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君咨询 | 和君商学院

 找回密码
 实名注册
搜索
楼主: 如蕤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每日分享】积少成多,积微成博

[复制链接]
1#
发表于 2015年6月28日 06:35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周叶 于 2015年6月28日 06:56 编辑

【每日分享】我读坤卦(2015-06-27)
值日生:周叶

【分享内容】
        昨天顾越峰同志分享了易经乾卦的相关内容,今天我就聊且接着这个话题谈谈坤卦。正所谓一阴一阳之谓道,阴和阳是分不开的,它们之间相互发生作用才有了这个世界。
        了解坤卦,我们先从三个方面入手。第一,外形—它由六个阴爻组成;第二,卦辞—元亨,利牝马之贞;第三,卦象—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它们蕴含了什么信息呢?可以看到,无论是哪一方面,坤卦和乾卦都是息息相关的。乾卦由六个纯阳爻组成,它们二者也是六十四卦中唯一的纯阴阳卦;乾卦的卦辞—元亨,利贞,坤卦相较而言只多了牝马一词,牝马是母马的意思,而母马的特征是无论公马走到哪里它都会跟随,也就是说坤卦强调从一而终的配合,正如坤卦用六所言,利永贞;乾卦的卦象—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天是运动的变化的和富含创造性的,大地是静止的包容的和富含配合性的。
         其次,我暂且结合职场和对自己配合者角色的定位,来谈谈坤卦的六个爻辞。初六:履霜,坚冰至。顾名思义,当我们踏在了霜上面,就要意识到离坚冰不远了,从而提前做好防寒准备。一般作为职场的新人,都会保持着这样高度的警觉性,对未来可能会出现的问题具有一定的预见能力;六二:直、方、大,不习无不利。直、方、大都是很好的品质,不习无不利指的是学错了还不如不学,也就是告诫我们不要去沾染陋习,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保持良好的品质持续精进。在职场呆久了的人一般都多多少少会沾染一些比较“聪明”的习惯,而这一爻就是告诉我们不要去沾染这些,否则就走不到六三;六三:含章可贞,或从王事,无成有终。含之一字,想象我们吃糖果的样子,最难的是一直含着它慢慢去体味那份甜蜜,所以含主要指内敛,或指疑惑,因为事物是随时可变的,要成为一个合格的配合者,必须保持着疑惑,只有这样才能不惑,也就是要合理的判断,妥当的表达,无成有终指的是即使我们从头到尾把一件事做好了,也只是在尽我们的本分而已,是没有成就的,也就不要有邀功的想法;六四:括囊,无咎无誉。囊,口袋,特征是袋大口小,也就是要我们口风紧的意思。能走到六四爻,就代表我们在配合者的道路上达到了一定高度,得到了领导赏识,这时候麻烦就来了,开始有人向你打听消息,领导也会经常问你一些很难回答的问题,所以古时真正的中国人说话,是没有真假之分的,他永远只说妥当的话,也就是逢人只说三分话,只有这样他才能安全;六五:黄裳元吉。黄是协调的意思,这一境界要求我们无为,不去制造问题,尊重别人协调关系,这一爻是最让人愉快的境界,功劳很大,却不会引起领导的猜疑;上六:龙战于野,其血玄黄。凡事物极必反,坤卦走到了最后一爻时,出现了属于乾卦爻辞的“龙”之一字,这意味着配合者没有把握好自己的角色,势必引起乾卦领导者的猜忌,坤龙和乾龙相斗,两败俱伤,玄是乾龙的血,黄是坤龙的血。
         可以看到,整个坤卦除了六五爻都是比较压抑的,因为坤卦是配合者的角色定位,它的关键是利永贞,也就是绝对的忠诚(因此对跟随的领导者的选择尤为重要),既要做好份内的事又不能要求功劳和荣誉。但人生本来就是走过艰难险阻的过程,领导者也并没有那么好当。
         以上内容为观看曾仕强教授《易经的智慧》系列视频所感,他还有《易经中的管理智慧》等讲座视频,有兴趣的同志可以去了解下。

