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崔九娟 于 2015年8月17日 07:07 编辑
论语日课(8月15日)摘录 【20150815论语日课03│王旖萱】 1.论语一则已诵读10遍。原文: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le)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2.注疏已阅读并抄录。 3.心得。 本章讲了三个很重要的点,每点都可以引发很多思考,因此分作三天讲述心得。昨天讲述了“学而时习”的心得,今天讲讲我对“有朋自远方来”的领悟。 这一条在我看来主要是交友之道。古时候若朋自远方来,一般是慕名而来了。孔子讲这一条置于“学而时习”之后,也因为二者存在一定时间先后性或朴素的因果关系。这给我的启示是,现代人的人脉观念过重、交友目的性太强,导致真正的友谊少之又少,而由友谊引发的快乐更是少见了。在年轻的时候,不要企图建立庞大的人脉关系网,而是致力于“学”,提升自己,让自己足够优秀,从而吸引志同道合的朋友。另外体味到的一点是,学生时代或青年时期建立在纯粹友情上的朋友,往往不一定功成名就,也不一定是潜力股,但无论无何,只要“有朋来”相聚,你一定要开心,与“学而时习”的内心愉悦不一样,与朋友交的快乐应该外显,让人真切、强烈地感受到这段友谊的快乐。 【20150815论语日课004│金藏玉】 1.论语一则已诵读10遍。子曰:“德不孤,必有邻。” 2.注疏已阅读。孔子说:“有道德的人是不会孤单的,一定有志同道合的人来和他相伴。” 3.【学习心得】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做事情因为原则或自己的德守而孤单的时候不要着急,不要太在意周围人的眼光和闲言碎语,总会找到知音,总会找到志同道合的人。 师俭师兄:@金藏玉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很有意思,我们的先贤更加关注的是“类”是“群”(道不同,不相为谋)而不是“色”(异性相吸),孔子多次感叹时人好德不如好色之切,因为他们都是心系天下、希望将“道”行于天下、希望做一番事业的人,所以,他们关注的是群体乃至人类而不是一己的私欲,这也是君子“罕言利”的重要原因:逐利不需要人教而需要节制,追寻道义却需要君子去唤醒。尽管如此,“性相近,习相远”,人作为一个“类”,本性相去是不远的,主要是后天的环境所造就。德行如磁场,它的存在本身就源源不断地释放着能量,有相近频率的人总能够感应到,不是此人,便有彼人,不是此生,还有来世,即便“莫我知也夫”,还有“天”知(关西夫子杨震的“四知”,可谓深得此意,是以见重于后世),君子”敬业乐群”却不害怕孤独,原因正在此。德行是最大的正能量,你见或不见,它就在那里。 金藏玉:我理解的是“色”与“利”对人来说来的更直接,是跟人本性中的自私相连接的。而“德”和“仁”是放眼苍生,心系天下,把个人自私的部分、享乐的部分冲淡了。当所有人都是仁德的,便是太平盛世了。所以有的时候会怀疑,教导别人内心充满“德”与“仁”是不是另外一种自私的表现?只是这种自私是满足心理需求的利他?@八届-萧师俭-北京 @金藏玉 这个问题很棒!《礼记》有云:“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还有“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夫妇一伦是五伦之一,《中庸》甚至说“君子之道,造端乎夫妇”,显然,儒家并不笼统地反对食色,而是认为,人之所以为人,除了食色之外,还有更为紧要的使命与责任在。这一点,孟子说得很清楚: “口之于味也,目之于色也,耳之于声也,鼻之于臭也,四肢之于安佚也,性也,有命焉,君子不谓性也;仁之于父子也,义之于君臣也,礼之于宾主也,知之于贤者也,圣人之于天道也,命也,有性焉,君子不谓命也.”