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君咨询 | 和君商学院

 找回密码
 实名注册
搜索
查看: 70904|回复: 18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必读:和君商学院愿景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0年9月19日 10:5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运管 于 2010年9月19日 11:18 AM 编辑

这是一所气质卓然的无名学校,芬芳自处,不与俗争,自成高格。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待到山花烂漫时,它在丛中笑。

礼仪:老师、学生、行政、勤务、来宾、访客,无论长幼尊卑,一旦进入和君商学院校园,皆要执持古风礼仪。心无恭敬,礼崩乐坏,请快走开。以课堂礼仪为例,无论师生,沐浴更衣、仪容洁雅,始得进入课堂。入场和课歇时候播放背景音乐,或应和当时的季节转换,或铺垫当天讲授的主题气氛,或纯为曼妙动听以怡人心神。上课伊始,全体起立奏国歌,肃穆庄严,精神立正。国歌毕,学生向老师行90度深鞠躬礼,朗声问候“老师好”,师回礼,允落座。开讲。课毕,学生全体起立,向老师再行深鞠躬致谢,然后落座,闭目静思三分钟,回顾课堂内容。闭目之时响起古琴名曲“高山流水”,清音雅韵,古风飘香。

倘若失去了人情温暖和人性光辉,那末成功又有何意义?
教学:和君商学院的老师不屑于教知识,知识的学习是通过学生自学和预习来完成的。学生需要建立什么样的知识结构,在开学的时候就已经列明了阅读主题和书目。由这些主题和书目组成的知识结构,足以支撑成为本专业领域里的职业高手。设计和更新这个知识结构,是老师的核心任务之一。课堂上讲授和交流的永远是书本上读不到的实战、观察、解读、体认、悟识、心得和境界,甚至是某种唯有曾经沧海的大境界者方能敏感地捕捉到的感觉。或波澜壮阔或静水流深,高超美妙、亦真亦幻,深者听深、浅者听浅。一堂堂原本可能枯燥乏味的专业课,就这样浑然而成了一场场高、贵、雅的艺术。讲课不是讲,毋宁说是艺术创作,是交响指挥,是生命绽放。听课不是听,毋宁说是艺术鉴赏,是心灵共鸣,是精神融化。

君泉:一股山泉水清冽甘甜、明净澄澈,不舍昼夜,涌流成河,穿过草地,穿过树林,穿过操场,流经每一个教室和阅览室的窗外,鱼翔浅底,野鸭嬉游,两岸夏花摇曳或残雪冬恋。捧水即饮,沁人心脾。泉流带动的水车,濡沫清流,兀自转动,吱呀自响。

恋情:每一对恋人的相遇,都纯粹唯美、诗性飘逸。她是坐在草篮里或芭蕉叶上顺着和君泉漂流而来的,他顺手将她捞起,一把揽入怀中。就是那种感觉。未必一情定终身,但确实是一日恋情百日恩,一旦爱过就融化生命、刻骨铭心、天长地久。

君的钟声:古老的钟声,每遇准点就悠扬敲响,穿越树林、草坪、泉水、石桥、屋檐、窗外、花丛,飘荡在校园的上空、回响在人们的心田。

社团:诗社、话剧社、舞蹈队、武术队、球队、合唱团、登山俱乐部、酒神俱乐部,各种基于共同爱好而自由组织的社团,应有尽有,其中没有学生官僚,没有虚情假意和装模作样,没有勾心斗角和争风吃醋,有的是生命志趣的自由表达、如花绽放。一个个社团代表着一种种美好的精神和志趣,诗歌精神、舞蹈精神、歌咏精神、体育精神、尚武精神、狂欢精神,等等,等等,它们象是一面面鲜艳灵动的旗帜,猎猎飘扬。

