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君咨询 | 和君商学院

 找回密码
 实名注册
搜索
查看: 131688|回复: 118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小组必读】“和君国学”是什么?我们一起勾画和描绘!——课题说明(一)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
发表于 2015年6月13日 14:5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郭坤学 于 2015年6月13日 14:58 编辑

“和君国学”课题之说明(一)

“和君国学”是什么样的?这应该是在和系人共同勾画、描绘、践行的基础上,所呈现出的状态。
末学不才,先抛砖引玉,提出个人的一点思路。大家不要受此束缚,请放开讨论,提出宝贵建议,修正完善。我们一起描绘“和君国学”的恢宏画卷,共同建造“和君国学”的雄伟大厦。
对于国学学习体系应包含的方面,我们将另作专题讨论。请大家先就团队建设、定位、受众、精神气质、推进方式等问题进行讨论。我们的工作分阶段进行,逐步推进。
请大家下周六23点前,留言回复。谢谢!

1、使命、团队
(1)正心、诚意。对传统文化的光大,有一种使命感。国学可以和商业结合,也可用商业的手段推广国学,这其中有公益与商业的平衡、义与利的把握。希望我们不负初心。
(2)同时,希望大家珍惜缘分,同心同愿,不抛弃,不放弃,一起努力。
(3)团队建设上,每一位同志,也要努力营造、维护和谐、儒雅、高效、民主的团队氛围。

2、成员职责
课题组成员,既是研究者,又是组织者和执行者,必要时需要借脑。

3、国学学习体系
并非只设计出一门门的课,然后放到线上系统。这个“体系”,一定是综合的、多面的。
(1)关于体系包含的部分内容,至少包括:课程、读本、产品形态、师资、义工队伍、学习方式、活动体系、传播体系、全球化。我们可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细化。
(2)即有线上,也有线下。即便是课程,也可从不同的角度切入:针对不同年龄的(和君宝宝、成人)、针对不同职业的(学生、白领、企业家、公务员)等。
希望大家打开思路!
注:关于体系包括的内容,再专门讨论。

4、定位
“为往圣继绝学”的现代普及版和惠泽众生版。让国学走进商业、走进生活、走进心灵、走进社会秩序和心灵秩序。

5、目标受众
高校师生、企业管理人员、商务人员、金融从业人员、互联网从业人员、科研人员、知识分子、公务员。

6、精神气质
“和君国学”,应具有以下精神气质——
(1)平实落地,规避神秘玄幻
大众根基不一,神秘、玄幻的东西或有道理,但很容易哗众取宠,从而很诱导人们走入歧途。并且,高深的东西,也需要基础的东西做根基。基础的东西,往往就是平实、普通的,甚至是人们视而不见、日用不知的常识。
在平时讨论中,也不要谈玄论道,谈论过高之理。请大家注意。
(2)通俗易懂,规避艰深晦涩
通俗的东西,并不是没有生命力,也不是没有影响力。单田芳的评书,老少咸宜,通俗易懂,有井水的地方,就有单田芳。他的评书,又影响了多少人的价值观呢!
(3)简单明快,规避繁琐古奥
简单明快,则易于大众吸收掌握。尤其在现在这样快节奏、快餐化的社会中,简单明快更切合这个时代人们的根基。
(4)生动活泼,规避古板老旧
我们的选题、工作过程、工作成果、传播方式和手段,都应该是生动活泼的。生动活泼,才能吸引大众,进而为大众接受。
比方,新华字典本是一本枯燥无味的书,现在却有人计划将其拍摄成电影。
在现代,国学的传播,也要和互联网结合,利用新兴的技术。这也是传播方式上的生动活泼。
(5)切合日用,规避曲高和寡
国学,也在风俗中,传统中,日用中,老祖母的故事中......它们的生命力,比纯粹的学术更强,更深入人心。它们是传统文化依存的土壤,也是文化复兴的基础,因为传统文化虽然衰微,但她还在,她就在普罗大众的日常生活和喜怒哀乐中。
(6)静水流深,规避浅尝辄止
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心向往之。静水流深,是我们永远追求的目标。
学术化的国学,自有其价值。作为课题小组,我们的重点精力,不放在学理的讨论上;课题的成果,也不是推出一系列学术性著作。
但是,学理将作为我们的暗线。没有一定的学理思辨,也是无法做到具有一定深度的。

