果。但另一面是结果不等于结局,比如我想跑步,那我就可以跑步,但不我就获得健康。那是需要持续的。

【20150813论语日课24|刘婷婷】
1、论语一则已诵读10遍。子曰:“吾与回言终日,不违如愚。退而省其私,亦足以发。回也不愚。”
2、注疏已阅读并抄录
3、心得。颜回是孔子自己最为欣赏的一个学生,但从这则看来,孔夫子最开始对他的学习态度和方法也有疑惑,认为当自己跟他交谈的时候,他始终顺从聆听,不显露丝毫的疑问,似乎是很愚钝的样子。可是当孔子观察颜回私下的表现的时候,发现教给他的道理他都能表露在行为中,看来是真正学到了。颜回毕竟是禀赋超常,所以对于夫子的教诲能够完全领悟、没有疑问。我想对于普通人来说,还是要多问,通过问来找到自己不明白的地方,贯通下去。插一句题外话,人生无常,过好每一天,最简单的就是能够持之以恒地做一些小小的事情,让每一天都能不单调,比如论语日课。

63#
 楼主| 发表于 2015年8月15日 14:41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崔九娟 于 2015年8月15日 14:47 编辑

论语日课(8月14日)摘录

吴伊丽


2015.08.14 论语日课10|蒋丹红
1.10【原文】子禽问于子贡曰:“夫子至于是邦也,必闻其政,求之与?抑与之与?”子贡曰:“夫子温、良、恭、俭、让以得之。夫子之求之也,其诸异乎人之求之与?”
【译文】子禽向子贡问道:“老师每到一个国家,一定会听到该国政治的详细资料;这是他自己去找的,还是别人主动给他的?”子贡说:“老师为人温和、善良、恭敬、自制、谦退、靠着这样才得到机会;老师获得的方法与别人获得的方法,还是大可不同的。
傅佩荣:
子贡名列于言语科,口才果然一流,他用“温、良、恭、俭、让”来描述自己的老师,实在是精彩。一方面,孔子为人确实如此,他为人温和、个性善良、待人恭敬、遵守礼仪。礼仪的本质就是谦让、恭敬。“俭”字也有自制、收敛之意。
温、良、恭、俭、让,这五点特征是子贡的观察,也是孔子与各国君臣交往时的态度,由此可见,孔子表现出来的EQ(情绪智商)实在很高;而子贡能从这5点来描述老师,也显示他这个学生对老师的了解,已到了相当深刻的程度。
【学习心得】
我的学习心得:
礼仪的本质是谦让、恭敬。这句话让我思考。很多人学习礼仪只是流于表面的行为举止,而不是从内心的修养开始。当你的是谦让、恭敬的,在外在表现出来时,也会是得体的礼仪,而不会是飞扬跋扈的。我之前在浙江大学,在光华奖学金颁奖仪式时,有幸见到南怀瑾先生的弟子贾。贾先生出口成章,温和谦逊,真的是“谦谦君子”,见到他,仿佛见到了古代的贤人雅士,有如沐春风的感觉。贾显示也非常谦虚,注重礼仪。但他表现出来的礼仪是真诚的,不会让人觉得是装的,或者为了礼仪而礼仪的。
礼仪的本质是谦让、恭敬。而礼仪具体的形式是可以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的。


【20150814论语日课008│胡志超】
1.论语一则已诵读10遍。【原文】 子曰:“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主忠信,无友不如已者。过则勿惮改。”
2.注疏已阅读并抄录。【译文】 知识不渊博就不会使人敬重,学问就会有欠缺,要忠实于自己一心做学问的信念,远离那些学习态度不端正的人,要不耻下问,要勇于改正自己的缺点。
3.【学习心得】学而篇的中心内容是做学问的基本要求和方法。君子如果不厚重,就会失去威严;如果努力向学则不会固执蔽陋;行事必须以忠信为主;假若发现朋友的某些修为超过自己时,应要加倍努力迎头赶上,以达无友不如己者之境界;万一真有过错的话,则不能害怕被人家指正,应有勇气来改过。


【20150814论语日课02│王旖萱】

1.论语一则已诵读10遍。原文: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le)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2.注疏已阅读并抄录。

3.心得。
       本章讲了三个很重要的点,每点都可以引发很多思考,因此分作三天讲述心得。今天,先讲讲我对“学而时习”的领悟。
       首先,众人皆知其理,践行者鲜有。讲到这里,我非常汗颜,因为最好的例子就是论语及弟子规的日课,很多同志坚持每日温故知新,而我因为个人原因直到最后一天才发了第一次日课。这里面有一个重视的问题和坚持的问题,说到底,学而时习终究是一个态度问题,与智力或其它无关。因此,我不想找任何借口,只是诚心忏悔,对自己忏悔,因为至少这一个月我辜负了自己的初衷。要做到“学而时习”,首先一定是自己诚心诚意想学,并明确态度。
       其次,学而时习。学什么(内容)、怎么学(方法)也很重要。现代信息爆炸,我们接受的知识信息、我们所面临的生存挑战较孔子时代已全然不同,因此许多人不相信孔夫子的言论。我曾经对“学而时习”也只是教条式地接受,前阵子阅读一篇讲长期接受碎片式信息会让人缺乏深度思考能力的文章后,结合自身情况分析,对“学而时习”又有了更深的体会。从科学上看,记忆遗忘曲线理论告诉我们知识若不被反复温习,随时会被遗忘。从客观环境上看,信息爆炸式增长,人们往往热心于吸取各种新奇的信息而忽略了自身知识体系、思维系统的建设,导致长期吸收如此多碎片信息最后都宣告无效,还使人思维、心性紊乱不堪,甚至失去深度思考的能力,看人看事仅停留在表面。这是一个普遍存在值得重视的时代通病。而治愈良方正是孔子的“学而时习”。这里并不是否定信息爆炸,这是一个客观环境,我们要做的是认清自己的知识体系和思维主线,让新接收的信息与自身融合、内化,并反复温习、提取、输出,直到它真正成为于己于人都有益的知识。
       最后,通过“学而时习”达到“不亦说乎”的境界,一定是一种很棒的体验。“说”通“悦”,而悦义为内心的愉悦,它不一定是外露的快乐,更多地是对自己学习坚持、努力、勤奋、效果的一种发自内心的满足感和成就感,它是由“学而时习”时光带来的幸福感。这种幸福的味道或许很淡,但却回味无穷。这种愉悦甚至不用与人分享、与人喧嚣,因为“学而时习”更多的时候是自己与自己对话、谈心、交友的过程,独而不孤,与智慧交。我个人有幸在习书法中体验过这种“不亦说乎”的幸福感,就好像找到了一个一生相伴的知己。