【同志回帖】
二届-郭坤学-北京:赞!感谢分享!
八届-张鹏-东莞: @八届-周叶-长沙学习了,收藏慢慢看![玫瑰]
八届-蔡亚男-北京:学习了,感谢分享

点评

感谢感谢,对六爻的解释与工作的联想很受用。也幸而之前听过老师讲过,还好懂一点周易,否则看都看不懂。  发表于 2015年6月30日 09:53
《易经》特别好玩儿噢~  发表于 2015年6月29日 22:44
因为你的分享,第一次对易经中的智慧产生了兴趣^^  发表于 2015年6月29日 12:42
2#
发表于 2015年7月8日 08:51 | 显示全部楼层
【每日分享】道德经关于本体论的解读(2015-07-07)
值日生:周叶
【分享内容】
一、 总论
老子的《道德经》涵盖了极其丰富的内容,比如关于人的存在方式、宇宙论、矛盾论等等,但个人认为其最重要的内容乃对本体论的追问。实际上在这一时期,整个人类社会处于一种类似于婴孩时期的本真状态,对整个世界充满了好奇与疑问,想象力也极为丰富。相应也产生了对人类文明发展史影响极为深远的西方古希腊哲学以及东方诸子百家哲学,它们很多都对世界的本源问题进行了思考。如古希腊从泰勒斯把世界的本源归结于“水”开始,走上了一条追寻本源的漫漫长路。阿纳克西曼德提出了不确定的质,赫拉克利特提出了“火”等等,直到柏拉图了绝对理念,并由此开启了理性的时代。
老子里关于本体论的学说可谓集中体现在了第一章,之后的多章内容或是其内容的扩充或是对其的阐释。
二、第一章之解读
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此处的“道”和“名”,可以看做是事物的两种存在方式:本真的存在和处于与人相互作用关系中的存在。“道”是一种本真的存在,是存在之存在,即海德格尔所说的“此出—离的在”或“此在”;而“名”是有所指的概念,正所谓“名分”, 由“名”定“分”,有什么样的名就须尽什么样的分,名家所常说的“正名”就是这个意思。但这个“名分”的确定却不是人为任意的,而是符合一定的规律在长期历史中逐渐形成的。它是人对这个世界的言说,关于人思想的表达。实际上这种言说已经代表了人类对这个世界的认识与改造,但这种关系是说人与这个世界处于一种相互作用的感性对象性关系,也是一种本真的未被遮蔽的关系,它尽可能地呈现事物本身。“道”,即事物本身所天然具有的性质以及规律,而“名”,我们对这个世界的认知,虽然某种意义上存在着言说本身所具有的主观遮蔽,但其从本质上乃是以道为本,尽可能地接近道、呈现道本身,并且同时还符合了一定的历史规律与社会规律,因为“名”本身就是处于历史社会中的,是在历史规律下慢慢形成的。
这样的理解方式不是毫无根据的,一方面它是通过整篇文章的一致性而推导出来的,另一方面也是符合春秋战国时期的历史环境与那个时代人们所特有的特征的。春秋战国时期我国处于各诸侯势力互相割据对立的纷争局面,战乱不断,人民处于自然灾害与政治权利剥削的双重挤压下,生活于水深火热之中。而作为中国当时的知识分子,必然要对当政者与人民百姓的处世方式进行思考。老子从“道”入手,从事物本身所具有的性质入手,看到了道本身的规律,并由此看到了人及其行为在这个世界中对事物存在方式的影响。人们如果过多的对道本身进行干预,就会遮蔽道本身,甚至使得道反噬人类,因此我们要做的只是尽可能地呈现道。由此推及人本身,我们最好的生存方式就是呈现最本真的自身,而不是为多种欲望目的所驱动去有目的地改造自身,从而遮蔽了最初的那个存在本身。接下来我们会一一来说明。
“可道”、“可名”与“常道”、“常名”相对立。可道和可名是一种被遮蔽的道和名,如长江作为我们的母亲河,它本真的存在着,它的道乃是孕育生命,而随着人类“有为”的深入,它成为一个仅仅提供水力资源的载体,成为这样的一个可道;同样,近代牛顿力学提出的三维空间概念,它不是对事物本身存在的言说,而是建立在认识论基础上虚构出来的一个概念,并因此把人类带入了这个虚构的空间世界,显然这是与“名”本身相去甚远的。常即恒常,常道就是恒常的道,也即自在的道,未被遮蔽的那个道。常名也是那个未被遮蔽的名。
总之,道和名是事物本真存在的两种方式,道要求我们纯粹地去感受事物,而名要求我们尽力把事物澄明地呈现出来。二者实质上是统一的,统一于未被遮蔽的感性关系,也可以说统一于相互敞开澄明的关系。
“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该句原文是没有断句的,因此也造成了理解的困难。我们这里探讨两种断句方式:“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或“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对第一种而言,这里的“无”可以被理解为“常道”和“常名”,即未被遮蔽的,只是对自身的显现;“有”可以解释为“可道”和“可名”,是处于人主观活动下的道和名,与人发生相互作用。可这种解释方法有其自身矛盾的地方,无法完全地自圆其说:“无”是未被遮蔽的事物的存在,而“有”是被遮蔽的事物的存在,而被遮蔽的事物如何能成为万物之母,这就无法合理地得到解释。因此我们只有把“有”解释为一种感性的相互作用关系,一种未被遮蔽的感性对象性关系,自然即我,我即自然。可这就与“无”的意义有所重叠。除非“无”和“有”都是指事物的本真的存在,即“常道”和“常名”:无”是此出—离的在,是此在,与“道”相对应;而“有”则是处于与人相互作用的感性关系下的在,与“名”相对应。因为“无”,事物才得以存在,因为“有”,事物间发生了相互作用的感性对象性活动,从而使得新事物得以生成。因此,“无”为天地之始,“有”为万物之母。
