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君咨询 | 和君商学院

 找回密码
 实名注册
搜索
楼主: 如蕤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每日分享】积少成多,积微成博

[复制链接]
11#
发表于 2015年6月16日 10:11 | 只看该作者

【每日分享】对“无为无不为”的理解(2015-06-15)

本帖最后由 综合组 于 2015年6月16日 17:22 编辑

值日生:张鹏
【分享内容】道德经上处处都有“为”与“无为”的辩证,但“为”这个字究竟如何理解呢?
第一层意思
简单来看,“为”是“做、行、干”的意思,比如初中课本上一篇课文《为学》讲:天下事有难易乎?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亦。
但按这个意思在读道德经时往往就会有冲突、有困惑,而不能通。
第二层意思
从“做、行、干”出发,为但更代表“做成、干成”这个结果这个状态,故有“作为、成为、行为”这些词,即有“成了”的这种感觉。
第三层意思
这个“成了”的状态,在古语义中更有“所有、拥有、私有”的状态,即是你的,是你所有拥有私有的。
理解到这一步,再来看“无为而无不为”,就有点感觉有点味道了,即“不要私有,而无所不有”!
经典对照
然后再来对照经典里的话,如《金刚经》上讲,“一切贤圣皆以无为法而有差别”,即与“无我相”而相通;
如《道德经》上讲“为者必败,执者必失”,私有、执着则必败、必失;用于政治上也是,故天下为公。
故“无为而无不为”的意思,不是“什么事都不去做又什么事都去做”的悖论,而是“不要私有而又无所不有”的意思。
体会了这个,就会理解道德经里为何要推崇水,也会体会天人合一、万物皆备于我的古道。
谢谢!欢迎讨论辨意!
12#
发表于 2015年6月16日 10:18 | 只看该作者
对中医有切身体会的就是正脊,摸脊椎判病,后通过首发恢复脊椎原位,治病。与西方所谓整脊(脊骨神經醫學,英语:Chiropractic)异曲同工。
13#
发表于 2015年6月16日 10:19 | 只看该作者
我更喜欢论坛的形式,开心
14#
发表于 2015年6月16日 10:49 | 只看该作者
己所甚欲亦勿施于人!
说得太好,曾有个比喻,说父母是一张弓,孩子时上帝的箭,父母在上帝的召唤下弯弓使力,把箭射向无穷远的未知终点,上帝爱这箭飞得又快又远,也爱那弓的不偏不倚、沉稳有力。
原文附下:
On Children 育儿诗
Kahlil Gibran (黎巴嫩) 纪伯伦 冰心译

Your children are not your children.
你们的孩子都不是你们的孩子。


They are the sons and daughters of Life's longing for itself.
乃是生命为自己所渴望的儿女。


They come through you but not from you,
他们是凭借你们而来,却不是从你们而来。


And though they are with you, yet they belong not to you.
他们虽和你们同在,却不属于你们。


You may give them your love but not your thoughts.
你们可以给他们以爱,却不可给他们以思想。


For they have their own thoughts.
因为他们有自己的思想。


You may house their bodies but not their souls,
你们可以荫庇他们的身体,却不能荫庇他们的灵魂。


For their souls dwell in the house of tomorrow, which you cannot visit, not even in your dreams.
因为他们的灵魂,是住在明日的宅中,那是你们在梦中也不能想见的。


You may strive to be like them, but seek not to make them like you.
你们可以努力去模仿他们,却不能使他们来象你们。


For life goes not backward nor tarries with yesterday.
因为生命是不倒行的,也不与昨日一同停留。


You are the bows from which your children as living arrows are sent forth.
你们是弓,你们的孩子是从弦上发出的生命的箭矢。


The archer sees the mark upon the path of the infinite, and He bends you with His might that His arrows may go swift and far.
那射者在无穷之中看定了目标,也用神力将你们引满,使他的箭矢迅速而遥远地射了出去。


Let your bending in the archer's hand be for gladness;
让你们在射者手中的弯曲成为喜乐罢;

For even as He loves the arrow that flies, so He loves also the bow that is stable.
因为他爱那飞出的箭,也爱了那静止的弓。
15#
发表于 2015年6月16日 10:49 | 只看该作者
己所甚欲亦勿施于人!
说得太好,曾有个比喻,说父母是一张弓,孩子时上帝的箭,父母在上帝的召唤下弯弓使力,把箭射向无穷远的未知终点,上帝爱这箭飞得又快又远,也爱那弓的不偏不倚、沉稳有力。
原文附下:
On Children 育儿诗
Kahlil Gibran (黎巴嫩) 纪伯伦 冰心译