如果以平实、新鲜、活泼、切合实际和生活的方式,传播我们的文化,那会呈现出怎样的结果?世事无常,国土危脆,浩瀚的典藏会化为灰烬,再强大的朝代也会更替,辉煌的学术机构也会成为废墟,但如果化民成俗,将国学保存在日用中、风俗中、老祖母的故事中、人心中、国学就有了坚韧而持久的生命力!

请看以下同志的语录:
八届邱莎莎:从小我跟着姥姥长大,那个时候不知道什么是传统文化,但夏天酷暑难耐的时候,姥姥会慢慢的扇着扇子告诉我心静自然凉;家里做了难得的吃食的时候,姥姥会分装小碗,让我送去给邻居奶奶和阿姨;遇到难处的时候,姥姥也会说,好人有好报,车道山前必有路。做个好人,做个善良的人,姥姥从没有这样跟我说过。姥姥读过书,跟着姥爷走过很多地方,经历那么多的事情,而在我的记忆里,直到现在,从没有见过姥姥和别人吵架,没听过姥姥抱怨,我想姥姥就是接受过中国传统教育的人吧。所以读了些书,行了些路,看了些事之后,觉得我们的文化就在生活中,融在民族的骨血里,是朴实的,是活泼的,有生机的;它教我们如何穿衣,吃饭,扫洒应对,待人接物,如何做一个人。如果非要为这个问题找一个答案,我想宫崎骏动画里曾说的一句话可能更为准确:我说不出来为什么爱你,但我知道,你就是我不爱别人的理由。

八届郑刚阳:潜移默化,沁人心脾。

和君章钊:文化是在生活里的,活生生的,可触摸,可感受。

八届石坚:小时候看过成语词典的动漫电影,也看过孙子兵法改编的电视,这是传统文化推广普及的最好形式!我们可以借鉴美国可汗学院的做法,围绕国学精粹制作10分钟左右的小视频,通过网络推送。

7、组织架构
(1)逐步建立组织架构、各项制度。今后会设置理事会,吸纳积极热情,有一定思想底蕴和管理能力的同志加入。
(2)必要时,根据事项划分小组等。
(3)聘请导师、顾问等,对课题把关。

8、推进方式
(1)前期,先以方案策划、研究为主,落地操作为辅。若策划、落地齐头并进,势必牵扯不少的人力、物力。比方“和君国学”公号,对于公号的定位、栏目、风格、推送频率、稿件来源的策划,是优先要做的工作。实际的执行、操作,需要观待以后的时间。
先策划,后操作。
当然,有些事项或项目,其性质决定了一定要落实推进了才有意义,比方国学书目的推荐,如果只是提出一个思路或列出一个事项,就显得太单薄。
(2)为集中力量,优先采用的工作方式:
每一个事项或项目,集中课题组成员的力量一起完成。而不是多个事项、项目同时进行。
每提出一个事项,大家头脑风暴、放开讨论、集思广益;整理后再公布,再完善。不断修正。
(3)从一个细小的点或角度切入,由点带面;先易后难;杜绝面面俱到、全面铺开;循序渐进,逐步推进。

9、交流工具
(1)“微信+论坛+YY”的交流方式。
(2)微群:日常即时互动。
①入群改名。格式:
A、商学院学生,为“届次+全名+所在城市”。例:八届-吴伊丽-武汉
B、和君同事、友人等,为“单位简称全名+长期居住城市”。例:和君-曾西平-北京
②每晚23点停止讨论。
(3)论坛:半开放。需要深度讨论,且涉及材料较多的,在论坛进行,微信作为辅助。非课题组成员,亦可参与、发言。
(4)YY语音,用于线上会议、讲座。
(5)论坛、微群、YY等工具的日常维护,由综合小组负责。