而第二种断句方式就比较容易理解了。“名”并不是事物天然所有的,“无名”才是事物本身的存在状态。有了人,有了人与事物的相互作用关系,“有名”才成为可能,但也正是“有名”使得了事物的存在成为可能,因为任何事物都是在它的对象中存在的,没有对象就没有事物本身。比如说,我们所说的自然界实质上是人化的自然界,人类历史实质上是自然界转化为人化自然界的过程。没有人,纯粹的自然界本身是没有存在意义的,即没有名的物是没有存在意义的。没有人,就没有自然界。因而,可以这样说,道本身是不可被言说的,是“无名”,是事物存在的本真状态;而人与世界间相互作用的感性对象性关系的体现是“有名”,是现实世界之母,正因为“有名”,事物才得以存在和生成。
由此可以看到,这两种方式实际上也是统一的,无和有就如道和名一样,是事物本真存在的两种方式。至于无和有的关系论证,我们来看下文。
“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
“徼”,王弼注:“归终也。”因此“无”和“有”分别对应的就是始物和终物,可以认为始物就是那个此出—离的在,是处于敞开澄明状态的此在,而终物则是与人发生相互作用关系的生成之存在。
无论是对始物还是终物,我们都需要“观”。何谓“观”,观是一种感官活动。它意味着我们是无遮蔽地感受事物本身,而不是借助于各种工具借助于我们的理性思维去有目的地认识和改造事物。因为任何中介都会使得事物本身蒙上遮蔽的面纱。这种“观”,也就是马克思所说的感性对象性活动。这种感性活动是处于感性对象性关系中的事物所具有的。因此老子的这句话就是说我们要去感受事物敞开之此在,观终物存在之生成。而不是去有目的地认识事物与改造事物。我们要“无”了自己,从而才“有”了事物本身。
“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这句话是老子对这个世界的本源问题的观点的集中表达。此两者,说的就是“无”和“有”。它们有着不同的含义,但从根源上说都是事物本真的存在。
这句话的关键在“玄”这个字。玄即玄妙。我们需要探讨的是老子在这里所说的这个玄妙所要表达的究竟是什么。玄妙,隐含规律的意思,而“无”和“有”涉及到事物的本真存在和生成之存在,玄之又玄说的是一个循环系统。因此我们可以这样理解:事物存在本身是始基,即“无”,而后有了事物间的相互作用关系,即“有”,因而有了新事物的生成,也就是终物。而这些新事物又会产生新的相互作用关系,新的相互作用关系再次产生新的事物,由此循环下去,就构成了我们的整个世界,这也就是天地万象的存在生成规律,即老子说的“众妙之门”。
此外,老子在这里不仅表达了天地万物的存在生存规律,还表达了存在之过程的事物转化间的规律。我们来解读一下这个内容:“无”和“有”同谓之玄。这么说的根据乃在于“无”和“有”的统一。由无而有,由有而无。其实这与上文所说的事物本身之存在以及事物间的相互作用关系,以及由此产生的新事物的规律本质上是同一的。但这里把这个过程特意提炼出来主要是为了整体得阐述一下老子关于人的存在方式的观点,为后文的理解作个铺垫。在那个纷争不断的年代,中国各个流派的哲学家都关注着人的生存这个问题,儒家致力于成圣,而老子说要绝圣弃智。其实老子并不是反对仁义和圣智,而只是表达了一种“由无而有,由有而无”本体论观点所主导下的人的存在方式。因为能“无”方能“有”,因为“有”才会“无”。具体内容我们通过后文慢慢来解释。
通过第一章的内容,我们已经大致看到了老子关于本体论的学说。由该学说出发,老子在该文中还表达了他关于自然、宇宙、人的存在方式等等方面的观点。这些观点与老子的本体论在本质上是一脉相承的。接下来我们选取少量文本进行解读。
三、 余章小节选读
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选自第二章)
天下所公认的美,代表了一种主流价值观。而这种主流价值观实际上暗含了人们对美之本身的一种主观的道德与审美评价,是人有目的地主观认知,是对美本身的遮蔽。并且,当这种美成为大家所公认的美时,就会产生这种现象:凡与该种美相背离的东西都是不美的,是无法得到“美”的承认的,是为“美”所摒弃的。这样就导致了美的专制与单一,导致了自在之美的衰败,导致了对美本真存在的遮蔽。因此老子是反对这种“有为之美”的。
“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盈,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恒也。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而弗始,生而弗有,为而弗恃,功成而弗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选自第二章)