Your children are not your children.
你们的孩子都不是你们的孩子。


They are the sons and daughters of Life's longing for itself.
乃是生命为自己所渴望的儿女。


They come through you but not from you,
他们是凭借你们而来,却不是从你们而来。


And though they are with you, yet they belong not to you.
他们虽和你们同在,却不属于你们。


You may give them your love but not your thoughts.
你们可以给他们以爱,却不可给他们以思想。


For they have their own thoughts.
因为他们有自己的思想。


You may house their bodies but not their souls,
你们可以荫庇他们的身体,却不能荫庇他们的灵魂。


For their souls dwell in the house of tomorrow, which you cannot visit, not even in your dreams.
因为他们的灵魂,是住在明日的宅中,那是你们在梦中也不能想见的。


You may strive to be like them, but seek not to make them like you.
你们可以努力去模仿他们,却不能使他们来象你们。


For life goes not backward nor tarries with yesterday.
因为生命是不倒行的,也不与昨日一同停留。


You are the bows from which your children as living arrows are sent forth.
你们是弓,你们的孩子是从弦上发出的生命的箭矢。


The archer sees the mark upon the path of the infinite, and He bends you with His might that His arrows may go swift and far.
那射者在无穷之中看定了目标,也用神力将你们引满,使他的箭矢迅速而遥远地射了出去。


Let your bending in the archer's hand be for gladness;
让你们在射者手中的弯曲成为喜乐罢;

For even as He loves the arrow that flies, so He loves also the bow that is stable.
因为他爱那飞出的箭,也爱了那静止的弓。
16#
发表于 2015年6月16日 12:15 | 只看该作者
综合组 发表于 2015年6月16日 10:25
【每日分享】在热力学中有一个表述系统无序性的概念叫做“熵”,熵越大,系统的无序性越强。所谓无序,就是 ...

【上海在线班10组-水滴】
         分享一个我对传统智慧的一点猜想,在高中学习物理中的能量守恒定律时,我就联想到太极图,按照能量守恒定律“能量既不会凭空产生,也不会凭空消失,它只会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另一种形式,或者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其它物体,而能量的总量保持不变。”能量守恒定律是自然界普遍的基本定律之一,这跟太极图中的阴阳转化异曲同工,阳中含阴,阴中有阳,当一面发展到一定程度就会转向另一面,比如一个新生事物从诞生、发展、壮大再到消亡,然后又有新事物孕育其中。正如易经中提到的潜龙、见龙、飞龙、亢龙的一个发展规律。我猜想自然界的守恒是不是可以解释我们的阴阳图。
          还有一个猜想,我们在物理中也学过场的概念,比如说磁场、重力场等,我觉得场的概念可以跟传统文化中环境的影响相联系,比如数术中描述的命理会受到星象的影响、或者中医里有表述人体受四季或节气影响等。场的影响很有可能就是所谓的环境作用。
17#
发表于 2015年6月16日 12:16 | 只看该作者
【上海在线班10组-水滴】关于传统智慧与现代科学的共鸣
         分享一个我对传统智慧的一点猜想,在高中学习物理中的能量守恒定律时,我就联想到太极图,按照能量守恒定律“能量既不会凭空产生,也不会凭空消失,它只会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另一种形式,或者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其它物体,而能量的总量保持不变。”能量守恒定律是自然界普遍的基本定律之一,这跟太极图中的阴阳转化异曲同工,阳中含阴,阴中有阳,当一面发展到一定程度就会转向另一面,比如一个新生事物从诞生、发展、壮大再到消亡,然后又有新事物孕育其中。正如易经中提到的潜龙、见龙、飞龙、亢龙的一个发展规律。我猜想自然界的守恒是不是可以解释我们的阴阳图。
          还有一个猜想,我们在物理中也学过场的概念,比如说磁场、重力场等,我觉得场的概念可以跟传统文化中环境的影响相联系,比如数术中描述的命理会受到星象的影响、或者中医里有表述人体受四季或节气影响等。场的影响很有可能就是所谓的环境作用。
18#
发表于 2015年6月16日 20:27 | 只看该作者
王旖萱 发表于 2015年6月14日 21:00
对了,突然想到,论坛和微信是可以结合起来的。微信的讨论仅限于当天,过了以后就没人讨论了,而论坛可以为 ...