图书馆:书不是很多,但绝对够了。每一本藏书,都是代代老师或学子或友好签名馈赠的,每一本书的来历都蕴含着赠书人与本校的情感故事。馆藏图书,作为一个整体,蕴含清晰的收藏和放置逻辑。以商学图书为例,其收藏和放置的逻辑是这样层层演绎的:1、成为顶级的企业家和投资家需要什么样的素质、技术和能力?--2、形成这些素质、技术和能力需要掌握哪些信息、知识和科目?--3、哪些图书和载体是这些信息、知识和科目的最佳读本?--4、择取这些最佳读本,按照学习进阶和人才成长逻辑的需要实现完整收藏、合理归类和结构化放置。茫茫书海何为路?如此一来,本馆藏的商学图书,与其说是一堆图书和一个随时备查的资料库,不如说是一个合理的知识结构、一份有效的学习指南、一本指向顶级企业家或投资家的成长地图。底蕴的厚度决定事业的高度,合理的知识结构支撑顶级的职业高手。你想成为顶级企业家或投资家吗?求学期间一猛子扎进图书馆,沉潜内修、厚积薄发吧!本馆供阅读者静阅、吟咏、讨论、交锋、茶歇的场所空间远大于藏书的空间。有网上冲浪室,有线和无线的网速始终站在世界范围内的最快速度的最前卫。有专门的古典线装书阅览室,服务生一律如陈逸飞油画中的古代女子格调,穿戴古典,仪容素雅,红袖添香伴读书。大门口有一位守门老人,负责大清早开馆迎读、晚上闭馆熄灯,兼做洒扫前庭后院。他衣着整洁庄重,目光深邃、沉默寡言,始终安静得让人注意不到他的存在,总是以慈祥的笑容向进出图书馆的每一个人打招呼,用崭新的扫把将前庭后院的落叶扫拢归堆。他叫郭坤学,曾经沧海,学富五车,满腹经纶,是本馆建设的主要发起人和捐资人之一,已担任本馆馆长逾15年,40年前是本校二届A6毕业生。

荷塘:和君泉清清亮亮地流入荷塘,停泊一会儿,花下缱绻。碧叶如盖雨水如珠,风过处身姿摇摆、仪态万千。亭亭玉立的是莲花,还有莲花尖上静静的红蜻蜓。“莲,花之君子也。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一个学子在荷塘边漫步,呢喃着千年之前的周敦颐《爱莲说》。一诵爱莲说,纤尘自不染。又一个学子在荷塘边多情,《诗经·陈风》曰:“彼泽之陂、有蒲菡萏;有美一人,伤如之何。”五代鹿虔为哀悼后蜀灭亡撰有一词,曰《临江仙》:“烟月不知人事改,夜阑还照深宫。藕花相向野墉中,暗伤亡国,清露泣香红”。失恋如失国,失恋更甚于失国,凄美的何止是月照露冷下几株莲荷的寂寞静立?一个学子在荷塘边沉思,千年之前的周敦颐生于穷乡僻壤,学不从名师,官不过知府,著作字不满三千(一篇200多字的《太极图说》和2000多字的《通书》再加上仅119字的《爱莲说》),就成了理学的开山始祖,收授程颢程颐张载为徒,嗣往圣、开来哲、发天理、正人心,“一回万古之光明,如日丽天;将为百世之利泽,如水行地;其功盖在孔孟之间矣。”如此百代宗师,何故阅尽人间千万色还是莲花颜色好?又一个学子在荷塘边求索,人生如莲,人生就象是睡莲,成功是浅浅地浮在水面上的那朵看得见的花,这朵花能否开放得美丽灿烂,取决于水面下看不见的那些根系和养分。我们太在乎成功,往往全部心思都专注于水面上看得见的花朵,却疏于去关心决定这个花朵盛开还是枯萎的水面下那些看不见的根和本!结果是,日日盼花发,花儿自不开。成功的道路在哪里?君子务本,厚积薄发,内圣外王。世间荷塘千万处,此处更胜莲花池。因为这样的校园、这样的学子、这样的情怀与求索,然后才有这样的荷塘。

校园:整个校园的设计与建设,体现了天人合一的东方境界。所有建筑,都是中式的外观,与自然的近景远山和星光月色呼应一气、契合一体;而建筑的内部设施与装备上,却是全现代化、全高科技的功能,使用便捷,网络通信连通全世界。校园里保有一片农田,师生们晴耕雨读,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所有的耕作皆由老师学生按照有机和绿色的传统农耕方式完成,自耕自种、自产自食。立春之后惊蛰开始的土地苏醒,蛙声如潮的初夏,收割时节的劳累与喜悦,冬雪覆盖的静谧田野,都被当作是和君学子的人生必修课。从立春开始,24个节气的转换轮回及其对应的养生修身要领,在校园的活动安排、食堂餐食、起居作息上,总是能得到适时体现。校园里的每一个棵树、每一块草坪、每一丛竹林、每一方花园、每一条大路或小径、每一渡跨越和君泉的石板桥、每一个教室或阅览室、每一座楼宇或馆舍,都以和君学子的名字命名,都代表了一个或一群和君学子的故事。对后来的学子来说,这些往届师兄师姐的故事,就是一本本生动的人生教材。这些和君学子,或者因为慷慨捐资或者因为卓有造诣或者因为美丽心灵或者因为崇高人格而被母校世世代代记取,他们的故事化作母校的草木泉石路桥馆舍,生生不息代代相传,铸就了温润如玉又瑰丽奇伟的校魂。钟灵毓秀,校魂造就人杰。