孟子也承认,感官的享受是“性”是与生俱来的人性,但君子却认为,这些东西不是想有就有的,而且有了也不能保证一直都拥有,这就是“有命焉”的意思;仁义礼智也是上天所赋予的(“有命焉”),而且是人之所以为人的根本所在,所以君子认为这才是真正的“性”,此“性”与感官的欲望并不矛盾、不是非此即彼的关系(这种关系至关重要),而是要发乎情而止乎礼,要“发而中节”。 “饮食者,天理也;要求美味,人欲也。”“虽是人欲,人欲中自有天理。”朱子的理解可谓精准。 @金藏玉 另外,义利的关系很复杂,有很多个层面(有机会再详细探讨),不能简单理解为“义=大利”。后期墨家就提出“义者,利也”的命题,甚至说“孝者,利亲也”,将道义功利化,这是孟子不认可的,因为他明确反对“枉尺直寻”,反对义利之间的简单换算。 【20150815论语日课 006|滕广斌】 1、论语一则已诵读10遍 【原文】子曰:“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2、注疏已阅读并抄录。译文:君子光明磊落,不忧不惧,所以心胸宽广坦荡;小人患得患失,忙于算计,又每每庸人自扰,疑心他人算计自己,所以经常陷于忧惧之中,心绪不宁。 3、心得:由于做国学方面的创业,因此必不可少与各位国学老师打交道。有一天,与一位老师交流时候,他指着一根竹子说,其实我们的领悟、修行、思想是分等级的,处于底层的那个级别的人浑浑噩噩,你也不需要去谈拯救了他们。接上来有几个级别。处在最上面的是圣贤,你也别想去拯救。我们人生困惑的是,我们的思想级别和我们所处的阶层不匹配。他指着竹子说,比如讲处于只有第二级思想修行的人,生活在第四层级上,他没有这样的思想去加持,需要去修行。我们讨论的是,我们国学到底是去协助那些层级的人修行?我至今没答案。 道家里讲,高阶的人是真人。君子坦荡荡,算真人吗?真人又是处于哪个层级?如果我们自诩做到了君子,或许都不该沾沾自喜,因为我们上面还有很多阶层。 师俭师兄:@滕广斌 译文很赞!讨论也很有意思。窃以为,修行的根本出发点还是要”拯救”自己(如果非得用“拯救”这个词的话),胡适之先生经常说的,“你最大的责任是将你这块材料铸造成器”,只有自己成为大器乃至达到“君子不器”(超越大器,博学而通乎道)的时候,影响家国天下的能量才足够大,正如湖中心的石子,自身能量愈大,激起的涟漪方能愈远。夫子有云:“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朱子认为孔子教人,这句话最为深切,但却和我们今天流行的教育理念不符,为何?值得慢慢细参。 道家就是要“去名”,大多数道家都是冷眼看世界,但他们的心却不冷。儒墨的圣贤则不然,栖栖惶惶奔走于列国,积极淑世。但是否为世人所知,除了主观的理念和努力,还与时势息息相关,王船山的书就要两百年后才为世人所知。看你选择哪个路径了,了解清楚、选好了就不再混沌了:-) 【20150815论语日课009│李国祥】 1.论语一则已诵读10遍。原文:樊迟请学稼。子曰:“吾不如老农。”请学为圃。曰:“吾不如老圃。”樊迟出。子曰:“小人哉,樊须也!上好礼,则民莫敢不敬;上好义,则民莫敢不服;上好信,则民莫敢不用情。夫如是,则四方之民襁负其子而至矣,焉用稼?” 2.注疏已阅读并抄录。译文:樊迟向孔子请教如何种庄稼。孔子说:“对于这件事情,我不如老农。”樊迟又请教如何种菜。孔子说:“对于这件事,我不如老菜农。”樊迟退出以后,孔子说:“樊迟真是小人啊。在上位者只要重视礼,老百姓就不会不敬畏他;在上位者只要重视义,老百姓就不会不服从他;在上位者的人只要重视信,老百姓就不会不用真心实情来对待他。要是做到了这些,四面八方的老百姓就会背着自己的小孩来投奔,哪里用得着自己去种庄稼呢?” 3.心得:很多话语的理解都是双面性的。这里面体现的一种教育情怀,值得体味。有自己想法的老师,去贯彻自己思想的老师,有自己性格和价值取舍的老师,想来是很有意思的,特别是偶尔还有一点小脾气。民国时很多大家不也是这样么?想来就透着温馨。