这里集中体现了老子关于事物本身存在之对立转化规律的思想。正如黑格尔所说,万物皆处于矛盾之中。老子说这些矛盾的存在是恒常的,是不可避免的,事物都是相反相成。推及到人的生存方式,我们总是处于祸福相依中,因此我们最好的生存方式是“无而有”。依循老子的本体论观点,“名”只是尽可能地呈现“道”本身,因此我们的生存只要尽可能地呈现生存本身就好。所有的“有为”都是我们在目的、利益、理性的驱动下对存在本身的一种遮蔽,但往往恰恰因为这种有为的目的性,反而使得我们的目的无法达到。正如西方经济学中每个人都追求自己的利益最大化,有时候反而使得自己获得了最小的利益。这也就是老子所说的“有而无”。因此最明智的乃是“无而有”,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为和言都是对事物本身的遮蔽,我们只有无为、不言,才能尽可能地呈现生命自身,从而恰恰达到了“有”的那个目的。
“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第三章)
事物都有其自身的存在方式,有其“道”,我们不应人为地加以分类等级化,并进而使得社会不安定。这是对事物本身的遮蔽。因为有人为划分的符号与等级,就有人的欲望,有人本身的分化,这种符号甚至最后能反客为主,主导人的行为,从而使得人本身丧失了其自在之存在。因此我们要回归天道自然,回归到人人自在人人自得的生活本真的状态。忘掉自己的思维与意志,追寻生命本身之载体的充实与强健,拥有健康的体魄,体会生命本真的存在。思维与意志,是打开理性与欲望的钥匙,是对生命本真状态的背离。但老子在这里并不是说绝对地否定了知识与智慧,并不是要我们做四肢发达的蛮人,并不是反对人对这个世界有任何的认识与行为,相反,他认为“无名万物之母”,我们和事物是处于一种感性对象性关系的相互作用中。人应尽可能地呈现生命本身,而不是为理性所控制,成为异化的人。我们只有“无”了自身,才能“有”了生命本身,“有”了世间万物。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第五章)
刍狗,用草做成的狗,用以祭祀,礼成即被弃置。这里不是说天地没有仁义,把万物当做刍狗,利用完就抛弃掉。而是说天地和圣人已经超越了仁,不执着于仁,让万物从草丛里来到草丛里去,即让万物自生自长,让百姓自在自得。因为若执着于仁,就会有主观情感有偏好有目的有理性,就会对事物本身进行遮蔽,从而无法呈现事物本身,由有而无。只有不仁,方能让万物自在地呈现自身;只有不仁,才能让百姓自在地生存;只有“无”了自己,才能“有”了万物和生命存在本身。
“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第十一章)
这是关于“有”与“无”关系的论证。
这里的“有”是指事物的器具之用,在认识论的角度,我们的行为作用于这个世界,生产出了便利我们生活的各种器具,这是为我们服务的,因此我们可以穷尽器具的实用之利。但“有”从本质上就意味着有限,总有穷尽之时,而这时“无”就为之提供了无限的空间,正因为有“无”的存在,才有更多“有”的可能性,“无”是“有”背后的支撑。正如“道”是“名”的根本与基础。
“吾所以有大患者,为吾有身;及吾无身,吾有何患?”(第十三章)
“是以圣人无为故无败,无执故无失。”(第六十四章)
这里描述了一种人生的生存状态。当一切皆无时,就没任何东西可以撼动其内心,就处于不败之地。因为这时人已经没有任何欲望,没有欲望就不会害怕,内心就能强大到足以对抗天对抗命。
其实人生来本就是赤裸裸的,生命本身是以“无”的状态到来的,只因为有了对“有”的渴求,才渐渐忘却了生命本身,才为“有”所遮蔽。但即使整个生命过程都被“有”所遮蔽,“道”的存在也会使得生命最终复归于“无”。只是这个被遮蔽的过程却是苦痛的,因为“有”,因为欲望,人不断的遭受失去遭受害怕遭受苦难。其实归根究底,我们除了生命本身别无所有。得就意味着失,生就意味着死。我们能做的只是尽可能地呈现自己的生命本身,然后步入新一轮的轮回。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第三十三章)
这和苏格拉底的“我最大的知道就是知道自己不知道”有异曲同工之妙。最大的智慧乃在于自知之明,最大的胜利在于对自身的超越。这里老子也强调了一种生命的本真状态,强调了生命自身的强大。我们的强大不在于我们拥有渊博的认知,不在于统治了多少同类,不在于拥有多少财富与地位,而在于生命自身的强健。因此老子有如下关于战争的观点:
“兵者不祥之器,非君子之器,不得已而用之,恬淡为上。胜而不美,而美之者,是乐杀人。夫乐杀人者,则不可得志于天下矣。”(第三十一章)
    既然生命的强大不在于统治他人,那么战争的目的也就不是为了占领与侵略,若以杀人为乐,则就丧失了对生命本真存在的尊重,是与“道”相背离的。在老子所处时代下战乱不断,可这大多数战乱都是因为人的“有为”,人的贪欲而引发,是对生命的践踏,是对生命强大之在的遮蔽。人的强大并非依靠占领所获得,生命的真正强大在于对自身的超越,在于对生命本身的显现。因此乐杀人者,不可得志于天下。
四、总结
    总的来说,《道德经》通篇都围绕了第一章内容的中心点而阐述,即“道”与“名”,“有”和“无”,“由无而有”和“由有而无”等关系,强调了人的生存应以“道”,以生命本真之存在为根本,依托“名”,依托感性对象性活动与感性对象性关系,实现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和谐相处,达到“天人合一”的生存境界。