是这样啊!
19#
发表于 2015年6月16日 23:46 | 只看该作者
【每日分享】20150616
乡愿——出自《论语》、《孟子》
第一部分:原文出处
《论语》
子贡问曰:“乡人皆好之,何如?”子曰:“未可也。”“乡人皆恶之,何如?”子曰:“未可也;不如乡人之善者好之,其不善者恶之。”子曰:“众恶之,必察焉;众好之,必察焉。”
子曰:“乡愿,德之贼也。”
《孟子》
言不顾行,行不顾言,则曰:‘古之人,古之人。行何为踽踽凉凉?生斯世也,为斯世也,善斯可矣。’阉然媚于世也者,是乡原也。”“万子曰:‘一乡皆称原人焉,无所往而不为原人,孔子以为德之贼,何哉?’曰:‘非之无举也,刺之无刺也,同乎流俗,合乎污世,居之似忠信,行之似廉洁,众皆悦之,自以为是,而不可与入尧舜之道,故曰“德之贼”也。孔子曰:“恶似而非者:恶莠,恐其乱苗也;恶佞,恐其乱义也;恶利口,恐其乱信也;恶郑声,恐其乱乐也;恶紫,恐其乱朱也;恶乡原,恐其乱德也。”
第二部分:话题引子
周围的朋友同事都说他这个人不错,很能玩的来,工作做的也说得过去,看着很不错,可为什么有时自己会讨厌这种人。第二次大课,先生就提到过这种人,称其恶心。不知道大伙听到没有,孔子有些评论人的话,很严厉,而且我们自己一想,又担心生怕是说自己。这种东西不好讲,讲了大家也不爱听。在我们的群里姑且用来自省吧。
第三部分:议论纷纭
紫玄  08:29
虽然我看得不太懂,但是我第一时间想到了一个历史故事,具体人物名称不太记得了,好像是正值朝廷叛变还是党派之争,有三个大臣在商议是否效忠皇上,讨论的时候有两人一直很激动地声讨叛贼,说誓死效忠,另一个人默默地没有做声。结果第二天,那两个誓死效忠的就叛变了,而没作声的人反而没有叛变。个人觉得那两个人有点是。
彭博  08:29
好惭愧很久不学文言文了都没有看懂,但是@八届-王涵-北京 这样一说 联系到了先生上课时提到的那种人 好像有点理解了
ALVIN  08:30
乡愿最大的问题是没有道德原则标准
彭博  08:31
是否可以用表里不一来形容
ALVIN  08:32
乡愿者自己只是随流,自己可能也不知道自己没原则
张鹏  08:50
有深度有力度,否则亦乡愿也。
caicai  08:56
看到乡愿,想到了“中庸”,虽然能模糊感觉到两者不一样,但是也不能确切说出本质上哪里不同?同志们怎么理解的?
康钊  08:59
“阉然媚于世也者,是乡愿也” 太传神了。
caicai  09:07
嗯呢,这三个特点非常鲜明。以前看论语,理解的乡愿是类似“好好先生”,就是观点不明确,有点和稀泥的感觉。想想这类人可能或许把这种做法标榜为中庸了,所以才有这样的疑问。
ALVIN  09:09
中庸是知而守正,高标准的态度
ALVIN  09:16
乡愿就是好好先生,老好人。
ALVIN  09:17
你好我好大家好的那种人
康钊  09:34
文胜质。
fox  09:36
我觉得不应该只看表面,你好我好大家好不是最好的状态么?怎么能批评这样的人呢,关键是看是否有原则,这才是评价的原则
康钊  09:40
如果落实在生活里,自已先能做到“别装” , 这个要求就是进步了。
ALVIN  09:43
你好我好大家好,不是讲的利人利己,而是对所有事情都说对,没有是非标准。请问你是喜欢能指出自己不足的朋友,还是啥都说对的朋友
Sheldon P. Meng  09:49
我认为文言文可以发,毕竟文言文是我们学习国学的利器,有些白话不能确切表达文言文的原意。当然,我建议转发文言文的同时,附上白话解释,这样对于不喜欢文言文的同志也可以看得懂。@王涵
我对乡愿的肤浅认识是:正如孔夫子所讲,“乡原,德之贼也。”乡愿这种人最明显的特征是表里不一,内心不真诚,比较像伪君子,外表看来像模像样,其实内心各种邪念和贪欲,所以给大家不真实的感觉。就像先生在大课所讲,这种人有些假,有些恶心。看得乡愿和先生周日讲得大课,我也在反思自己是不是乡愿?自己是不是伪君子?如果有是的地方,必须马上改正,如果没有,也应该提起高度警觉!同时,我也想到,我们在以圣贤的标准看待他人的同时,是不是也以圣贤的标准要求自己?比较好的做法应该是严以律己宽以待人!每天晚上应该像曾夫子一样“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当然这个标准可以换成自己要求自己的标志,比如致良知、良德等等。
fox  10:01
道德标准从来都是约束自己的,最可怕的就是用道德标准约束别人,尤其是用自己的标准要求别人。那就是红卫兵们的悲剧。所谓乡愿都是事后来看,盖棺定论的,事前谁知道别人的做法只是出于习惯还是没有原则?如果看到一个人和别人关系处得好就讨厌,这不也是一种无原则的乡愿么?毕竟我自己都不能保证自己只喜欢听坏话,更无法保证别人也喜欢听坏话。所以如果只是看到别人善于交往就说谁谁谁“恶心”,其实是对自己缺少社交能力的一种自卑,却绑架了道德的高尚,这才是乡愿吧
向猛  10:06
“乡愿”至于善于交往是两个概念。。。乡愿的人必然“见好人说好话,做好事;见坏人,做坏事;且这个人本就没有原则”。这类人表象就是善于交往。但反过来,善于交往的人并不一定就是此类人。有些人善于交往,能够跟各类人说上话,这类人与乡愿的区别就在于他们是有原则和标准的。
自古人们讨厌的是那类没有原则的骑墙派而已。
fox  10:15
确实如此,如果只看表面是无法判断谁是乡愿,谁是善于交往,毕竟从举动上看都很像,有道是周公恐惧流言日,王莽谦恭未篡时。
ALVIN  10:17
不去看别人,反思自己足矣。
fox  10:18
可是最近的考古发掘自己最新文献的记载发掘结果显示,周公恐怕也不是孔子眼中那么高尚,估计王莽也未必像古人认为的那么虚伪。连这两件公案都不是那么肯定,如何去在事情还未分明时判断别人?所以所谓乡愿,只管自己,不管别人
张鹏  10:19
我经历了这些阶段,但现在理解到,必须看自己,朝内看。
向猛  10:20
孔子被人也是说省自身,而非论他人
郭坤学  11:07
@六届—张吉宏—上海 道德标准从来都是约束自己的,最可怕的就是用道德标准约束别人,尤其是用自己的标准要求别人。那就是红卫兵们的悲剧。[强]
张锁
20#
发表于 2015年6月17日 16:16 | 只看该作者
张鹏4 发表于 2015年6月16日 10:11
值日生:张鹏
【分享内容】道德经上处处都有“为”与“无为”的辩证,但“为”这个字究竟如何理解呢?
第 ...