学术、研究、教学,我觉得都需要一种自我的发现,只有有自我发现的人,才能更好的启发别人去发现自己。 在这里说精英和民主有些不合时宜,要从产业的思维来看待很多事情,不符合产业形势发展的领域,我们就尽量不要将自己的事业投注在这个领域。农业虽然占据了中国几千年主流历史,但不过是农业经济的体制使然,养就的小民自给自足。孔子深知仕途才是时代的朝阳行业,因而反复强调的是学而优则仕,小农业做的再好,不过一小农,陶渊明归隐更多的不过是一种无奈之举。 当然,每个行业都是需要的;每个行业做到顶端,都是食物链的boss。 【150815论语日课013】【钱莹】 【原文】子贡欲去告朔之饩羊。子曰:“赐也!尔爱其羊,我爱其礼。” 【译文】子贡提出去掉告祭祖庙用的活羊。孔子说:“赐,你爱惜的是那只羊,我爱惜的是那种礼啊。” 【张居正讲解】赐也,尔之欲去乎饩羊者,岂以告朔之礼废,饩羊之供无实。爱惜此羊而欲去之矣乎!自我观之,所爱尤有甚于羊者。盖正朔颁于天子,所以示天下之有君,告朔行于诸侯,所以示天下之有亲,最为礼之大者。今此礼虽废,而饩羊犹存,后之人,或有因羊以求礼,举而行之者,若将此羊一并去了,则告朔之礼,随羊以亡,自此天子不复颁朔,而人不知有君,诸侯不复视朔,而人不知有亲矣。是礼之亡不尤为可惜耶?夫孔子之意在于存礼,而子贡之言,唯求省费,圣贤度量之广狭,用心之大小,区以别矣。 【心得】1、孔子之意,今世仍有意义。我们往往因省事或省钱而省略了一些必要的礼节。孔子既不主张奢侈的礼数,但又强调保留根本的礼节。反思一下,我们对父母往往愿意花很多钱买礼物,但却忽略了孝的根本是孝敬的心,是不色难,是不让父母担心。我们对朋友,因为有许多外地朋友举办婚礼,每每我先生都要亲赴现场祝贺。我现在可以体会了,如果不是亲自赶赴,而只是给朋友汇去礼金,那么这个礼其实就没有做到,对朋友的祝贺也不够诚心。 [size=10.5000pt]2、孔子虽然是批评了子贡,但我觉得是废正朔在先,后人才有废告朔之心,但孔子不便于直指鲁文公,因此借此表明了自己的看法。 【20150815 论语日课 21| 崔九娟】 1、论语一则已诵读10遍 【原文】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19.6 2、注疏已阅读并抄录 3、心得: “学虽博,贵能反就己身,笃实践履。”学的知识应该成为指导自己生活得更好的艺术,如果读很多书却不能修炼好自己,提高自己对生活中遇到的事情、问题的判断和理解能力,就是死读书了。 读书过程中提的问题也不要是漫无目的空洞宽泛的,要贴近己身的实际情况来问,要独立思考,不能人云亦云。 师俭师兄:@八届-崔九娟-济南 是的,提问也大有学问,所以《学记》中才有“善问”和“不善问”的区分:“ 善问者如攻坚木,先其易者,后其节目,及其久也,相说以解。不善问者反此。 ”与此章可以参照:-) 【150814论语日课19】【蔡亚男】 1、论语一则原文: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2、注疏已阅读并抄录 3、心得: 心有理想,出暖花开。胸怀大志之人承载的人生的信念,足矣抵御周遭的变故、冷遇,不会成为蝇营狗苟之辈。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每个阶段都有每个阶段的任务和收获,进步都是循序渐进的,不可放任懒惰,也不可好高骛远。从从政角度讲,是引导学者的作用,学者定则社会安矣。 【150815论语日课20】【蔡亚男】 1、论语一则原文: 孟懿子问孝。子曰:“无违。”樊迟御,子告之曰:“孟孙问孝于我,我对曰‘无违’。”樊迟曰:“何谓也?”子曰:“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 2、注疏已阅读并抄录 3、心得: 得为而不为,与不得为而为之,均为不孝。曾经看过一个分析,如果没有和父母居住在一起,而是每年回家一次,那么在今后所有与父母共处的时间也只有两天了。陪伴父母,理所应当,得为而不为,不孝矣。 