10、常规活动:每日分享
每日分享。每天由一位成员,负责分享跟传统文化有关的内容。大家互动交流,以此互相学习、启发思路。当日分享者提名下一位分享者,轮流值日。成果整理后发布在论坛。
具体规则:
(1)每天由一位同仁作为值日生,分享一点国学知识。每日早八点前,首发微群。标题注明 【每日分享】。 同时提名次日分享者。
(2)分享内容不限,与国学有关即可。比方:一本好的图书、一部纪录片、一次访谈或游学,也可以谈谈经典中对自己触动较深的一两句话。
篇幅不宜过长;角度小而精,不宜过大过宽;注重质量。以个人知识性分享为主,话题式讨论为辅。
(3)针对值日生的分享,有兴趣的同志,可根据自己方便的时间发言交流至熄灯时间。值日生无需维持讨论,仅须第二日23点前,将相关分享内容及诸位同仁精彩发言,整理后发到论坛“每日分享”主题贴。

11、公益与商业
明确公益与商业的界限,以及工作成果的产权。比方读本、策划方案、“和君国学”微信公号等,属于“和君商学”。

12、“和君国学”的生态圈
和君国学,要形成一个生态圈。即有公益的社团,又有商业的运作;覆盖不同的群体,包括和君内部的学生、同仁,外部的客户、友人。形成一个“和系”传统文化生态圈,大家彼此分享,彼此扶助,彼此合作,形成合力,最终呈现的状态,或许就是广义上的“和君国学”。

任何建议、意见等,请随时提出。大家集思广益,不断补充、完善!
请各位兄弟姐妹阅后回复!
91#
发表于 2015年7月24日 15:30 | 只看该作者
看的迟了,先mark一下,回头仔细回复
90#
发表于 2015年7月8日 20:32 | 只看该作者
建议每天的积少成多、积微成博专题可以对每天的讨论内容筛选一下,不一定全面复制,一来有些内容确实是普通话占用版面,二来耗费不必要的时间精力(对操作者和阅读者都是,就我而言,实在是没时间浏览太多bbs信息),三来相信以国学群同志的正心诚意,定不会遗漏珠玑(即使疏忽了也可以安排专人补充),希望咱们的积少成多专题能够成为一个很有含金量的专题~~~
89#
发表于 2015年7月8日 09:02 | 只看该作者
周叶 发表于 2015年6月20日 09:18
赞一个,本人觉得这提议有可行性。

已加微信
88#
发表于 2015年7月1日 22:01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许剑 于 2015年7月1日 22:05 编辑

看了郭师兄和部分同志想法,深感叹服!两个想法:
1、现在社会上的价值观很混乱,有些东西霍乱人心,很具有蛊惑性,对各个年龄段的人都有毒害,能否针对一些社会热点问题和事件,从国学和历史角度给出专题式讨论,起到正本清源、引导人心的作用,当然这个有一定的政治敏感性,要考虑如何规避风险;
2、分析其他国学公众号特点,博彩众长,突出和君特色,就像我们写论文都要有文献综述一样,这样才能打响品牌,才能有生命力,才能整合他人,提高效率,要做当做最好,追求NO1!这个工作其实是当务之急,根基无比重要,其他的都可以慢慢来!
3、尽快组织交流,面对面预言交流是最高效的交流,和君的小伙伴都很忙,建议尽量组织大家坐到一块,拿出半天甚至一天时间, 要有wifi,便于不能到现场的人远程参与,我在八届试过qq讨论组音频会议,效果还可以,yy视频据说也不错,技术上可能需要试一个手段,保证线下交流效果,试好了就在和君范围多推广,我在本届提过类似建议。第二条的文献综述,结合诸位同志的观点,就可以作为第一次讨论的内容~~有人提到目前有很多国学公众号,综合组能否把这些号列个单子,让大家自行认领,2~3人一组(避免一个人观点偏颇,漏失珠玉),分头分析总结~~
87#
发表于 2015年6月23日 16:47 | 只看该作者
和君国学之一