【20150814论语日课003│金藏玉】
1.论语一则已诵读10遍。子曰:“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
2.注疏已阅读。孔子说:“只有仁者,能真心地喜好人,也能真心地厌恶人”
3.【学习心得】只有充满仁德的人,才能够正视自己的内心,干净纯粹、爱憎分明,不会为功利、私情、闲言碎语等所左右,同时,也能够客观理智的看待周围的人和事。现如今人心不古、浮躁纷杂的世界需要这样能够正视内心,充满仁德的人来打扫、撑起一片值得仰望的蓝天,我希望是我身边的所有人。
  

【20150814论语日课 003| 张吉宏】
1、论语八佾第三已通读
2、注疏已阅读
3、孔子倡礼的重点篇目




【20150815论语日课009│李国祥】
1.论语一则已诵读10遍。原文:樊迟请学稼。子曰:“吾不如老农。”请学为圃。曰:“吾不如老圃。”樊迟出。子曰:“小人哉,樊须也!上好礼,则民莫敢不敬;上好义,则民莫敢不服;上好信,则民莫敢不用情。夫如是,则四方之民襁负其子而至矣,焉用稼?”
2.注疏已阅读并抄录。译文:樊迟向孔子请教如何种庄稼。孔子说:“对于这件事情,我不如老农。”樊迟又请教如何种菜。孔子说:“对于这件事,我不如老菜农。”樊迟退出以后,孔子说:“樊迟真是小人啊。在上位者只要重视礼,老百姓就不会不敬畏他;在上位者只要重视义,老百姓就不会不服从他;在上位者的人只要重视信,老百姓就不会不用真心实情来对待他。要是做到了这些,四面八方的老百姓就会背着自己的小孩来投奔,哪里用得着自己去种庄稼呢?”
3.心得:很多话语的理解都是双面性的。这里面体现的一种教育情怀,值得体味。有自己想法的老师,去贯彻自己思想的老师,有自己性格和价值取舍的老师,想来是很有意思的,特别是偶尔还有一点小脾气。民国时很多大家不也是这样么?想来就透着温馨。学术、研究、教学,我觉得都需要一种自我的发现,只有有自我发现的人,才能更好的启发别人去发现自己。
在这里说精英和民主有些不合时宜,要从产业的思维来看待很多事情,不符合产业形势发展的领域,我们就尽量不要将自己的事业投注在这个领域。农业虽然占据了中国几千年主流历史,但不过是农业经济的体制使然,养就的小民自给自足。孔子深知仕途才是时代的朝阳行业,因而反复强调的是学而优则仕,小农业做的再好,不过一小农,陶渊明归隐更多的不过是一种无奈之举。
当然,每个行业都是需要的;每个行业做到顶端,都是食物链的boss。


【20150814 论语日课 020|崔九娟】
1、论语一则已诵读10遍
【原文】 
子曰:“人能弘道,非道弘人。”
2、注疏已阅读并抄录。
3、心得:
看到注疏以后脑袋里蹦出“附庸风雅”这个词,也不知道贴不贴切。有内涵了内心丰足充实了,这样来讲求人道,才是有所支撑和依托的。反之,自己还没修炼好,就来标榜自己所行是道,所以它让自己怎样怎样,也是不可能的。“苟不至德,至道不凝焉。”不是因为学的是大学的知识所以就是大学生了,而是作为一个大学生能够好好努力有着深厚的科班功底,所以它叫大学。
64#
 楼主| 发表于 2015年8月17日 06:41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崔九娟 于 2015年8月17日 07:07 编辑