师俭师兄:@八届—蔡亚男—北京 不可放任懒惰,也不可好高骛远,将“循序渐进”理解得很深入呀:-)因为要”循序”,所以“不可好高骛远”,要安于当下,做好当下的一百分;因为“渐进”,所以“不可放任懒惰”,而要砥砺前行,日新日新又日新。 20150815 论语日课 11 蒋丹红 1.11【原文】子曰:“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译文】孔子说:“观察一个人,要看他在父亲活着的时候选择什么志向,在父亲过世以后表现什么行为。如果他能三年之久不改变父亲为人处事的作风,就可以称得上孝顺了。” 傅佩荣:“父在关其志,父没观其行”,在古代,父亲是一家之主,任何决策都是由家长决定,做子女的没有单独采取行动的自由。所以,在父亲活着时要看一个人的志向,志向是尚未表现为行为的内心方向;直到父亲过世后,才能看出一个人的行为。 【学习心得】:正如傅佩荣介绍的背景,在古代,父亲是一家之主,任何决策都是由家长决定的,所以,在这个背景下,会有这样的一则论语。对于现代的人来说,这则论语会是不合时宜的。 如果父亲做得对,三年之后根本没有必要改;如果父亲做得不对,为什么要等三年才改? 这里,讲的是“道”,可引申为做人处事的作风。虽然现在,家长的一言堂有所改观,但是,在一个屋檐下生活,子女还是会潜移默化得受到家长的影响。思维习惯,做人处事的风格都会不知不觉得跟随父母的作风。 应该辩证得看这条论语。对于,父母身上好的习惯和作风,应该传承,比如,我爸爸的善良,在我身上也有体现,我也希望一直传承下去。 对于,父母的局限性,首先应该认识父母的局限性,其实,应该突破这些局限性。有时候,人事很难突破这些局限性的。在人生的前20多年,一直与父母在一起生活,有一些生活习惯和思维方式已经自然而然得成为了你的思维方式和习惯,你甚至都意识不到。所以,有些时候,要跳出环境,要以全新的视角来观察自己,也要仔细观察优秀人的行为和思维方式,认识到自己的局限,然后突破这个局限。我觉得父母对我们影响最大的是思维方式,比如,之前网络很流行的,穷人之所以穷是因为穷人的思维方式。 时代在发展,“孝”这个的含义也在发生变化。“孝”不必拘泥于形式,也不必成为道德绑架。 【20150815论语日课009│胡志超】 1.论语一则已诵读10遍。【原文】 曾子曰:“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 2.注疏已阅读并抄录。【译文】曾子说:“谨慎地对待父母的去世,追念久远的祖先,自然会导致老百姓日趋忠厚老实了.” 3.【学习心得】慎终追远,明德归厚”出自《论语·学而》载曾语.“慎终追远”是对先人一生行为的哀思与深情追忆;“明德归厚”则是了解先人事业功勋,并对其高风亮节、嘉言懿行的一种诚挚的缅怀. 论语中很有趣的一点就是同一句话有时会有很多的解释,恰如那句“一千个读者有一个个哈姆雷特”,南怀瑾先生就对这句有不同的解释——“凡事追本溯源,找到事情的原始起因,才能把事情做好”。那么谁是正确的呢?我认为都对,恰如小马渡河的故事~ 【20150815论语日课26|刘婷婷】 1、论语一则已诵读10遍。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2、注疏已阅读并抄录 3、心得。复习旧的知识能够获得新的东西,就可以当老师了。我认为这应该是一种随着时间流逝和经验的积累,人的理解力会有所提升的情况,于是就会对之前的知识有着新的理解。书本上的东西,最终变成自己的知识体系,为自己所用,所以已经可以给别人传讲了。 师俭师兄:@八届-重庆-刘婷婷 你的心得让我很受启发:人的阅历会改变,理解力也会随之而变,所感悟的经典也会随之而变,此感悟成为经典的注疏后与经典一起流传甚至成为新的经典,这就是温故知新、人能弘道的道理:-)
附件是word版。
论语日课.doc
(35.5 KB, 下载次数: 789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