张鹏同志这个见解很赞。

    也来说说我对“有为,无为”的看法。请多指点:

   为,是对于道来说的,道法自然。道可以理解成自然规律,万事万物都有它的规律可循。为,就是自然规律。

    有为,就是说你得按照自然规律办事。你就可以成功。

    上善若水,水利万物而不争。这可以印证张鹏关于“私”的观点。水是道的一种表现,滋润着大家伙。不争不占,但又存于天地。那肯定就是自然规律了。

   从易经上来看,天是乾,地是坤。天地中间站个人。天地滋养了万物,也没见天地向人们要过什么,尽是付出。也可印证之。

   从佛家的因果来说,这也是自然规律。种因得果。为善不为恶。也是宣扬类似的精神。

   倒推NNN年,老李写完道德经,开着宝牛当神仙去了。当时的社会背景、老李想宣扬的理念等等也需要考虑进去的。  

    所以,古人在理解和传播这些哲学思想时,会有意无意故意不小心的将道理解为善的、好的。将有为,认为是遵道。将不为,认为是不遵道。

    实际上,大道真是无情的。有情的,是道反映出来的人。

    正是因为有了人的有情,才将无情的大道演绎成世间繁华,沧海桑田。
    正是因为有了道的无情,才将有情的作为印证得天道昭彰、淋漓尽致。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和君咨询 | 和君商学院 ( 京ICP备06033816号

GMT+8, 2024年4月25日 10:27 , Processed in 0.121232 second(s), 1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