论语日课(815)摘录
20150815论语日课03│王旖萱】
1.论语一则已诵读10遍。原文: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le)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2.注疏已阅读并抄录。
3.心得。
本章讲了三个很重要的点,每点都可以引发很多思考,因此分作三天讲述心得。昨天讲述了“学而时习”的心得,今天讲讲我对“有朋自远方来”的领悟。
这一条在我看来主要是交友之道。古时候若朋自远方来,一般是慕名而来了。孔子讲这一条置于“学而时习”之后,也因为二者存在一定时间先后性或朴素的因果关系。这给我的启示是,现代人的人脉观念过重、交友目的性太强,导致真正的友谊少之又少,而由友谊引发的快乐更是少见了。在年轻的时候,不要企图建立庞大的人脉关系网,而是致力于“学”,提升自己,让自己足够优秀,从而吸引志同道合的朋友。另外体味到的一点是,学生时代或青年时期建立在纯粹友情上的朋友,往往不一定功成名就,也不一定是潜力股,但无论无何,只要“有朋来”相聚,你一定要开心,与“学而时习”的内心愉悦不一样,与朋友交的快乐应该外显,让人真切、强烈地感受到这段友谊的快乐。
20150815论语日课004│金藏玉】
1.论语一则已诵读10遍。子曰:“德不孤,必有邻。”
2.注疏已阅读。孔子说:“有道德的人是不会孤单的,一定有志同道合的人来和他相伴。”
3.【学习心得】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做事情因为原则或自己的德守而孤单的时候不要着急,不要太在意周围人的眼光和闲言碎语,总会找到知音,总会找到志同道合的人。
师俭师兄:@金藏玉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很有意思,我们的先贤更加关注的是“类”是“群”(道不同,不相为谋)而不是“色”(异性相吸),孔子多次感叹时人好德不如好色之切,因为他们都是心系天下、希望将“道”行于天下、希望做一番事业的人,所以,他们关注的是群体乃至人类而不是一己的私欲,这也是君子“罕言利”的重要原因:逐利不需要人教而需要节制,追寻道义却需要君子去唤醒。尽管如此,“性相近,习相远”,人作为一个“类”,本性相去是不远的,主要是后天的环境所造就。德行如磁场,它的存在本身就源源不断地释放着能量,有相近频率的人总能够感应到,不是此人,便有彼人,不是此生,还有来世,即便“莫我知也夫”,还有“天”知(关西夫子杨震的“四知”,可谓深得此意,是以见重于后世),君子”敬业乐群”却不害怕孤独,原因正在此。德行是最大的正能量,你见或不见,它就在那里。
金藏玉:我理解的是“色”与“利”对人来说来的更直接,是跟人本性中的自私相连接的。而“德”和“仁”是放眼苍生,心系天下,把个人自私的部分、享乐的部分冲淡了。当所有人都是仁德的,便是太平盛世了。所以有的时候会怀疑,教导别人内心充满“德”与“仁”是不是另外一种自私的表现?只是这种自私是满足心理需求的利他?@八届-萧师俭-北京 
@金藏玉 这个问题很棒!《礼记》有云:“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还有“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夫妇一伦是五伦之一,《中庸》甚至说“君子之道,造端乎夫妇”,显然,儒家并不笼统地反对食色,而是认为,人之所以为人,除了食色之外,还有更为紧要的使命与责任在。这一点,孟子说得很清楚: “口之于味也,目之于色也,耳之于声也,鼻之于臭也,四肢之于安佚也,性也,有命焉,君子不谓性也;仁之于父子也,义之于君臣也,礼之于宾主也,知之于贤者也,圣人之于天道也,命也,有性焉,君子不谓命也.”孟子也承认,感官的享受是“性”是与生俱来的人性,但君子却认为,这些东西不是想有就有的,而且有了也不能保证一直都拥有,这就是“有命焉”的意思;仁义礼智也是上天所赋予的(“有命焉”),而且是人之所以为人的根本所在,所以君子认为这才是真正的“性”,此“性”与感官的欲望并不矛盾、不是非此即彼的关系(这种关系至关重要),而是要发乎情而止乎礼,要“发而中节”。 “饮食者,天理也;要求美味,人欲也。”“虽是人欲,人欲中自有天理。”朱子的理解可谓精准。
@金藏玉 另外,义利的关系很复杂,有很多个层面(有机会再详细探讨),不能简单理解为“义=大利”。后期墨家就提出“义者,利也”的命题,甚至说“孝者,利亲也”,将道义功利化,这是孟子不认可的,因为他明确反对“枉尺直寻”,反对义利之间的简单换算。
20150815论语日课 006|滕广斌】
1、论语一则已诵读10
【原文】子曰:“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2、注疏已阅读并抄录。译文:君子光明磊落,不忧不惧,所以心胸宽广坦荡;小人患得患失,忙于算计,又每每庸人自扰,疑心他人算计自己,所以经常陷于忧惧之中,心绪不宁。
3、心得:由于做国学方面的创业,因此必不可少与各位国学老师打交道。有一天,与一位老师交流时候,他指着一根竹子说,其实我们的领悟、修行、思想是分等级的,处于底层的那个级别的人浑浑噩噩,你也不需要去谈拯救了他们。接上来有几个级别。处在最上面的是圣贤,你也别想去拯救。我们人生困惑的是,我们的思想级别和我们所处的阶层不匹配。他指着竹子说,比如讲处于只有第二级思想修行的人,生活在第四层级上,他没有这样的思想去加持,需要去修行。我们讨论的是,我们国学到底是去协助那些层级的人修行?我至今没答案。
道家里讲,高阶的人是真人。君子坦荡荡,算真人吗?真人又是处于哪个层级?如果我们自诩做到了君子,或许都不该沾沾自喜,因为我们上面还有很多阶层。
师俭师兄:@滕广斌 译文很赞!讨论也很有意思。窃以为,修行的根本出发点还是要”拯救”自己(如果非得用“拯救”这个词的话),胡适之先生经常说的,“你最大的责任是将你这块材料铸造成器”,只有自己成为大器乃至达到“君子不器”(超越大器,博学而通乎道)的时候,影响家国天下的能量才足够大,正如湖中心的石子,自身能量愈大,激起的涟漪方能愈远。夫子有云:“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朱子认为孔子教人,这句话最为深切,但却和我们今天流行的教育理念不符,为何?值得慢慢细参。
道家就是要“去名”,大多数道家都是冷眼看世界,但他们的心却不冷。儒墨的圣贤则不然,栖栖惶惶奔走于列国,积极淑世。但是否为世人所知,除了主观的理念和努力,还与时势息息相关,王船山的书就要两百年后才为世人所知。看你选择哪个路径了,了解清楚、选好了就不再混沌了:-)
20150815论语日课009│李国祥】
1.论语一则已诵读10遍。原文:樊迟请学稼。子曰:“吾不如老农。”请学为圃。曰:“吾不如老圃。”樊迟出。子曰:“小人哉,樊须也!上好礼,则民莫敢不敬;上好义,则民莫敢不服;上好信,则民莫敢不用情。夫如是,则四方之民襁负其子而至矣,焉用稼?”
2.注疏已阅读并抄录。译文:樊迟向孔子请教如何种庄稼。孔子说:“对于这件事情,我不如老农。”樊迟又请教如何种菜。孔子说:“对于这件事,我不如老菜农。”樊迟退出以后,孔子说:“樊迟真是小人啊。在上位者只要重视礼,老百姓就不会不敬畏他;在上位者只要重视义,老百姓就不会不服从他;在上位者的人只要重视信,老百姓就不会不用真心实情来对待他。要是做到了这些,四面八方的老百姓就会背着自己的小孩来投奔,哪里用得着自己去种庄稼呢?”
3.心得:很多话语的理解都是双面性的。这里面体现的一种教育情怀,值得体味。有自己想法的老师,去贯彻自己思想的老师,有自己性格和价值取舍的老师,想来是很有意思的,特别是偶尔还有一点小脾气。民国时很多大家不也是这样么?想来就透着温馨。学术、研究、教学,我觉得都需要一种自我的发现,只有有自我发现的人,才能更好的启发别人去发现自己。