和君国学,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来到和君,是我人生的重要选择,期待在这里完成人生三度修炼。而选择国学兴趣小组,因为相信国学精神是人生三度修炼的重要基石。
看到了学长写的文章,我觉得想得已经十分周到了,我觉得对我自己而言最主要的是就是思考在这样的框架下如果能够贡献自己的微薄之力。
1、增强自身的使命感,来到和君,是要做一些事情的,来到国学,更是希望能够在这方面做更多的事情。很多的使命,我期待自己是发自内心的,很多事情,我希望是自己有内在驱动力去做的。
2、学会做一个优秀的合作者,在这样一个优秀的团队里,很多时候,我们需要去共同完成一件事情,那么光会做事是绝对不够的,而应该在如何做好一个合作者上面作更多的文章。
3、积极思考如何能够将和君落到实处,过去我们常常会面对很多的误解,国学只停留在精神层面,并没有做到聆听内心的声音,也没有在我们的生活中有真正的应用。这是我们未来面临的最重要的问题。
同时,个人也有一些想法。
未来和君国学,除了传播思想,很重要的是能够贴近生活。和君的国学,必然要与别处的国学不太一样。我在想,我们是不是能像做一家公司一样来经营和君商学。现在是草创阶段,我们其实是要做好布局,建立制度,同时有一些像公众号之类的宣传窗口。现在做的是打好基础,布局未来的工作。接下来的一个阶段,会是初步业务的开展,比如说会有一些固定的活动开展。最后,国学可以做的事情还可以很多,比如说国学是不是可以真正用于企业管理,我们可不可以共同经营一家企业,用国学进行管理,或者和一些企业合作,用国学来帮助企业发展。产生收益后,可以有助于国学的推广。
梦想珍贵,行者无疆。
86#
发表于 2015年6月23日 16:26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顾越峰 于 2015年6月23日 16:36 编辑

国学的切入点
      国学目前呈现着一种矛盾的情况。一边世人皆渴望国学,易经、论语、老子等等。百家讲坛等国学栏目爆红于荧幕。另一边,大多数人又认为国学起点很高,需要很深的修养,国学高大上的形象将很多人拒之门外。
     这里就涉及到一个国学的切入点的问题。
      现在社会上的培训很多,经济、金融、管理、HR等等,虽然国学近年来的课程日益增多,但课程及求学者仍偏少。身边很多人觉得国学好,但国学不能当饭吃。大家急着、忙着学习的都是与工作、生活戚戚相关的。
      其实国学与日常生活、工作的契合度是很高的。易经、论语、老子中很多经典的言论,迄今为止仍让人振聋发聩,对工作、生活有着较高的指导意义,如果从此深挖,以国学与现实的结合为契机切入,得到的将是一个广阔的世界。
致力于不仅让大家知道“自强不息、厚德载物”来自易经,还要让大家了解易经更有“雷风,恒,君子以立不易方”,“山上有泽,咸。君子以虚受人”等立世、醒身之句。
85#
发表于 2015年6月23日 15:31 | 只看该作者
陈星延 发表于 2015年6月20日 22:46
看了郭同学发的帖子,感觉框架已经基本搭好,非常全面~!很赞~!现在大家集思议往里填内容完善丰满起来,就 ...

我这么提出是因为身边在好多这样的企业,员工从几十到几百,甚至上千人通过类似的培训对企业管理起到了很大的推动和益处哦
84#
发表于 2015年6月23日 15:31 | 只看该作者
陈星延 发表于 2015年6月20日 22:46
看了郭同学发的帖子,感觉框架已经基本搭好,非常全面~!很赞~!现在大家集思议往里填内容完善丰满起来,就 ...

我这么提出是因为身边在好多这样的企业,员工从几十到几百,甚至上千人通过类似的培训对企业管理起到了很大的推动和益处哦
83#
发表于 2015年6月23日 14:51 | 只看该作者
国学如何生活化,习惯化
82#
发表于 2015年6月23日 09:05 | 只看该作者
殷成敏 发表于 2015年6月20日 19:34
因地制宜,因人而异,是否可以形成两个人互帮互助小组,相互促进监督。

好主意:)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和君咨询 | 和君商学院 ( 京ICP备06033816号

GMT+8, 2024年10月24日 16:26 , Processed in 0.121269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