【同志回帖】
互大班—姜海鸥—北京:@八届—周叶—长沙 鼓掌鼓掌
八届—张鹏—综合组:慢慢看呵,分享读书笔记是个好办法!
八届—周叶—长沙:但是读书笔记一般内容不少,可能及时回复上不太好操作,作为每日分享不晓得恰不恰当。大家可以讨论下。不过好期待大家的读书精华。
八届—张鹏—综合组:你这个比较拗口,不好有直接的体会感受,要动脑子累。如有广泛性的可以直接触发感受的,大家方便讨论。
八届—周叶—长沙:哈哈,是的,因为涉及到的术语还是有些的,加上逻辑论述就更累了。
八届—张鹏—综合组:是啊。突然想到,同志必读帖,你有没有回?里面肯定有好东西。
八届—吴伊丽—武汉:棒@八届—周叶—长沙
八届—郝少春—长沙:棒@八届—周叶—长沙
王旖萱_和君:棒@八届—周叶—长沙
八届—蒋丹红—上海:@八届—周叶—长沙 昨天刚好在看《道德经》,你的读书笔记太及时啦。感谢分享!
二届—郭坤学—北京:赞叹!
八届—周叶—长沙:谢谢大家的鼓励!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和君咨询 | 和君商学院 ( 京ICP备06033816号

GMT+8, 2024年5月7日 21:14 , Processed in 0.123141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