在这里说精英和民主有些不合时宜,要从产业的思维来看待很多事情,不符合产业形势发展的领域,我们就尽量不要将自己的事业投注在这个领域。农业虽然占据了中国几千年主流历史,但不过是农业经济的体制使然,养就的小民自给自足。孔子深知仕途才是时代的朝阳行业,因而反复强调的是学而优则仕,小农业做的再好,不过一小农,陶渊明归隐更多的不过是一种无奈之举。
当然,每个行业都是需要的;每个行业做到顶端,都是食物链的boss
150815论语日课013】【钱莹】
【原文】子贡欲去告朔之饩羊。子曰:“赐也!尔爱其羊,我爱其礼。”
【译文】子贡提出去掉告祭祖庙用的活羊。孔子说:“赐,你爱惜的是那只羊,我爱惜的是那种礼啊。”
【张居正讲解】赐也,尔之欲去乎饩羊者,岂以告朔之礼废,饩羊之供无实。爱惜此羊而欲去之矣乎!自我观之,所爱尤有甚于羊者。盖正朔颁于天子,所以示天下之有君,告朔行于诸侯,所以示天下之有亲,最为礼之大者。今此礼虽废,而饩羊犹存,后之人,或有因羊以求礼,举而行之者,若将此羊一并去了,则告朔之礼,随羊以亡,自此天子不复颁朔,而人不知有君,诸侯不复视朔,而人不知有亲矣。是礼之亡不尤为可惜耶?夫孔子之意在于存礼,而子贡之言,唯求省费,圣贤度量之广狭,用心之大小,区以别矣。
【心得】1、孔子之意,今世仍有意义。我们往往因省事或省钱而省略了一些必要的礼节。孔子既不主张奢侈的礼数,但又强调保留根本的礼节。反思一下,我们对父母往往愿意花很多钱买礼物,但却忽略了孝的根本是孝敬的心,是不色难,是不让父母担心。我们对朋友,因为有许多外地朋友举办婚礼,每每我先生都要亲赴现场祝贺。我现在可以体会了,如果不是亲自赶赴,而只是给朋友汇去礼金,那么这个礼其实就没有做到,对朋友的祝贺也不够诚心。
[size=10.5000pt]2、孔子虽然是批评了子贡,但我觉得是废正朔在先,后人才有废告朔之心,但孔子不便于直指鲁文公,因此借此表明了自己的看法。
20150815 论语日课 21| 崔九娟】
1、论语一则已诵读10
【原文】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19.6
2、注疏已阅读并抄录
3、心得:
“学虽博,贵能反就己身,笃实践履。”学的知识应该成为指导自己生活得更好的艺术,如果读很多书却不能修炼好自己,提高自己对生活中遇到的事情、问题的判断和理解能力,就是死读书了。
读书过程中提的问题也不要是漫无目的空洞宽泛的,要贴近己身的实际情况来问,要独立思考,不能人云亦云。
师俭师兄:@八届-崔九娟-济南 是的,提问也大有学问,所以《学记》中才有“善问”和“不善问”的区分:“ 善问者如攻坚木,先其易者,后其节目,及其久也,相说以解。不善问者反此。 ”与此章可以参照:-)
150814论语日课19】【蔡亚男】
1、论语一则原文: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2、注疏已阅读并抄录
3、心得:
心有理想,出暖花开。胸怀大志之人承载的人生的信念,足矣抵御周遭的变故、冷遇,不会成为蝇营狗苟之辈。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每个阶段都有每个阶段的任务和收获,进步都是循序渐进的,不可放任懒惰,也不可好高骛远。从从政角度讲,是引导学者的作用,学者定则社会安矣。
150815论语日课20】【蔡亚男】
1、论语一则原文:
孟懿子问孝。子曰:“无违。”樊迟御,子告之曰:“孟孙问孝于我,我对曰‘无违’。”樊迟曰:“何谓也?”子曰:“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
2、注疏已阅读并抄录
3、心得:
得为而不为,与不得为而为之,均为不孝。曾经看过一个分析,如果没有和父母居住在一起,而是每年回家一次,那么在今后所有与父母共处的时间也只有两天了。陪伴父母,理所应当,得为而不为,不孝矣。
师俭师兄:@八届—蔡亚男—北京 不可放任懒惰,也不可好高骛远,将“循序渐进”理解得很深入呀:-)因为要”循序”,所以“不可好高骛远”,要安于当下,做好当下的一百分;因为“渐进”,所以“不可放任懒惰”,而要砥砺前行,日新日新又日新。
20150815 论语日课 11 蒋丹红
1.11【原文】子曰:“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译文】孔子说:“观察一个人,要看他在父亲活着的时候选择什么志向,在父亲过世以后表现什么行为。如果他能三年之久不改变父亲为人处事的作风,就可以称得上孝顺了。”
傅佩荣:“父在关其志,父没观其行”,在古代,父亲是一家之主,任何决策都是由家长决定,做子女的没有单独采取行动的自由。所以,在父亲活着时要看一个人的志向,志向是尚未表现为行为的内心方向;直到父亲过世后,才能看出一个人的行为。
【学习心得】:正如傅佩荣介绍的背景,在古代,父亲是一家之主,任何决策都是由家长决定的,所以,在这个背景下,会有这样的一则论语。对于现代的人来说,这则论语会是不合时宜的。
如果父亲做得对,三年之后根本没有必要改;如果父亲做得不对,为什么要等三年才改?
这里,讲的是“道”,可引申为做人处事的作风。虽然现在,家长的一言堂有所改观,但是,在一个屋檐下生活,子女还是会潜移默化得受到家长的影响。思维习惯,做人处事的风格都会不知不觉得跟随父母的作风。
应该辩证得看这条论语。对于,父母身上好的习惯和作风,应该传承,比如,我爸爸的善良,在我身上也有体现,我也希望一直传承下去。
对于,父母的局限性,首先应该认识父母的局限性,其实,应该突破这些局限性。有时候,人事很难突破这些局限性的。在人生的前20多年,一直与父母在一起生活,有一些生活习惯和思维方式已经自然而然得成为了你的思维方式和习惯,你甚至都意识不到。所以,有些时候,要跳出环境,要以全新的视角来观察自己,也要仔细观察优秀人的行为和思维方式,认识到自己的局限,然后突破这个局限。我觉得父母对我们影响最大的是思维方式,比如,之前网络很流行的,穷人之所以穷是因为穷人的思维方式。
时代在发展,“孝”这个的含义也在发生变化。“孝”不必拘泥于形式,也不必成为道德绑架。
20150815论语日课009│胡志超】
1.论语一则已诵读10遍。【原文】 曾子曰:“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
2.注疏已阅读并抄录。【译文】曾子说:“谨慎地对待父母的去世,追念久远的祖先,自然会导致老百姓日趋忠厚老实了.
3.【学习心得】慎终追远,明德归厚”出自《论语·学而》载曾语.“慎终追远”是对先人一生行为的哀思与深情追忆;“明德归厚”则是了解先人事业功勋,并对其高风亮节、嘉言懿行的一种诚挚的缅怀.
      论语中很有趣的一点就是同一句话有时会有很多的解释,恰如那句“一千个读者有一个个哈姆雷特”,南怀瑾先生就对这句有不同的解释——“凡事追本溯源,找到事情的原始起因,才能把事情做好”。那么谁是正确的呢?我认为都对,恰如小马渡河的故事~
20150815论语日课26|刘婷婷】
1、论语一则已诵读10遍。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2、注疏已阅读并抄录
3、心得。复习旧的知识能够获得新的东西,就可以当老师了。我认为这应该是一种随着时间流逝和经验的积累,人的理解力会有所提升的情况,于是就会对之前的知识有着新的理解。书本上的东西,最终变成自己的知识体系,为自己所用,所以已经可以给别人传讲了。
师俭师兄:@八届-重庆-刘婷婷 你的心得让我很受启发:人的阅历会改变,理解力也会随之而变,所感悟的经典也会随之而变,此感悟成为经典的注疏后与经典一起流传甚至成为新的经典,这就是温故知新、人能弘道的道理:-)