······

一流人才愿意流入的企业或行业,它就迟早是一流的企业或行业;二流人才愿意流入的企业或行业,它就迟早是二流的企业或行业,以此类推,各企业、各行业,分层分类、自见高下、泾渭分明。能造就一流的人才,就必定能造就一流的事业。和君商学院的毕业生,源源不断地输向和君咨询、和君资本、和系企业、和君客户,何愁和君事业不迎来光辉灿烂的那一天?人品就是事品;得人才者得事业。

2#
发表于 2010年9月19日 11:44 | 只看该作者
坐沙发期待中
3#
发表于 2010年9月19日 14:32 | 只看该作者
恩,喜欢和君,爱这里的人
4#
发表于 2010年9月19日 19:50 | 只看该作者
令人神往
姬再兵
5#
发表于 2010年9月20日 14:28 | 只看该作者
赞~
6#
发表于 2010年9月20日 17:20 | 只看该作者
美好!
邵应霄
7#
发表于 2010年9月20日 21:21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1# 运管


    写的真好,说实话虽然一直都知道和君崇尚莲文化,却没有看到过这么系统论述的文章,学习了。
8#
发表于 2010年11月10日 14:05 | 只看该作者
读了以上文字,我强烈地感觉到,能在这样的地方学习和生活,实在是人生中莫大的幸福和莫大的享受。你问我因何有这样的感受,我可以极其郑重地回答你:因为这所学院的精神和内涵。
     著名学者梅贻琦先生有言,“大学者,非谓大楼之谓也,大师之谓也。”梅先生并不是说大楼即硬件设施不重要,但是大师即学校的灵魂更为重要。电视剧《亮剑》反复强调,一支军队应当有自己的军魂。鲁迅先生曾指出北大的校格是“常为新的,改进运动的先锋。”也就是说,如果想长久地存在和发展就要建立有自己特色的独一无二的文化,形成自己的精神。而和君商学院的愿景正让我看到了这样的努力。我们相信,一个事物的发展是遵循螺旋式上升波浪式前进的规律的,只要用心经营,都会到达美好的明天。《周易》曰:“一致而百虑,殊途而同归。”
    一般以为文化看不见摸不着的,其实这是完全错误的观念。文化是实实在在的,有巨大影响和力量的。现在学校有自己的校园文化,企业有自己的企业文化,为什么这样做呢?应为文化有很强的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与号召力。独特的文化所展示的是独特的魅力。和君商学院是善于营造自己的文化的。古人云:夫礼者,所以整人也。按今天的话来说就是,所谓礼这个东西是用来使人际交往和人际间关系有序可依。有了礼的保障,一切社会事务才能睡了开展和进行。可以想象,和君商学院的发展一定同所形成的文化不无关系。用时髦的话说,一切竞争和发展都要依靠软实力。
    我还想说说一说对校园的感受:很有古韵,古色古香。我国古代建筑强调天人合一,强调师法自然。《周易》说:与天地相似,故不违。子曰:天何言哉,四时行焉,万物生焉。道德经说,道法自然,确然如此。宋代李戒的《营造法式》和明代计成《圆冶》把“虽由人作,宛若天开”的思想表达的再清楚不过。今人陈从周、罗哲文也深明此道,设计了不少类似的建筑,美国大建筑学家贝聿铭更是把此种建筑风格和理念搬到了国外。我们说建筑不单有实用的功能,更是文化的载体和文明的符号。建筑是承载文化的,这样的建筑就是文化的回归和复兴。也是校魂和精神的体现。
    试想一下,在这样的校园里住着,每天迈步于荷塘边,看花开花落,望云卷云舒,听钟声悠扬,嗅潺潺流水,这不是一种享受吗?生活在这样的地方能不感到幸福吗?也许在这里也会生发出一场震铄古今传为佳话的“旧学商量加邃密,新知培养转深沉”的鹅湖之会呢。
    古人讲过:文章到处精神在,学问深时意气平。能在这样的环境里边熏陶,耳濡目染也当变得彬彬有礼,经纶满腹。这就是我说幸福和享受的原因。
9#
发表于 2010年11月12日 16:41 | 只看该作者
心有理想,春暖花开
姬再兵
10#
发表于 2010年11月14日 20:42 | 只看该作者
每次阅读总是佩服先生,佩服和君的伟大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和君咨询 | 和君商学院 ( 京ICP备06033816号

GMT+8, 2024年11月23日 06:24 , Processed in 0.149821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