附件是word版。
论语日课.doc (35.5 KB, 下载次数: 7896)
65#
 楼主| 发表于 2015年8月17日 06:44 | 只看该作者
66#
 楼主| 发表于 2015年8月17日 06:59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崔九娟 于 2015年8月17日 07:08 编辑

论语日课(816)摘录
150816论语日课014】【钱莹】
1.论语一则已诵读10遍【原文】哀公问社于宰我,宰我对曰:“夏后氏以松,殷人以柏,周人以栗,曰:使民战栗。”子闻之,曰:“成事不说,遂事不谏,既往不咎。”
2.注疏已阅读并抄录。【译文】鲁哀公问宰我,有国家者,必有社以祭地,不知道其义何如?宰我答道:“自古以来立社者,必载树木。夏后氏立社,则以松树。殷人立社,则以柏树。周人立社,则以栗树。用栗子树的意思,使老百姓战栗。”(夫祭地以报其功,乃立社之本意,至于所载的树木,则各因其土之所宜,而非有取义于其间也。宰我不知而对,谬妄甚矣。)孔子听到后说:“已成事实的事不用提了,结束的事不用再去劝阻了,过去的事也不必再去追究了。”(孔子以为不足责者,正所以深责之,欲其知言之不可妄发,而致谨于将来耳。)
3.【心得】这则孔子以不足责的态度,其实是严肃的责备了宰我,希望他以后谨言慎行。“既往不咎”正是出自此。我认为,孔子并不是认为宰我犯下的错可以忽略,而是话已出口,造成的影响已存在,再去揪着不放的意义不大,重要的是当事人意识到错处,能够把持以后的言行。而且孔子认为给予口头的严厉警告已经是对宰我足够的惩戒。而现代的人,往往是犯了错,做了检讨,领了惩罚后就忘了教训,忘了谨言慎行,忘了纠正行为,这样并没有从根本上改过,还是有继续犯错的可能性。今天天津的爆炸,和二十年前的深圳爆炸几乎如出一辙。为什么,世人没有领取教训?
20150816 论语日课 22| 崔九娟】
1、论语一则已诵读10
【原文】子曰:“直哉史鱼!邦有道,如矢;邦无道,如矢。君子哉蘧伯玉!邦有道,则仕;邦无道,则可卷而怀之。”15·7
2、注疏已阅读并抄录
3、心得:君子是通权达变之人,进退有度,并不是不知道变通,死脑筋,认死理。史鱼跟伯玉的不同之处在于,史鱼不论国家有道无道,他都正直谏言,而伯玉只在国家有道的时候才出来做官。所以孔子“不强责人以力之所不及也”,称伯玉是“君子”;而史鱼则未尽君子之道,是“直”。
找到了一些有关的文章片段。
夫子曰:车唯恐地之不坚也,舟唯恐水之不深也。有其器,则以人之难为易。夫道,以人之难为易也。是故曾子曰:父母爱之,喜而不忘;父母恶之,惧而无咎。然则爱与恶,其于成孝无择也。史鰌曰:君亲而近之,至敬以逊;貌而疏之,敬无怨。然则亲与疏,其于成忠无择也。孔子曰:自娱於櫽括之中,直己而不直人,以善废而不邑邑,蘧伯玉之行也。然则兴与废,其于成善无择也。屈侯附曰:贤者易知也,观其富之所分,达之所进,穷之所不取。然则穷与达,其于成贤无择也。是故爱恶、亲疏、废兴、穷达皆可以成义,有其器也。
自天地之合离终始,必有xi巇隙,不可不察也。察之以捭阖,能用此道,圣人也。圣人者,天地之使也。世无可抵,则深隐而待时;时有可抵,则为之谋;可以上合,可以检下。能因能循,为天地守神。
    史鱼和蘧伯王都是卫国的大夫。史鱼以耿直敢言、公正无私著称。据《韩诗外传》卷七记载, 卫灵公不任用君子贤臣蘧伯玉而任用佞臣弥子暇,史鱼数次劝谏,都没有获得卫灵公的采纳。史鱼临死嘱咐儿子不要在正堂为自己办丧事,而是把他的尸首置于窗下,表示作为大臣而没有尽到扶正君主的职责,不配用大臣丧葬之礼。让儿子暂时不要出殡,用尸谏的方式再尽一次臣子的责任。灵公来吊唁史鱼时,见到他的尸体陈放于窗下,惊问其故。蘧氏之子子如实以告,灵公内心震动而容颜失色,说:“这是我的过错啊!”命令以“上礼殡之”,并且“进伯玉而退子暇”。孔子听说这件事之后,感慨道:“古之烈谏之者,死者已矣,未有若史鱼死而尸谏,忠感其君也,不可谓直乎?”所以,史鱼又有“生以身谏,死以尸谏”之称,是刚直不阿的典型。
    蘧伯玉也以正直著称,但他的性格与做法都与史鱼不一样。用 《韩诗外传》的说法,他是“直己而“不直人”,内直而外宽,严以律己,宽以待人。所以,政治清明就做官,政治黑暗就赋闲,能屈能伸,通权达变。
在孔子看来,两人都是贤臣,但蘧伯玉更合于“用之则行,舍之则藏”的君子之道,所以孔子赞扬说“君子哉蘧伯玉”!由此可见,儒家也有主张通权达变的一面,并不完全是“知其不可而为之”。
20150816论语日课005│金藏玉】
1.论语一则已诵读10遍。子曰:“巧言令色足恭,左丘明耻之,丘亦耻之。匿怨而友其人,左丘明耻之,丘亦耻之。”
2.注疏已阅读。孔子说:“说好话,装出好面孔,搬动两脚,扮成一副恭敬的好样子,求取悦于人,左丘明认为是可耻的,我也认为是可耻的。心里怨恨一个人,藏匿不外露,仍与之为友,左丘明认为是可耻的,我也认为是可耻的。”
3.【学习心得】巧言令色,匿怨而友其人,本就令人觉得可耻。不过这句倒让我想起了《后宫甄嬛传》里的安陵容,用这句话形容是再恰当不过了。对皇后,安陵容当得前半句,对甄嬛和沈眉庄,安陵容当得后半句,其实这样的人是很可怜的,但也真可恨。
20150816论语日课12|蒋丹红】
1.12【原文】有子曰:“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
【译文】有子说:“礼在应用的时候,已形成和谐最为贵。古代帝王的治国作风,就以这一点最为完美,无论大事小事都要依循礼的规定。遇到有些地方行不通时,如果只知为了和谐而求和谐,没有以礼来节制的话,恐怕还是成不了事的。”
【学习心得】
这里简单说明“礼”和“乐”在古代的不同作用。
古代指礼重在分,古代之乐重在合,合与和相通。礼作为区分的规定,譬如君臣、父子,先要区分长幼先后,然后找出规范,这个社会才能够维持秩序。而乐是追求心灵上的沟通,音乐让大家情感共融,形成一种和谐的氛围。
礼本来是区分、形成秩序,为什么又说“礼之用,和为贵”呢?因为礼绝不是为区分而区分,秩序出现之后,每个人都知道怎么与人来往,整个社会就能和谐。有子这段话含义深刻,先是有区分,再有秩序,然后是和谐;如果没有秩序,只会乱成一团,毫无章法,就全然违背礼的用意了。
20150816论语日课010│李国祥】
1.论语一则已诵读10遍。原文:宰予昼寝,子曰:“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圬也!于予与何诛?”子曰:“始吾于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于予与改是。”
2.注疏已阅读并抄录。译文:宰予白天睡觉。孔子说:“腐烂的木头无法雕刻,粪土垒的墙壁无法粉刷。对于宰予这个人,还有什么可说的呢?”孔子说:“起初我对于人,是听了他说的话便相信了他的行为;现在我对于人,听了他讲的话还要再观察他的行为。在宰予这里我改变了看人的方法。”
3.心得:古语有说法叫“言必信行必果”,是说说到做到,言行如一。说话太容易,许诺太容易,但做到不容易。我们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梦想(当然不排除没有梦想的人),但多少人止步于困难面前,毕竟在实现理想的过程中要经历的风风雨雨坎坎坷坷太多,而一路上的小草小花也足够形成对人的诱惑。人皆有“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天赋,放弃不过是最容易的选择。
不可雕的是朽木,但我相信很多朽木原不为朽木,只不过在后天的成长中有太多的木过早的结束了自己的生命周期,早早开始了由良木到朽木的“升华”,由外在的不利影响转而演变成内在的不利影响。我相信,更多的理想是良木,更多的良木能成才。
想起了那个经典段子“我还是安静地做一个美男子吧”,想起了一个动漫中的“说道做到,这就是我的忍道”,想起了无数功成名就之人背后的日夜奔波一刻难以停息。
然后再想起了初入和君时的那一番真情表白,海口已经夸下了,信言已经写下,承诺天知地知我亦知,如何做,便是每个人的选择和行动了!
这就是古人大师智慧,纵然时光流转千载,依然适用。
20150816论语日课010│胡志超】
1.论语一则已诵读10遍。【原文】 子禽问于子贡曰:“夫子至于是邦也,必闻其政,求之与?抑与之与?”子贡曰:“夫子温、良、恭、俭、让以得之。夫子之求之也,其诸异乎人之求之与?”
2.注疏已阅读并抄录。【译文】子禽向子贡问道:“孔子到了这些诸侯国,一定会听到国君们来问政事,是孔子向他们提出了请求呢?还是他们向孔子提出了请求呢?”子贡回答说:“孔子具有温、良、恭、俭、让五种美德,所以迎得国君们的敬重,向他问政.孔子的请求,是不是与别人的请求不一样呢?
3.【学习心得】「温」者貌和,「良」者心善,「恭」者内肃,「俭」乃节约,「让」即谦逊,此章借子贡之言反应孔子的品性与为人处事之方法。也是我们每一个修习入学的同志的标准,这个美好灵魂的标准是全球通用的,就像西方推崇绅士和淑女~谁不喜欢亲近美好的灵魂呢~
150816论语日课21】【蔡亚男】
1        论语一则原文:
孟武伯问孝。子曰:“父母唯其疾之忧。”
2、注疏已阅读并抄录
3、心得:
若是以前读到这句话,肯定会有疑问,不应该更关心孩子过的开不开心吗?心愿有没有达成呢?生病卧床三月,体会生理病痛导致精神世界的萎缩以及生活范围的骤减之后,发现自己唯一希望被关心的只有自己的身体。工作、学习、梦想都可以自己去拼搏,去努力,唯有身体不在我的控制范围之内。也许是父母知道,工作、金钱甚至是梦想都是身外之物,唯有身体属于我自己、属于他们,所有才有“父母唯其疾之忧”之说。也许因为我是一个平凡人,才有了如此体会,但是在父母眼里,无论我们成就有多大,都应该只是平凡人吧!
20150816论语日课04│王旖萱】
1.论语一则已诵读10遍。原文: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le)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2.注疏已阅读并抄录。
3.心得。
本章讲了三个很重要的点,每点都可以引发很多思考,因此分作三天讲述心得。今天讲讲“人不知而不愠”。
最直观的感受正如字面意思,他人若不了解或不理解我,我并不因此生气或苦恼。首先,反问自己,“人不知我”会令我怅惘甚至生气吗?这点出了大多数人的症结。人多以自我为中心,时常因他人不懂我而怅惘,却很少问自己是否懂他人。其实,真正智慧之人、善学之人、求进之人,必然没有“人知”或“不知”之惑,因为他专注于能为其进步提供养分的人和事上,他往往善于发现他人的长处,时刻襟怀发现他人之美之心,真正做到“三人行必有我师”。最后,从哲学的角度看,“我”这个客观的存在是不以他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我就是我,无论他人如何定义我、理解我,都不能改变我的心性、为人、德行。因此,人不应过于在意他人的眼光或评价,毕竟最终让你选择善良还是罪恶、选择优秀还是很萎靡的,不是他人的标签,而是你自己。
20150816论语日课 004| 张吉宏】
1、论语里仁第四已通读
2、注疏已阅读
3、心得,读过四章之后,感觉今日所见的论语价值已经大大不如从前,因为每句话的背景丢失了,以致很多话看的莫名其妙,只有一些句式本身就完整的句子才能有些价值。
同时,很多话孔子是“无适无莫”的,且不说这到和佛家里禅宗的精神却一致了,这就导致很多话可以有不同的理解,而每个人又都习惯于结合自己的经验来判断,这样越诵读越加强。所以论语到后来的最大价值就变成了给人做借题发挥的材料之用了吧。

这附件是日课的word版。
论语日课 0816.doc (22.5 KB, 下载次数: 7249)

67#
 楼主| 发表于 2015年8月17日 07:15 | 只看该作者
君子不器


婷婷好棒!o(≧v≦)o~~好棒

坤学师兄说:
论语学修小组同仁书法:君子不器。虽出自一女生之手,字却颇为刚健。以下解释为两位同仁心得:所谓“不器”,不是不屑于用器,更不是不会用器。儒家对君子的要求,不是希望他只具有一种特殊的技能,而是希望他通过修德,具有多方面的技能,能够适应多方面的需求。所以儒家发展“六艺”,而不是只局限于一才一能。
何谓器?技术、技艺。孔子授徒,有六艺;佛陀传法,有五明。有余力,则学文;先德后才,德才兼备。

68#
发表于 2015年8月17日 07:48 | 只看该作者

九娟总结的真仔细
69#
发表于 2015年8月17日 10:46 | 只看该作者
辛苦九娟同志了,整理了这么多,这可算碎片化的系统化学习。
每天前进一小步,一年总能前进一大步。
70#
 楼主| 发表于 2015年8月21日 05:48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崔九娟 于 2015年8月21日 05:56 编辑

论语日课 0820.doc (23 KB, 下载次数: 7772)
论语日课(8月20日)摘录

【20150820论语日课014│李国祥】
1.论语一则已诵读10遍。原文: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輗,小车无軏,其何以行之哉?”
2.注疏已阅读并抄录。译文:孔子说:“做一个人却不讲信用,那怎么行得通。如果大车没有輗,小车没有軏, 靠什么行走呢?”
3.心得:这句话最初听到是在西游记里面,貌似是猴子正意气风发的时候吧,当时说话的语气都还能臆想出来。 那种傲气,那种理所当然,那种目空一切。
诚信的重要性,或许后代很少在系统上理论上对其重要性进行过如此高度的阐述,我们是认识到他的重要性,但 很大程度上都是从商业市场的角度来说明的。至于做到与否,则更需要在此质疑。
马云在创业之初,有个东西叫诚信通,当时人们就劝他说,这个东西在国内是不合国情的,你玩的这个东西最后 注定破产。看看,诚信这个词语都已经成为一个标签,如同一个贞节牌坊一般,成为一种话语上的修辞。好在马 云也是不到黄河心不死的好汉,当时就说,哪怕所有人都反对,这个东西也要在国内搞起来。
信,有诚信、征信、信用、信诺、信言、信仰、信赖、信物、信心、信息……也许,原文只是单纯地着重在信用 诚信之意,但如果我们将这个信进行意义的扩大,又有何不可的呢?突然就对老祖宗的思考把握不了了,这无边 无际的想象和延伸,估计是可以无穷无尽了。这或许是过度解读,但我觉得有意义。
马基雅维利在论述君王的做法时,给出的核心点是君主要有狮子般的权威和狐狸般的狡诈,说白了就是在高位上 坑蒙拐骗,哪种阴招好用用哪个?这个说法后来在西方东方学术界都有不同意见,但不管怎么说,这种做法对“ 信”之一字是一种极大的损害。中国古代过河而击的故事别世人嘲笑了数千年,孙子也是上兵伐谋,兵者诡道也 ,史官在司马迁之后也逐渐成为政治话语的遮羞布,让大家放开来讲话然后弄个袋子一麻袋拎走乱棍打……商场 如战场,法律已经那么大好几摞了,可不还是频频被钻空子;法律覆盖不到的地方,有血有泪。
今天七夕,感情上的分分合合,感觉已经太常见;曾经的月下之盟,抵不过山风抚过耳,暗月映长空。
大车无輗,小车无軏,其重要性是显而易见了。但车还在超前奔行,而我们要走的是,把輗軏修的好一点,让车 子跑的稳当一点,安全一点!


【20150820论语日课31|刘婷婷】
1、论语一则已诵读10遍。子曰:“攻乎异端,斯害也已。”
2、注疏已阅读并抄录
3、心得。在这句话里,孔子指出如果去研究那些圣人之道之外的学说,是非常有害的。我们常常觉得,不了解一个学说,就去说它是不好的,未免有些不客观。但有时候如果太过好奇,陷入歪理邪说,就很难走出来了。所以很多时候,不要对标新立异的东西太过好奇。到后世的程子朱子,直接指明“异端”就是佛教的学说,十分反对士人去接触佛学。但实际上,佛教学说已经不觉中影响了非常多儒士的思想,变成中国传统文化中不可割裂开来的要素。

【150820论语日课23】【蔡亚男】
1、论语一则原文:
子曰:“吾与回言终日,不违如愚。退而省其私,亦足以发。回也不愚。”
2、注疏已阅读并抄录
3、心得:
大智若愚。分享故事:
扁鹊是尽人皆知的神医,但很多人并不知道扁鹊的两个哥哥也颇懂医理。
一天,魏文王问扁鹊:“你们家兄弟 3 人,都精于医术,到底哪一位最好呢 ? ”扁鹊答:“我的大哥医术最好,二哥次之,我最差。”文王再问:“那么为什么你最出名呢 ? ”扁鹊答道:“我大哥治病,是治病于病情发作之前的时候,由于一般人不知道他能事先铲除病因,反而觉得他的治疗没什么明显的效果,所以他的名气无法传出去,只有我们家的人才知道。我二哥治病,是治病于病情初起的时候,看上去以为他只能治轻微的小病,所以他的名气只能在我们乡里流传。而我扁鹊治病,是治病于病情已经严重的时候。一般人看到我在经脉上穿针放血,在皮肤上敷药,用麻药让人昏迷,做的都是些不可思议的大手术,自然以为我的医术高明,因此名气响遍全国,远远大于我的两位哥哥。”文王叹道:“你说得好极了。”

【20150820论语日课009│金藏玉】 
1.论语一则已诵读10遍。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2.注疏已阅读。孔子说∶“贤德啊,颜回吃的是一小筐饭,喝的是一瓢水,住在穷陋的小房中,别人都受不了这种贫苦,回,却仍然不改变向道的乐趣。贤德啊,颜回!”
3.【学习心得】颜回处在困厄之中,却自得其乐,开心快乐全然不把贫穷放在心上,这是因为他心里富足,心中有道,所以孔子赞叹颜回是贤人。这样看来心内富足比身外富足重要多了,家财万贯未必买得到颜回的箪食瓢饮陋巷的快乐。先养心后养财吧。


【20150820论语日课014│胡志超】
1.论语一则已诵读10遍。【原文】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於事而慎於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2.注疏已阅读并抄录。【译文】君子不会致力于饮食及居住环境上追求安饱,努力勤快地做事而且谨慎地说话,又能主动地向志向行为高尚的人请求教导指正,这样就可以称得上是好学的人了.
3.【学习心得】此章在谈论为学所该有的精神与态度。这和我对自己的要求很相似——降低自己在物质方面的追求,增加在精神方面的追求。今天七夕节送给自己的礼物就是一本《瓦尔登湖》,梭罗远离尘嚣,在自然的安谧中寻找一种本真的生存状态,寻求一种更诗意的生活,和论语说的“食无求饱,居无求安”不是很相似吗?我现在喜欢简单、节制、规律的生活,所以有一天我去湖边住两年,做自己的国王,也是很有可能的~


【20150820论语日课16|蒋丹红】
【原文】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译文】孔子说:“不担心别人不了解我,只担心我不了解别人。”
傅佩荣:
“患不知人也”,为什么要担心自己不了解别人呢?因为自己有才华、学识、德行、能力,这是个人的事,不见得需要别人了解;别人不了解,那是别人的损失,重要的反而是自己不了解别人。年轻时,要寻找志同道合的朋友;年长时,要提拔正直有为的后辈;若不知人,难免造成许多错误,悔之莫及。
【学习心得】
知人很重要。
最近在看稻盛和夫的《活法2》,前言部分是马云对话稻盛和。高手之间的交谈,层次也是不一样。马云向稻盛和夫请教的是灵魂问题:企业与人性的关系。马云总结自己为什么有运气走到今天?我觉得我们可能是看懂了人性。人都有善良和邪恶的一面,希望灵魂不断追求好的一面,但如果不能把自己不好的一面控制住,把美好的一面放大起来,你不会成功的。我这几年所做的工作就是通过价值观、使命感,把公司优秀的年轻人善良的一面放大起来。
《从优秀到卓越》的作者柯林斯提倡:先人后事。首先请进合适的人选,请出不合适的人选,并令合适的人选各就其位。然后再考虑下一步该怎么走。人不是最重要的资产,合适的人才才是最重要的资产。
不管是“先人后事”还是“人的管理”,基础都是要先“知人”。要去了解这个人的品行,能力,特长,把合适的人安排这合适的位置,充分得激发人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力。这些无不需要“知人”。
所以,孔子说的: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真的是很有借鉴意义的。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和君咨询 | 和君商学院 ( 京ICP备06033816号

GMT+8, 2024年11月23日 06:08 , Processed in 0.149052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